分享

银行求职分享(排版更新)

 金专中南 2023-05-23 发布于湖北

我是18年上岸的财大金融专硕,20年毕业,19年9月正式进入秋招季。作为一个过来人,想把自己这三个月银行的求职过程分享个自己关注两年之久的良心公众号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银行一直都是大多数财大女生的主要求职选择。整个秋招季,我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银行上。


银行秋招战线很长,绝大多数从九月份开始,快的也有八月份开始的提前批,比如邮储、浦发深分等。

几乎所有的银行招聘流程都是:网申→笔试→面试→体检→发offer。

网申了16家银行(五大行加11家股份制银行)。去笔试的有12家,其余4家因为考试时间冲突,二选一就只能选择放弃。

进入面试的有10家。民生和中信投的是管培岗,均没收到面试通知。最终获得了4家银行的offer。下面就每个阶段做一个具体的介绍。

一、网申阶段

九月份集中网申。银行网申要填的东西特别多,也很细,有的甚至还有一些开放式问题需要回答,但是填多了你就会发现每个要填的都差不多,只是稍有差别。


所以建议在网申第一个银行的时候,把一些常见的问题整理在Word中。包括一些个人基本信息、实习经历、校园活动、获奖事项等。

平时还可以想想一些开放式问题要怎么回答,这样网申时直接复制粘贴,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二、笔试阶段

笔试集中在十月底十一月初,每年时间安排可能略有差异。笔试真的很重要,也会刷人,尤其是对国有行来说。据我所知,建行和农行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一半。所以真的不要以为笔试随便考考就完事了,一定要提前刷刷题。

我参加的12场银行笔试都是裸考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时间准备,还有一部分也是没太重视,后面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是不对的。等你上考场前,就会发现抱着真题、看错题复习的,大有人在。

银行笔试考的东西很多很杂,题量特别大,包括语言类、数学题、推理题、图形题、英语,还有一些经济金融知识、信息管理类的题目。

有的银行还会考跟自己有关的题目,比如农行就考过客服电话、理财产品种类、市值排名等等。跟银行自身有关的题可以在考前看看。

其他行测类的题目可以下APP刷题,或者用银行考试一本通,虽然书里题目不是很多,但是可以学到一些解题技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题量很大,时间有限,每道题的分值可能就0.5-1分,所以不要在某道题目上停留太久,不会的直接跳过或者蒙一个答案。

一些数学题比如排列组合、数列这些需要花一些时间计算的,如果你觉得要算很久,建议先放一边或者做个标记,等把会写的题容易得分的题全部写完了再回头处理这些。我每次都没时间,所以碰到比较棘手的一般都是随便猜一个。

三、面试阶段

接下来是十一月的面试,银行的面试基本都是当天完成,周末面试居多,所以面试也很集中,一天两场面试再正常不过了。形式是无领导加结构化或者小组辩论加结构化,这一点比其他类型企业好几轮的面试要友好。

今年只有交行比较特立独行,先面试后笔试,再拓展面,花样很多。

一般情况下,每次面试至少都是半天,早上七八点的面试,可能要到十二点多才能结束,下午两三点的面试要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去,因为人真的特别多。所以容易饿的小伙伴可以带点小面包啥的充充饥,毕竟饿着肚子也不好发挥。

3.1无领导面试

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比较头疼的一关,尤其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我周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也很怕无领导,不止一次的说过“无领导杀了我吧”,尤其是当自己全程像空气一样隐形的时候最难受。

但是面试这种东西吧,都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先是紧张、害怕、表现很差,然后是习惯、适应、坦然接受,最后是麻木、随意、一切随缘。


所以面试的过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过程,每一次面试完之后的反思总结总会有所收获。建议大家每次面完试后回顾一下整个过程,想想自己哪里表现不够好、哪里可以改进、别人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一点点的累积最后会成为你淡定自如的底气。

无领导其实也没什么技巧可言,知乎上一搜一大把的面试经验,这个我就不多赘述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首先,每场无领导面试,不要为了发言而发言,强行表现自己有可能适得其反,看准场上的时机,确定好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当reporter还是leader还是timer要见机行事,不过一般银行的面试都会准备闹钟或者有专门的计时员,所以表现自己的方式也可以是提出很有见解性的意见或者推动讨论的进行,不要在一些细节上过多浪费时间,只要能够让面试官注意到你就差不多了。

其次,无领导的核心就是“主动”,在有把握的前提下争取一切机会适当表现自己。发言的时候注意要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因为面试官可能不一定听进去你说了什么或者你的回答是否正确,但是条理和逻辑作为口头回答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尽量做到位的,这一点也适用于结构化面试。

最后,在经历了多次面试后你会发现自己更适合什么、更擅长承担哪个角色,然后在以后的面试中尽力去争取,就算没争取到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达到表现自己的目的了。

比如我比较擅长记录别人的发言、提炼别人的观点、拟出讨论框架,所以当我拿到某道题目没有什么很有新意的想法时,就会一直记录,期间适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并在适当的时候总结别人的发言并说明接下来该讨论什么,这样别的同学和面试官自然就知道你记录的很详细,快要到总结发言的时候再说自己可以发言,这样就很顺其自然了。

3.2结构化面试

银行的结构面或者半结构面要么是多个领导面试你一个,向你提问或者抽题回答。印象中好像除了农行是抽题回答,其他的都是面试官现场提问。

要么就是多个面试官同时面好几个同学,比如招行、浦发、平安等股份制银行。

很多题目都是开放式问题,问你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的看法,比如你怎么看待996?你能接受加班吗?同事不配合你工作怎么办?

也有一些问题事先考虑过的话会回答的更好,比如实习过程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实习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学的最好的某门课是什么?说一次失败的经历等等。

回答这些问题同样要条理清晰,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问题最后都要回归到夸自己、营销自己,结合问题回答让面试官觉得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比如实习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XXX,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XXX,以后工作中应该怎么做,要体现自己能力和优点。

四、体检阶段

体检就没啥好说的了,体检前一天注意饮食,好好休息,不要感冒,会影响血常规,就算有问题还是可以复查的,我就复查了两次。

送给大家

面试是否能过,除了自身实力,运气、心态和眼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运气差的话无领导碰到特别能说的同学,你插不上一句话也没办法了,所以希望你们不要遇到财大的女生,哈哈哈~~~

我曾经在一次面试中(小组辩论的形式)碰到一个实力很强的留学生,真的很佩服,这个人说话的时候其他人根本没有机会插话,关键是人家说的没有一句废话,思路很清晰。

心态呢,真的会影响到你的临场发挥能力,所以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每一场面试,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难做到,后面慢慢就看开了。

我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在面一个国有行之前得知自己另一家银行终面没过,真的很难过,所以那次面试表现很差,全然没有平日里积极主动的架势。大家心里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好了,反正最后总能找到工作的。

眼缘是我面到后来已经想开了,跟周围同学聊天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关于这一点,我觉得面试官这么些年也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了吧,从你的外貌言行举止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你的性格,对方要是觉得你契合这个岗位就把你留下了。

毕竟找工作是一个双向匹配的过程,对方不是要找最优秀的人,而是要找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如果不合适,就算强行让自己进入了这家公司,最终浪费的是双方的时间,也让自己的工作状态很不愉快。

以下是我面试过程中遇到的开放式问题。

  • 比如你怎么看待996?

  • 你能接受加班吗?

  • 同事不配合你工作怎么办?

  • 你提出的方案很好,但是领导不赞同,这时你要怎么处理?

  • 实习过程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 实习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 你学的最好的某门课是什么?

  • 说一次失败的经历

  • 谈谈你的职业规划

  • 为什么想要加入我们公司?

  • 让你最有压力的一件事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

  • 让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