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方录(二)治血九方

 它山客石 2023-05-23 发布于浙江

11.当归补血汤

治男女血虚似白虎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则微。

当归7克  黄芪35

水煎服。

白虎证:伤寒脉浮滑,表里俱热,邪传阳明但胃热未实,烦渴引饮。血虚者也有烦渴引饮,肌热面赤者,表热,故言似白虎证。

两者区别:

血虚者,脉洪大而虚,重按则微。血实则阴盛,故身凉;血虚则阴虚,阳独治,故身热面赤而里寒。白虎证则表里俱热,脉浮滑。

当归补血,黄芪补气,黄芪数倍当归者,因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阳生阴长是也。

现代医学对贫血有深入研究,中医虽不言贫血,但贫血属于血虚。引起血虚原因不同,病证也不同,中西医同样辨证施治。

此条之血实血虚,可理解为血多血少。血之主体为水,故血实者阴盛而身凉;血虚者体表供血不足,体表独阳无阴,身热面赤而里寒。造成这种外热内寒的原因,可能是饥困劳役消耗阴血,果如此则及时补充水谷即可。若饥困劳役日久,则变生诸证。此汤气血双补,功用在于生血。

12.佛手散

治妊娠胎动下血,或因伤动,子死腹中,下血疼痛,口噤欲死。服此探之,不损则痛止,已损则立下。及横生倒生,交骨不开,产后血晕昏乱,崩中金疮,去血过多等证。

当归35-45克  芎䓖15

剉末合匀,每服7.5克,水一盏,酒半盏,煎八分,热服。未效再服。

现代医学高度发达,从妊娠到产后,各种检查及治疗手段相当完备,胎前产后诸证对于现代医院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中医在这方面相对落后,几乎无人问津,故此方在当今几无用处。

古人用于治妇人胎前、产后诸疾,如佛手之神妙,故名佛手散。

当归两三倍芎䓖者,以芎䓖辛窜,捷于升散,多则伤气。故芎䓖不可单服、久服。

此方以当归补血生血,川芎散瘀行血,使血生新去瘀,施之于气郁血凝,无不奏效,故此方虽于胎前产后诸证无用武之地,但对于气郁导致的血凝血壅血乱之痛证,如抑郁而胸痛腹痛,仍适宜。

13.四物汤

治一切血虚、血热、血燥诸证。

当归  熟地 各10克  川芎5克   白芍(酒炒)7

水煎服。

当归甘温和血,川芎辛温活血,芍药酸寒敛血,地黄甘平补血。四物中无补气药,不能成阳生阴长之功,故此方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能调阴中之血,不能培真阴之本, 功在调血,不在生血。若气不虚,因血行不畅而血虚、血热、血燥,四物可使血流和顺而去邪解病。

【加减法】

13.1血不足者,如贫血,加人参5克,黄芪15克。

13.2血结者,如血栓血垢,加桃仁10克,红花2克。

13.3血闭者,如瘀血滞留于中下焦,加大黄7克,芒硝20克。

13.4血寒者,加附子(制)8克,肉桂5克。

13.5血热者,加黄芩5克,黄连5克。

13.6欲行血,去芍药。

13.7欲止血,去川芎。

14. 圣愈汤——四物加参芪

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等证。

当归  熟地 各10克  川芎5克   白芍(酒炒)5克   人参5克  黄芪15

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血为阴,失血多必阴亏。阴阳互为其根,阴亏则阳无所附,所以烦热燥渴;气血相为表里,血脱则气无所归,所以睡卧不宁。然阴虚无骤补之法,计在培阴以藏阳。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如当归补血汤,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之理。四物皆阴无阳,不能长养万物,故四物加知柏,久服便能绝孕。本方以参芪配四物,阴阳相合,益气而生血,合于圣度,故名圣愈汤。

本方既宜于因伤失血,也宜于妇人经血过多,男子失精过多等所致之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盖失血损阴,失精亦损阴也。

15. 地骨皮饮

治阴虚火旺,骨蒸发热,日静夜剧者;妇人热入血室,胎前发热者。

当归  熟地 各10克   川芎5克   白芍(酒炒)5克  地骨皮  牡丹皮 各10

水煎服。

血虚则阴虚,阴虚则阳有余。常人阴阳平和,阴虚者阴少阳多,阴不足以容纳阳,故发热。骨蒸发热者,热发于内,非发于表。阳气昼行于外,夜行于里,故日静夜剧。妇人热入血室,胎前发热,也是发自于内。若阳邪乘入太阴脾部,即为脾阴虚,当补中益气以升举之。若乘入少阴肾部,即为肾阴虚,当六味地黄丸以壮水。若乘入厥阴肝部,即为肝阴虚,当用此方凉补。盖心生血,肝藏血,血有所藏,肝火自安。四物汤为肝家滋阴调血之剂,二皮凉而不润,但清肝火不伤脾胃,合之清肝热而藏血。

肾属水,生木。肝属木,生火。地骨皮清肾中之火以安肾,母安而子正。牡丹皮清心中之火以凉心,自泄而母弱。本方治阳邪乘于肝藏。

16. 犀角地黄汤

治热伤吐衄、便血,妇人血崩、赤淋。

生犀角  生地黄  白芍  牡丹皮

上四味,先用三物水煎,去滓,入生犀汁,热服。

吐血原因有三:劳伤、怒伤、热伤。此处劳伤当指外伤,怒伤、热伤当指内伤。劳伤者,谓力不能行而强行之,或用力过猛,或劳役过累,气迫血出。怒伤者,暴怒伤肝,肝气不行而血瘀于内。热伤者,心火过旺而伤血,热伤经络,伤于阳络则吐血,伤于阴络则下血。劳伤以理损为主。怒伤以去瘀血为主。热伤以清热为主。本方以犀角清心去火,生地黄凉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清心火去瘀血,专治热伤。

【加减法】

16.1心火独盛者,加黄芩、黄连以泻热。

16.2劳伤或怒伤而血瘀胸痛者,加大黄、桃仁以逐瘀。

17.当归六黄汤

治阴虚有火,令人盗汗者。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芪  黄芩  黄连  黄柏

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不能中守,故盗汗。卫气昼则行阳而寤,夜则行阴而寐。常人阴阳平和,昼则卫气能固外,夜则营气能守内,故无自汗盗汗。卫气寐则行阴,阴虚有火之人,阳火盛而争于阴,阴虚不能济阳,阴液失守外走而盗汗。卫气寤则行阳,卫气复出于表,不与阴争,阴得以静,故盗汗者寤则汗止。

本方以当归补血,生地凉血,熟地滋阴,黄芩、黄连、黄柏泻上、中、下三焦之火,黄芪补因汗出而失之气,收滋阴泻火之功。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8. 黄芪建中汤

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

黄芪  胶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枣

劳而营养不良则虚。劳,包括劳役、房劳。虚劳者必出汗多,既伤气又伤血。营养不足,出多入少,日久成病,以至亡血、失精,津液枯槁,血虚肾虚阴虚诸不足皆有之,久病不愈而转慢性,其病根已深,难以速愈,故先以此汤调理中焦,建立中气,脾胃恢复正常,则饮食增而津液旺,气渐冲而生精益阴。

名建中者,当有中虚之义。因中虚才须建中。可见,本方适宜于脾胃虚弱,胃口不开,食欲减退而食少者。若食欲不减,饮食如常者,当以双和饮(下方)为佳。

后天之气在于脾,脾胃功能正常,百病可治,不正常则神仙也无法,故凡治慢性病,必首先考虑脾胃。但凡百药莫效之病,惟治脾、肾两途,盖先天后天之气皆足,便能自我修复。本方非专治具体病证,乃调养脾胃,打基础之方。

19. 双和饮

治大病之后,虚劳气乏。补血益气,不热不冷,温而调之。

白芍7.5克   黄芪(炙)5克   甘草(炙)2.5克  中桂2.5克   当归4克   熟地黄4克   川芎2

生姜3片,大枣2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大病或虚劳,皆可致气乏血亏。黄芪建中汤治虚劳诸不足诸证,在于理脾,从脾胃中化生血气。若脾胃功能本无碍,则难奏效。李杲制本方,意在直接补阴养阳,温而调之,故名双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