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新用户8819Qt8G 2023-05-24 发布于河南
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它的形成是很多危险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长期的精神紧张等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引起动脉内膜的炎症,导致内膜的损伤,在局部逐渐形成斑块。如果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较多,脂质还会在损伤的内膜处沉积,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随着斑块体积逐渐增大,会导致动脉管腔的狭窄,引起动脉供血器官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发生在心脏,我们就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如果发生在脑动脉,引起脑动脉的狭窄,引起临床上的脑供血的不足,引起短暂性的眩晕症状,比如TIA,会引起脑梗死或者是脑出血。心脑血管的疾病没有一个确切的病因,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如果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危险因素最关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