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廷杀害了他的同乡挚友,他也敲响了清王朝的末日丧钟!

 照说不悟 2023-05-24 发布于湖北

英勇抗暴血染烈火

执念救国壮志凌云

1900年8月22日,两湖书院的优秀学子傅慈祥,在领导长江流域的武装起事时,不幸被清廷拘捕,与唐才常,林圭等人一起被杀害于武昌的紫阳湖畔……

这件事情,让傅慈祥的同乡挚友李书城非常伤心,从此埋下了仇视清廷、救亡图存的种子。

那个时候,可能没有人会想到,清廷付出的是覆灭整个王朝的代价!

今天,我们就从他那个“豪华的朋友圈”说起。

1902年,李书城第一次留学日本时,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他结识了校友黄兴、陈天华、杨度、胡汉民、张澜、林伯渠、杨昌济、朱剑凡、陈寅恪、鲁迅等民国名士,为他打下了走向革命的基础人脉。

1903年,李书城和钮永建、黄兴、陈天华等人组织了170余人的拒俄义勇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军国民教育会”。

1904年,李书城第二次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继续学习,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李书城与黄兴等人共同为同盟会募资筹款成为同盟会核心人员。

到了1906年,他的朋友圈就更为豪华了。这一年,他与黄郛、李烈钧、阎锡山牵头组织了铁血丈夫团,成员有蔡锷、李根源、尹昌衡、张凤翔、程潜、朱绶光、张群、唐继尧、李干璜等一批近代名将,为他进入军界,领导革命打下了基础。

依托这些资源,他做了很多对后来影响深远的工作:

首先是督管军校:应铁血丈夫团成员、广西巡抚张鸣岐之邀,于1908年至1909年2月,任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和陆军小学监督,主管教学。在这里,他教出了很多著名的学生。新桂系三巨头,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还有叶琪、李品仙、夏威、廖磊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其次是推荐了很多人进入新军:1909年武昌起义前夕,他利用任清政府军咨科科员兼官报局副局长职权,先后运筹吴禄贞、张难先、李六如、蒋翊武、刘静庵、江炳灵、朱元成、熊十力、胡瑛等反清志士进新军任职,暗中掌握了枪杆子。在他的安排下,武昌首义的基本要素已经完备,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黎元洪任命黄兴为战时总司令,李书城为总司令部参谋长,随即他们赴汉阳组织军队向汉口的清军发动反攻,苦战多日,这就是辛亥革命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史称“阳夏会战”。虽然历时41天的阳夏会战最终失败了,但是却为南方各省的独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功不可没。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李书城又担任陆军部顾问兼总统军事秘书。同年9月,他被大总统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但他并不领情,随着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他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多次讨袁战争,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南京八师反袁事件,但均以失败告终,不得不与黄兴等人流亡日本。

1917年10月,孙中山树起护法斗争的旗帜,南北战争爆发。李书城当然又是义无反顾的支持,被任命为护法军总司令兼湘西防务督办,参加“护法战争”,虽然他们都很努力,但是依靠军阀打军阀,毕竟靠不住,护法运动很快宣告失败。

“护法战争”的失败,让李书城和孙中山等都感到革命前景有些茫然。

当年5月,李书城回到上海寓所闭门读书,想在书中寻找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出路。恰在此时,他的胞弟李汉俊从日本留学归来,带来了新的思潮和成功的经验,让李书城顿时为之一振。从此,不仅李书城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向,中国革命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李汉俊究竟为李书城带回了什么呢?我们下期再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