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 专家寄语 临床上,我们往往重视降 LDL-C 带来的心血管获益,而忽略高甘油三酯(TG)所带来的心血管剩余风险。既往降 TG 药物心血管结局研究结果不一,鲜少存在心血管获益,IPE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质量临床证据显得尤为难得,给血脂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向。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靶点已成为共识[1]。那么,仅仅 LDL-C 达标就够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他汀治疗 LDL-C 水平达标后,仍可能存在较高的心血管剩余风险,需要对相关靶点进一步控制。最新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中,明确将高甘油三酯(TG)作为 ASCVD 高危患者血脂干预靶点[2]。 表 1 16 版和 23 版血脂指南的干预靶点建议[1,2] ![]() 那么,如何对 TG 进行干预,干预后又能带来怎样的获益呢? 指南提出,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是降低 TG 水平的有效药物[2],相关研究显示,IPE 还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3-5]: 表 2 各研究中 IPE 降 TG 及其心血管获益[3-5] ![]() 基于相关获益证据,IPE 在国内外 40 多部指南共识中获得相关推荐,其中最新《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的推荐如下[2]: 表 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中 IPE 相关推荐[2] ![]() 此外,关于血脂与 ASCVD,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 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PCSK9、IPE 等新型降脂药物分别能为心血管剩余风险带来多大获益? ● 在不同人群中,IPE 是否都能带来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获益? ● 中国人群应用 IPE 治疗的疗效如何?国产 IPE 有哪些特点? 在即将开幕的第十七届东方心脏学会议(OCC 2023), 5 月 27 日 13:30~13:50,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论坛的国为医药冠名单元中,霍勇教授将带来《IPE 开启降脂新纪元》的专题报告,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提供降脂的新方向!干货满满,精彩不容错过! 专家点评 目前 IPE 已在国内上市,国为医药 IPE 首家获批,这是民族企业在降脂领域的又一里程碑。降脂药物的联合用药是大势所趋,在降低心血管剩余风险方面,他汀与 IPE 的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又一利器,期待国为医药的立瑞欣(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能惠及国内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专家简介 霍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现任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 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席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冠心病介入)主任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血管病学专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 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院长 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领军人物,霍勇教授在我国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霍勇教授积极推动中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规范和发展,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就和声誉,主持建立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建设。霍教授主持全国心血管病症质量控制和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牵头制定多项国家疾病诊疗标准和心血管专业的指南和共识。 同时,霍勇教授专注 H 型高血压和脑卒中防治,在相关领域研究中处于国际引领地位。霍勇教授主持确认中国脑卒中高发的原因,并且创新提出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这一简便有效的脑卒中预防策略。 霍勇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 JAMA 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SCI 文章 385 篇;发表中文文章 581 篇;主编心血管疾病和介入治疗相关学术专著 86 部,牵头制定 39 项国家疾病诊疗标准和专业指南共识,2 项国际指南;先后获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省部级奖 6 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0),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1),2020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刘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