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魂》| 偏爱茯苓的缘由

 江流千古水映月 2023-05-24 发布于陕西

贾老入住无名屯后,开始观察起了屯里的每个家庭,每个人,其中有几个家庭引起了贾老的注意。

其一是李婶子,看似平平常常一农妇,可对食物的搭配,对一般疾病的治疗,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就算是贾老都自叹不如,有事没事捎上一些食材去李婶子家蹭饭吃。

这一日像往常一样,贾老和贾果拎着新鲜蔬菜上李婶子家。看见李婶子正在研粉,细问下才知隔壁家牛大叔气管炎治疗后有热症,口干兼有黏性黄稠痰。李婶子家刚好有猪苦胆,牛肺,川椒,于是把猪胆低温烘干,研末,川椒研末,牛肺烘干研末,加蜜拌丸,做成丸,日服三次,每次三克,一般三日能愈。在贾老和贾果虚心求教下,李婶子详细地说了正做的丸子功效。贾老听后,对李婶子的医学智慧赞叹不已。

“贾老,我这点所学和山上何老道长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无足挂齿,不信你去问问屯里的苏全明一家,他们家儿子幼时身体多病,夏天不思饮食,俗称苦夏,往往饿得皮包骨头,秋天感冒,流鼻涕,咳嗽是常态,请大夫治疗,治了脾胃伤了肺,治了肺病又伤了脾胃,怎么治,怎么用药都收效不大。大概是十六岁那年,经何道长指点,以食疗病,一年后诸疾皆痊愈。”

贾老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放下东西,就拉上贾果找苏全明家去了。

还别说十来分钟后,贾老就找到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长得很健硕的中年汉子,身高185厘米,体重80公斤左右,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此人名叫苏健。

“贾老,我父母之所以为我们取名苏健,苏康,是因为我和双胞胎弟是早产儿,一生下来特别小,父母希望我们健康,可很不幸,名不符实,我弟弟早早没了,而我小时候也是疾病缠身,很多人断言我活不过十八岁,直到十六岁,坐吃等死的我遇见了何道长,命运翻转,说出来您都可能不相信,何道长给的建议特别简单,多吃茯苓。一般人可能听了也就听了,但那对于我来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按照何道长的指点,把茯苓做成各种吃食,如茯苓汤,茯苓膏,茯苓饼,茯苓馄饨,茯苓粉,茯苓包子等等,整整食用了一年有余。原来每到夏季,秋季就犯的病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那一年,我未曾吃过一次药,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的身体一日胜过一日,不知不觉长高了,长壮实了,也真正如父母所愿,恢复了健康。每每说起这些,我父母一面高兴,为我能恢复健康,一面哀伤,如果早知道一味茯苓就能解决我们兄弟的问题,我弟弟也可能不会早夭,可天下哪有早知道,我能得何道长指点,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苏健侃侃而谈,当然对何道长的感激之情是自然流露,对于茯苓的偏爱是由心而发。

当然,贾老通过苏健的描述对于《神农本草经》中把茯苓列为上品,指出“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深信不疑,对于老祖宗的智慧,是由衷敬佩。

与此同时对于能对症下药的何道长,也是充满好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人提起何道长了,不用说那一定是个得道高人,本就好学的贾老师徒都起了拜师之心。

未完待续...

每周更新三集(周一、三、五各一集),点击《医魂》链接看已经更新的全部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