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动量指标买卖信号阈值计算的确定方法

 伊伊爸 2023-05-23 发布于湖北

动量指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指标,在股票交易中也经常被用于判断买入和卖出的时机。动量指标是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价格变化的速度来判断股票价格的趋势和强弱。

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MOM = C - C_n$

其中,$C$表示当天的收盘价,$C_n$表示$n$天前的收盘价。

一般情况下,动量指标也会用平滑后的值进行分析。常见的平滑方式有指数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对于动量指标的买卖入信号阈值,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和策略。一般来说,对于股票市场上具有典型波动幅度的个股,都有一定的基本数值可以用于初步判断股票价格的偏离程度。因此,有时会将这些基准值设置为动量指标的买卖入信号阈值:

当动量指标的值触及基准值的上轨时,视为超买信号,预示价格将会下跌,考虑卖出;

当动量指标的值触及基准值的下轨时,视为超卖信号,预示价格将会上涨,考虑买入。

例如,假设过去n天的股票价格波动幅度的平均值为30元,标准差为20元,那么我们可以设置买入信号阈值为平均值,即30元,卖出信号阈值为平均值减去一定的系数乘以标准差,例如0.05,即20元 × 0.05 = 1元,则卖出信号阈值为29元。这相当于设置了一个相对的阈值,当动量指标越过这些阈值时,就会触发买入信号或卖出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基准值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观测和经验而有所不同。此外,即使达到了买卖入信号的阈值,也并不代表股票价格一定会出现相应的趋势变化,因为市场的涨跌和波动都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市场情况,进一步分析和把握股票的价格走势。这种确定方法仅供参考学习和交流,因此通过过去的波动幅度来推导买入和卖出信号阈值不一定准确或适用于所有股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场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