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收好这份体育课堂安全锦囊!

 杞乡青年 2023-05-23 发布于宁夏

本文由体育教师大本营口十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体育课是室外开放式课堂(异常天气除外),尤其是多班同时上课时,跑、跳、投的场地设计,器材的运用,同伴间的互相配合,运动本身的危险性等,让体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那怎样避免这些隐患呢?接下来就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课堂规矩要树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制订体育课的安全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学习行为,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在开学第一课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安全意识,如着装要求、课堂秩序、课堂组织纪律、保护与帮助要求等。建立课堂常规评价机制,把学生的课堂常规和安全行为纳入体育学业评价中。

图片

课前隐患先排查

2

“防患于未然。”安全隐患排查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对环境、器材、学生的排查,能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所预防,做出预判,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查环境。教师在课前,要根据当地的季节气候、天气情况等,对场地的平整度、湿滑度和授课场地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即场地环境是否安全、是否相互影响,以便及时调节场地器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场地在不同季节和天气里,会有不同的安全隐患。如北方的冬季积雪、湿冷天气,会导致场地结冰。那么教师在授课时,就要避免类似快速跑、变向运球等需要脚底与地面有较大摩擦的教学内容。其次,多班同堂在众多学校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校的运动场地受限,往往会导致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教学出现在同一课时。

场地空间的重复、远(高)度的叠加等学练环境都存在安全隐患。如有班级在进行足球射门练习,就不应在同侧弯道练习弯道跑;如有班级在学练投掷,就不应在其投掷方向附近进行授课。

2.查器材。体育教研组要建立体育器材定期检查制度,定期进行体育器材的普查,保证各种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每节课授课教师还要对所需器材进行再检查,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山羊分腿腾越”教学,课前教师要对山羊的牢固性进行检查,螺丝是否松动、四角支撑是否稳固、踏跳板是否坚固有弹性等都是教师要检查的重点。再如检查篮、排、足球是否有破损、漏气等,对有破损的球要及时维修、充气,预防爆炸。

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器材是否适合该水平段学生的身体特征或能力,防止因器材选择或使用不当而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教学实施之前,学校要定期排查体育器材,教师课前要检查器材,课中要随时观察器材,预防安全事故,确保学练安全。

图片

3.查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入学前,对学生全面体检时,教师要掌握自己班级所有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学生的身体健康症状具有隐性和显性之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调查、观察,了解学生的健康程度,以确保学生参与体育学练过程的安全。

首先,调查隐性疾病病史。在学期初,教师要对所接手的新班级进行病史调查,主要是指心脏病、哮喘、高血压或者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这些不适合运动的疾病在参与不恰当的运动后往往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安全事故。但由于其不是教师能通过经验、感官等觉察或判断的,需要有专门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因此隐性疾病是体育课堂教学最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观察学生身体显性症状反应。体育课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提倡通过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改善学生的体能。但学生的体质并不能“一刀切”,因此在具有一定负荷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差异,对学生“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学生的情绪、面部表情、肢体表现等有变化、有异常,教师应快速做出反应,通过询问症状表现、身体情况等,判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饮食不正常或者低血糖的学生在参加较为剧烈的活动时,极易发生虚脱、眩晕等不良反应,症状多为面色苍白、多汗等,比较容易判断。在出现以上情况时,教师应快步跑至其身边并搀扶,防止其晕厥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再如在跑动中,学生手捂肚子、面部表情痛苦,教师应及时叫停该生的练习,询问其身体症状反应,判断是“串气”还是急性阑尾炎等,必要时应及时联系校医,对学生的身体情况做出判断,防止学生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图片

3

课堂组织守底线

体育学科的学练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在固定或者小范围的位置上进行,位置的随时变化、身体的快速移动、器材的空间占据等,都是“无序教学”安全的隐患。严密的教学组织、增加学生的管理权限、减少学生自由时间的支配,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学生安全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领导作用,可将学生分成4~8人的小组,培养执行力强、责任心强的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监管组内队伍调动、学习秩序、练习顺序、进行保护与帮助等,还要检查、维护课前、课中的场地器材,检查学生的运动行为是否违反安全制度等。这样的小组团队建设可以让教师由“两手抓”变成“多手抓”,改变教师分身无术的处境,也可以将教师从忙碌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多角度、多方面地指导和督导少部分学生的学练,从而提高学练的管理,提升体育课堂的安全系数。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眼中有学生”,教师的占位要能观测到所有学生,把学生的表现“放在心里”,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控课堂教学。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讲解清楚应该遵守的秩序,避免碰撞、砸伤等。如迎面接力时要强调用错肩手击掌,防止发生碰撞;长跑时要按体能分前后两排起跑,防止起跑后的拥堵和冲撞,同时教育学生从外侧超人;投掷教学时要强调统一行动、同一方向投掷、防止器材砸伤等。另外,要提前进行保护与帮助人员的培养,确保保护与帮助精准,有效预防伤害事故。

图片

安全知识记心间

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向学生传授安全、健康知识,增进学生的健康。

首先,教师在设计授课计划时,应预设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和措施,授课前结合本课内容以及练习方式、组织调动等,向学生灌输本节课的安全注意事项,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万一出现安全问题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自救。如双杠前摆挺身下技术教学,预设3种自护自救方法。一是自我保护,教师要指导学生前后摆动时一旦双臂撑不住,要双手握紧双杠,双臂打开,曲臂于杠上,切记不要松手,就会确保安全着地;二是互帮互助,教授动作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让学生2人1组,进行保护与帮助练习,确保安全。三是科学救护,如果学生松手、跌落,告诫所有学生千万不要拉拽身体任何部位,防止二次伤害,以口头询问的形式,通过反馈情况,通知教师或校医开展救护工作。

安全不是体育课的唯一,但绝对是体育课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多维度地排查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要成为体育课的常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