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贤贤易色。读书人如何熬成帝王之师?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5-23 发布于江苏

上文讲到,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啥意思呢?就是上课时好好听讲,认真学习,把俺孔老二的知识学进脑子里去,出到社会,就要遵纪守法,做个良民,行事小心谨慎,能保证养活自己的前提下,做个有爱心的人,力所能及地邦助别人,选择和仁羲的人在一起,持之以恒地贡献社会,若幸运地身体好,活得长,精力允许的话,就学习一下如何扩大自身影响力,成为一个社会文化名人。

孔夫子逝世后,当时最有名气的学生,一个是子贡,钱多,是个首富,另一个是子夏,命长,活了107岁,在河西教书,教出一大堆名人,连魏文侯都成了他的学生,由一个文化名人活生生地熬成了帝王师,把孔子儒家的学问和影响,推到了可以左右国运的高度,可以讲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最成功的学生。

魏文侯是谁?战国七雄之首,雄霸中原上百年,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总统,魏文侯利用子夏的文化影响力,硬生生地把当时的文化中心由鲁国转移到了魏国,一时间魏国才俊云集,雄起天下,无人可敌。

文章图片1

子夏是如何修炼成功,成为帝王之师,从而影响一国之国运的?看子夏自己怎么说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讲,要成为帝王师,很简单嘛,贤贤易色!何谓贤贤易色?朱子曰: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辜鸿铭解释成:尊重贤者,胜过喜欢女人的美貌。呵呵,历代都跟朱夫子,把色当成了女人的美色,不知道到了唐朝,武则天的好色又怎么解呢?女人就不能贤贤了么?

文章图片2

什么是贤?《内经》讲得最为清楚: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所谓的贤,就是懂得天地运行的规律,并顺应规律进行养生,以致益寿延年。甲骨文的贤,写成一个立目+又,意思是用第三只眼看世界,用天眼观世间,具备远见。

色是什么?匕卩,随自然而生的现象,主要由肉眼所见的表象,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由眼识反映的现象,谓之色。

贤是以天眼观世间,色是以肉眼看世间,天眼所见,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肉眼所见,只是事物当下的表相,以贤易色,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知表象后面的规律,有这种本事的人,叫贤人。

文章图片3

贤贤易色,就是向贤人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以使自己认知天地运作的规律,从而具有远见卓识。

在千万人之中,怎么判别一个人是贤人,从而跟从他学习上进?子夏提出了三条基本判断标准:

1.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否做到了竭尽全力为父母排忧解难,妥善安排好父母的养老送终。为什么?此身,父母之所赐也,己神之所藏,竭力事父母,同于竭力修身,亦同于竭力守神,有能力照顾好父母,才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2.事君能致其身:以为自己办事的态度来为君王办事,所谓以天下为己仼也,后世译为为国君办事而奋不顾身,不应该是这样,随便牺牲自己,父母谁来养?保全自己,效力国家,方是正理。看一个人是不是贤,就看他是不是以天下为己任,把效力国家当成保全自己的事去全力以赴,正所谓有国方有家,有家方可安身立命。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共事,能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样样有交待,让朋友们有依靠,信得过。信用不用嘴巴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用结果证明的,以结果为导向,儒家交朋友,不是为了胡吃海喝,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去奋斗,完成一番事业,所以达成目的最重要,不是一般的诚信,说得出还要做得到,才叫言而有信。

子夏讲,做到了这三样,他自己谦虚,讲自己不过如此啦,但我就会把他当作贤人,有才能,有远见,胜过自己,一定好好向他学习。

文章图片4

子夏自己的确也是这么做的,《说苑·杂言》记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还说不如己者。”《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有子贡对子夏的评论:“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

就凭着贤贤易色,不断向强过自己的人学习,子夏活到了107岁,熬成了帝王师。子夏晚年孤独,因丧子哭到双目失明,离群而索居。

子夏实在活得太长了,太强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全能,成为帝王之师,门人个个拜将入相,邦助魏国雄霸天下逾百年,能贤过子夏的,当世有几人?所以也只能孤独终老,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