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仲济先生(1907——2002)是著名学者、教育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屈正平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读研究生时的导师。田仲济先生对我的关怀,我终生难忘。 第一次拜识田仲济先生,是1980年1月,我和几位研究生同学访学至济南。田仲济先生当晚即在山东师范大学组织我们同他带的几位研究生座谈。田仲济先生坐在一张长方桌的顶头,我们分两边而座。记得田仲济先生对我们讲道:“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与同时期的其他优秀作家比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比较,其差距不是一般意义的数量上的,而是远远超过他们,是质的差距。你们作为现代文学研究生,将来无论做什么方向的课题,都必须把鲁迅搞通。鲁迅是一个高峰,其他现代作家或者是他的战友、朋友,或者是他的对立面,或者是他的学生,或者是受他影响。所以,研究其他作家之前必须先研究鲁迅,研究鲁迅就是研究现代文学史。” 田仲济先生的这番话给我的印象极深,影响也极深。后来我也不止一次地宣传过这些观点。 ![]() 田仲济 座谈中,田先生听说我想以《野草》研究为题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就对着我说:“研究有的作家,出手就是填补空白,六十分水平的论文能打九十分,但是继续研究下去就没有空间了。研究鲁迅,九十分的论文只能打六十分,因为已有研究成果太多了,但是继续研究下去还有很大空间;鲁迅是富矿,是大海,永远研究下去都有价值。”这些话对我的触动,不仅使我很快地确立了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而且使鲁迅研究成为了我终身的学术追求。 我研究生毕业时,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尚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得学位必须由外校代授,屈正平先生将我介绍给了田仲济先生。我一直保留着在联系代授期间田仲济先生写给我的三封复信。 1983年1月,我去济南进行学位答辩,在田仲济先生的书房,我见到墙上挂着郭沫若先生送他的书法条幅,我注目了一会儿,油生敬意,很有印象。田仲济先生为我组织了以他为主席的有冯光廉、蒋心焕两位先生参加的答辩委员会。答辩中,田仲济先生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李何林先生的《野草》研究?” 我的回答充分肯定了李何林先生的《野草》研究在“普及鲁迅”上的巨大贡献以及开拓性成就,也指出其不足,并展开论述其不足的社会、历史、政治原因,表示了宽容的态度。冯光廉先生的问题是关于《野草》的象征主义,蒋心焕先生的问题是关于我的论文的文学理论运用。屈正平先生后来告诉我,田仲济先生对我的答辩很满意。答辩决议中对我的评价是“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这个评价使我很欣慰,并且兴奋了很长的日子。 不久,我收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寄来的田仲济先生以代校长和校学位委员会主任名义签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这次答辩去见田仲济先生,我带去了一包东北木耳向田仲济先生表示一点心意,田仲济先生笑着说:“唷!不正之风呐!”待我答辩完离开济南前,田仲济先生送给我一盒红果饴和一盒高粱饴,说:“山东特产,给你的小孩!” 1986年秋,我和张弘、张晶、马俊山等人组织了一个“中国文学研究发展走向”全国青年学者研讨会。会前,我致信田仲济先生,请其指导。田仲济先生让与会的杨洪承带来了一封贺信宣读,这封信我也一直保存着,全文如下: “中国文学研究发展走向”全国青年学者研讨会: 在我们今天,建国以来文学发展最好时期,全国文学研究青年代表们,会聚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研讨中国文学的发展,是一个盛会,是一个有关我们今后文学发展的重要会议,遥祝大家暢所欲言,为我国文学研究史上写上最光辉的一页!祝会议是收获巨大的会议! 祝会议的代表们愉快地参加会议,满意地携带巨大的收获而归! 田仲济谨祝 1986年10月4日 谨以此文怀念远在天堂的敬爱的田仲济先生! 20230518依旧文修改于加拿大密西沙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