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何要说谎

 yyqf3rkg8ehw7k 2023-05-24 发布于河南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位妈妈接到朋友的电话,闲聊中得知朋友的母亲前几日七十大寿,就埋怨朋友没有通知自己,说朋友太看不起人了,还说,以后有啥了一定要通知自己。过了几个月,这位朋友要乔迁新居,想到之前伙伴说的话,就打电话给她说了一下。谁知这位伙伴一听就又埋怨说,你看你也不早说,我刚好这几天要出差,要是你早说了,我就不出差了。

我们想想,如果孩子要想做什么,会不会也担心自己总是受到妈妈的埋怨、指责而不敢做呢?但如果实在又太想,那会不会就要瞒着妈妈,给妈妈一些谎言呢?时间久了,这样的做法多了,孩子就会形成说谎的习惯了。

大家都知道,诚信是一个人幸福的基本保障,缺乏诚信的人是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的,很难脚踏实地立足于这个社会上。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有一点不足的时候,就很想去纠正他(她)。如果我们认真地、用理解的态度去看待他们,用心的去观察和倾听他们,就会发现他们每个行为、每个谎言与否的背后都是有他们的理由的。

之前分享过一个小故事中的片段,说到一个网游少年每周末都去网吧一整天不回家,出门之前换鞋时都会问妈妈要十块上网钱,而此时妈妈也把早已准备好的零钱递给他,并另外再多两三块钱,“这两块钱是给你买水喝的,天气热,身体不能缺水”。只是多说这一句话,而这一句话带给孩子却是,他知道还有人在关心他,关爱他。

多年后,再次聊起这个事的时候,这个孩子说,那个阶段,没有人看好自己,没有人相信自己,更觉得周围的眼神都是失望的,但正是因为妈妈对他的信任和温暖,妈妈每次多给的两三块叮嘱的买水钱,使他感受到妈妈这里给他的无条件的爱。哪怕自己被老师、亲戚、家里其他人都不再看好,但妈妈这里的爱一点都没少,温暖一直都在。就是这些,他无论做什么都不欺骗妈妈,也从不说谎,更不用说谎,因为在别的同学费心的去套家里人钱的时候,而他在妈妈这里有彼此的信任。

如果我们对孩子没有尊重和信任,有的只是有条件的爱,那么孩子的谎言可能就会有了。他会觉得,如果不撒谎的话,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我们经常会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包括孩子也是,他们只是借由妈妈的身体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并不是我们私有的。所以,他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有自己的喜爱,只要不是大方向的问题,我们其实都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即便出错了也没关系,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就是因为在解决一个个错误,才使我们在处理的过程中累积了更多的经验,才能有更多的处理方法,才能成熟起来。

如果有的父母说,不说真的忍不住啊,非常的焦虑,那您可以跟孩子不带情绪地坐下来谈一谈,告诉孩子您看到(听到)的和您的感受,比如您看到他近阶段玩的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少了,担心他开学之后跟不上,所以很焦虑,也很希望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打算?

在不带评判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以及我们的期待时,良性的沟通就开始了,也就是我们分享群里经常说到的“一致性表达”,这样,亲子之间也就有了链接,照见和流动。

有了好的沟通,相互都能理解,也就不存在谎言了。

还有一种情况,刚上小学的孩子,总是去偷拿别的小朋友的铅笔、橡皮什么的,如果问他为什么拿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说,是因为看到这个好看,或者会说他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拿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再就是他拿了之后不承认,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或多或少地他会有一些道德上的辨别意识了,也知道这种行为不好,会有羞耻心,所以就会不承认这个事实。其实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有意要说谎的。

在我们了解情况之后,就发现孩子在家很受一家人、特别是爷爷奶奶的疼爱,经常是要什么给什么,用爷爷的话说真的是啥都不缺他的。

孩子刚上了学,自己一方面还不能坐得住,会淘气一些,这样就需要耗费老师很大的精力,从而不喜欢他。而这个在家是那么受“众人”关注、宠爱的“小王子”,在这个班里却得不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喜欢,这个时候,看似外表和淘气、很霸气的孩子,其实内在是受伤的,他很希望在这个大集体里大家也能喜欢他,但孩子还小,他不会表达,所以,就无意识地用行为来促使周围人对他的关注了。他在偷拿别人的东西、在恶作剧,实则是在用这种行为告诉大家,“你们来多关注关注我呗,我很孤单,我也想跟你们一起玩”,但由于孩子这些方面没有被满足,又不清楚自己该如何表达,所以,就采用了这样的行为惹得大家来关注他,视他为焦点。

在这个案例中的小孩子就需要家长、老师教会孩子如何与别人相处,学着如何表达等。

孩子为何要说谎?

1.

压力。孩子在家庭中是否有较大压力,遇到事情不敢向家长表达,但内在的需要很强烈,这时候就很容易说谎;

2.

保护自己。比如因为偷东西是不好的,我不能承认是自己拿的、自己偷的;

3.

需要没被满足。虽然家里啥都能满足自己,但自己还是会禁不住去拿别人的;虽然我淘气,虽然我小毛病多,但我也想跟你们一起玩,老师你也不要老是喜欢他们,你也喜欢喜欢我嘛;

4.

当出现孩子已经说谎,我们也不必惊慌、焦虑,更不要气馁,多觉察自己、观察孩子,更多些耐心看看孩子到底哪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看看自己哪方面没有做好?

我们坚信一个理念: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原因。说谎,一定不是孩子的错,希望我们多去留意、观察、觉醒!

关爱生活, 关爱心灵,  关注心感觉!

洛阳心感觉阅读分享群

扫码进群

结伴成长

往 期 精 选

每一块砖头都是为了建造自己心中的房子

今天我值班——家长做好家长,孩子自然就好!

感恩那些“逼”过我的人

如何走进孩子心灵

老小孩儿

嗝嗝老师: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差家长)

孩子的那些事——关于取绰号

志愿者分享: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

每个事件的出现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垫脚石

青春期心理特点您了解多少

洛阳心感觉阅读分享微信群3岁了

专业针灸师带领认识内关穴

志愿者分享:抑郁症病理简析

志愿者分享:心态是控制自己的方向

专业针灸师带我们——认识足三里

志愿者分享:温暖的陪伴

志愿者分享:识别心理治疗中的问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处理案例

疫情志愿者分享《我爱我家》

04专业老师带领认识——四缝穴

专业老师带领强身保健法——鱼际穴

线上危机干预下的一群可爱的人

倾听即疗愈

专业老师带领强身保健法——内庭穴

今年的情人节格外不同

焦虑与恐惧

2020,不寻常的佳节

如何调节疫情引起的焦虑

影响最大的是你的内隐记忆

由热播剧《亲爱的,热爱的》了解新事物

办法总比问题多

另一观念和视角看待死亡——波动影响

随笔   无条件的爱

没有界限,又丢失了自我的人

剧情中识自己

用心陪伴——重要的童年

中年妈妈的快乐,你了解吗

不一定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但一定要学点心理学

幸福家庭的基础

请不要把“爱”错用了

自我界限

让爱流动

为了更好的理解孩子,请找回我们“丢”了的童年

让快乐成一种习惯

在心理学的视野下探析“关系”

内心强大的人

当今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为何“我”总是莫名的苦恼?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质量的相处

人一生中要经历的“逆反”阶段

亲子之间良性的沟通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痛苦的感受为哪般

怎样才能舒服痛快地做自己

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与之怎样相处

亲子关系之间最好的距离

厚道的聪明

《孙子兵法》之故事“吴宫交战“

爱情讲究激情四射,婚姻里只有合不合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人和事分开,您做到了吗?

镜中流年

有一种陪伴,在心间

不是苦难成就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成就了自己

学习没动力,系列(二)

为什么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系列(一)

一个人真正成长的4个迹象

让爱你的他,更懂你,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

内向的人能有更好的交际能力吗?

你爱我吗?——亲密关系中的玻璃心

从《西游记》看内在的不同侧面

为何明知自己这样做不好,但还是会这样做——对原生家庭的忠诚

妈妈,您那么能干,我怎能超越你

升华了的攻击力

面对家中“早恋”孩子,我该怎么办?

做到这三点,打开青春期孩子的心门

天国的婆婆妈

孩子是家长的“复制机”

唤醒孩子内心自信的种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