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一瓶药,17918元!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其实,悲剧原本可避免的...

 胃肠病科普 2023-05-23 发布于河南

昨天晚上看到后台一个朋友的留言,他是《胃肠病》的忠实读者,今年40岁,半年前诊断出晚期肿瘤:

小小的一瓶药,17918元!每隔21天注射两只,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患癌的第六个月,家里的积蓄早已经掏空,辛苦奋斗十多年才积攒下的一点儿积蓄,就这样流水般花光。

眼看着银行卡里两位数的余额,不知道下一步,是不是该考虑卖房子了!?

真后悔当初不重视体检。

不知道朋友们看完有何感触,实际上,这些悲剧本该避免的。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是医疗的真正目的。

《黄帝内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明确了防重于治的原则。

药王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并指出: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

强调“消未起之患,医之于无事之前”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多数的所谓不治之症,其实都是一个“渐进”的

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几乎都可以预防,起码是可以提前干预的,比如

常见的肠癌。

今天咱们就肠癌的发生、发展、预防进行简单分析——

一、典型病例:

高某,52岁,因反复便血、腹痛月余就诊。

结肠镜检显:示乙状结肠距肛门18-28cm可见粘膜不规则隆起;

病理分型:中分化腺癌;

腹盆CT结果:乙状结肠-直肠上端占位病变,考虑癌同时伴肝脏多发转移

灶;腹部MRI显示左肝3灶,右肝4灶(左右均有一灶位置深在)。

该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在进行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1年后病逝,前后花费70余万元。

二、何谓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包括了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第三大高发肿瘤,

年新发病例52.1万例,死亡约24.8万例(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

约90-95%的结直肠癌,是腺瘤性肠息肉演变而来,这个过程大约是5-15年,中位时间是10年。

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

等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显低于40%;

早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超过93%,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

三、肠癌的“未病”阶段

肠癌的前身就是肠息肉,这个未病阶段如前所述,非常漫长,约有5-15年;

在发生不典型增生之前,都是良性的,可以叫做“未病”阶段;

(图源:今日头条免费图库)

肠息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烟酒嗜好、

遗传等;不能够做到100%预防;

数据表明:

约有23-30%的人30岁就开始长息肉;

45-55岁可达40%;

55-65岁,这个数据则过半;

60岁以后的老人则高达67%。

如果在此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就能及早阻断癌变的进程。

大多数息肉并没有任何症状,不做针对性检查,难以发现。

这一步对于预防大肠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很简单的一步:

在40岁之前做一次肠镜,并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复查即可。

(高危人群,如遗传性肠癌、肠癌家族史等,需要提前检查)。

四、“欲病”阶段

肠息肉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叫“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一种叫“非肿瘤性息肉”;

前者有一定的癌变几率,从理论上讲,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就会癌变;

因此,如果对腺瘤性息肉不加控制,就会慢慢演变为癌;

当然,它也不也是一夜之间就变得不可收拾,

在彻底变坏之前,还会经历一个似好非好、似坏非坏的阶段,即癌前状态

或者极早癌阶段;

此时,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切除,也能保你无忧。

即便是早期癌,也几乎上能100%做到临床治愈。

(肠镜下切除息肉示意图)

而且大多数不需要开刀,在肠镜下就能完成治疗。花费当然也非常少,更

需要化疗等后续治疗。和中晚期肠癌的治疗费用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大多数人依然没有任何症状,不主动体检,

很难发现。

五、“已病”阶段

进入到“已病”阶段,就是说息肉已然完全变坏,确诊为“结直肠癌”的一个阶段。

此阶段也有早晚之分,肠癌的预后怎样,主要看发现得早晚、肿瘤的分期;

这和以后的治疗费用、生活质量、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早发现早治疗,能

拯救生命,挽救家庭。

据相关数据,肠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65.2%,不同期5年生存率如下: 

      0期 局限于粘膜层无淋巴结转移:93.2-100%

  I期 局限于固有肌层以内无淋巴结转移:91.4%

  II期 肿瘤浸润超过固有肌层,但无淋巴结转移:76.4% 

  III期 淋巴结有转移:58% 

  IV期 远处转移(肝脏、肺等)或腹膜转移:14.6%

发现越早,分期越好,预后越良,费用越低,生存质量越高。

什么是0期癌呢?

简单来说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萌芽阶段,可以不需要开刀,不需要化疗,

在内镜下切除病灶(见下图),治疗效果好,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甚

至完全治愈。

进展期癌,也不是没有治愈的机会,但是余生的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比如每年有数万人因为直肠癌而失去肛门,那种痛苦,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而四期癌,能活够5年的几率非常渺茫,而且,还要承受身体、心理上的巨大痛苦,治疗费用也是一般工薪层望而生畏的天文数字。

肠镜下切除早期胃癌ESD术(网络)

六、如何“未雨绸缪”,才能做到肠治久安?

大肠癌属于相对温和的癌种,发展缓慢、迟钝,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留给我们去处理。

发现和处理的手段也简单粗暴,就是在40岁以前做一次肠镜检查;

原因如下:

1、此时大多数人处于“未病”、或“欲病”阶段,处理手段简单,花费极少;

2、早期结直肠癌7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一些症状,也不典型,很

容易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再去亡羊补牢,往往已是中晚期;

3、肠道是一个管状器官,彩超、CT、核磁等,难以发现较早期癌;

当然,对于不愿意做、不能做肠镜检查的朋友来说,还有其他的筛查手段:

比如粪便潜血试验、粪便DNA、肿瘤标志物、仿真肠镜等。

有的朋友说,我都七老八十了,还需要做肠镜吗?

什么时候做肠镜都不多、都不晚,只要身体许可,能做就做吧。

福建医大附二医院陈江木教授为病人做胃肠镜检查(网络)

七、以下人群需要尽快做胃肠镜检查:

消化界有句话:“没有胃肠镜检查的体检,都是耍流氓”,就是强调胃肠镜检

查是发现胃肠道肿瘤的金标准,无可替代!

肠癌来临大多没有典型症状,不要等到火烧眉毛采取检查。

1. 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

查。如有阳性发现(溃疡、息肉等),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2.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30-35岁。

3. 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

吃腌制食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4. 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

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或者

便秘腹泻交替、长期便稀、便血、黏液血便等。

5. 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