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的奴隶or社群的附庸:未来50年,世界会怎样?

 老庄友华 2023-05-24 发布于海南

图片
未来50年,人类社会将与地球环境和谐发展,人们过着真正的幸福生活。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梦想的实现大致将经历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短期(2030年前),我们将继续利用现有技术来解决问题。
在健康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在线医疗和人工智能来管理健康,癌症的超早期发现将变成现实。
虚拟空间不断扩展,将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更加真实的感受。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远程办公,越来越多的人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密码签名、生物识别、身份管理等安全技术不断进步,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的个人信息被绑定到一起,虚拟空间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
随着环境综合监测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灾害和传染病风险的认知会更加准确。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危机意识有所提高,环保意识已经在人们心中扎根。经济活动中的供应链得到优化,环境负荷逐步降低。
图片
●中期(2040年前),现在仍处于萌芽阶段的新一代创新技术将得到应用。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逐步推广、医疗和护理保险制度的定制化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距将逐渐缩小。政府将帮助人们建立各种联系,缓解人的孤独感,降低孤立风险。
虚拟空间将成为重要的工作场所和活动场所,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比重与现实空间相当。虚拟空间中的服务市场和娱乐市场将大大扩展。一部分人会逆势而行,寻找回归现实之路。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人类劳动将集中于可发挥人类创造力的领域。机器取代人工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人的一生要经历多次学习与工作的循环(超级继续教育),安全网络进一步扩大,社会差距将得到纠正。
自然灾害的风险将变得可视化,人们会自然地利用这些信息选择居住地和生活方式,并规范个人行为。一旦灾害或疫情发生,社会将提供个性化的疏散信息和防疫信息,现实空间中的大部分活动可按需转移至虚拟空间。此外,我们将大力发展环保产品和服务,使之成为社会主流,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环境负担。
图片
●长期(2050年前),我们将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的“自治去中心化合作”社会。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管理、社交、劳动、休闲等各个领域都会出现机器人的身影。
人类将拥有两个分身,分别是虚拟世界的分身(虚拟分身)和现实世界的分身(物理分身),人们可以利用分身来进行替代劳动、协同作业,还可以与他人共享某种经历。
社会体系将建立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相互合作、共创价值的基础上。
在环境方面,人类社会将实现碳中和,实现电力能源的脱碳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负担。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全球环境负荷信息将完全可视化,社会体系升级为循环型供应体系。
图片
●超长期(2070年前),我们将迎来一个面向22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们能够自由决定生活方式,不受生活或工作场所的制约。每个人将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的分散生活在各处。那时,人们无须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做出选择,无论在哪里都可享受到十分惬意的生活。
通用人工智能将得到普及,人类能够自由拓展身体功能,人体与机器进一步融合,能够根据个人生活记录调整并保持健康状态,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密切联系在一起。
人类能够与他人分享经历和感受,甚至能够“化身”为其他生物(动植物),体验它们的世界。强制性劳动将几乎被机器取代,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对社会做出贡献,以此获得相应的生活保障。
人类可以精确预测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的流行,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人类还将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全部纳入管理范围,推进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治理工作,这将进一步提高社会信用度。
在环境方面,人类将实现粮食的循环生产,成功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在地球可承载范围内,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人类急需升级
在前文中我们对50年后的未来世界进行了梳理。对于这样的未来,您有什么想法?是否认为笔者过于乐观?
这里列举的所有技术,或者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或者即将进入应用阶段,它们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现在,所有人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灾害的冲击,因此技术升级和社会改革的进程可能会大幅加速,这样的话,文中所描述的未来世界很可能会提前到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接受新技术,社会问题就会奇迹般地迎刃而解。正如本书反复强调的那样,任何技术都天生具有正反两面。人类如果没有理解什么是未来、怎样才能创建美好未来,只是一味追求技术发展,那么所谓的未来是不完整的,是无法实现“人的”富裕的。
如果我们想给3X(数字、生物、通信三大领域带来的社会变革)找到真正的舞台,那么急需升级更新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人类自身。
在遥远的19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寻找食物在广袤的土地上到处迁徙。他们用科技和社群的力量驯服了野生动植物,顺应四季的更迭循环,在某处土地上扎根下来,繁衍生息。
18世纪以前,人类依靠社群(村落和大家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得益于生产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人类将能源物资、人力等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不断创造出适应规模化生产的社群,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图片
当今,人类正处在时代大变革的风口浪尖。如果我们想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一定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或者社群的附庸。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这场变革的主体,使技术和社群为我所用。
图片
未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未来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我们将会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技术革新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的工作是什么样的,需要具备什么技能?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科技带来的道德困境?
未来世界,注定被技术重构。人类社会已经步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大门,以上问题是现代所有人都必将面对的问题。对于未来,马斯克认为,“最有危险的事情,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早一点思考未来,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掌握先机,也避免被时代淘汰。
为此,特别推荐先知书店独家好书——“未来四书”:《未来技术》《未来工作》《未来世界》《未来道德》,以前沿视角,透过四个维度,洞悉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AI、区块链、机器人技术、合成生物学、3D打印、加密货币、量子通讯......各种可能在未来大爆发的技术,这套书均有独到的论述。新兴工作的世界、新型经济模式、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道德困境,书中也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解析。可以说,读这套书,就相当于打开了未来世界的大门。
如果你想了解未来学,想了解未来的技术、工作、世界和道德,那么这四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们可助你轻松入门未来学,全面掌握未来核心要点,走在新世界的前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