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反叛可以避免吗(1)——看见

 yyqf3rkg8ehw7k 2023-05-24 发布于河南

父母们经常特别头疼的所谓孩子的叛逆期,在心理学上认为是正常的、必要的,他们不是想与您反着来,而是他们为了寻找自我同一性、为了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过程。

从十来岁左右到二十来岁左右,这期间,正是一个人真正从孩子转变为大人的过程,开始从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他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影响力逐渐下降,而同伴对他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他通过建立在同伴中的地位,一个人的身份进入到社会。而在这个阶段,父母爱的方式务必要以给予自由呈现,信任和放手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父母发现以前对一个乖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再有用,外面的世界突然快速地就把孩子就吸引了过去,孩子也会茫然,父母也会心疼。逐渐地,父母发现,好像自己能做的也只是眼看着心疼而已,他的路还得要他自己走。

所以,在孩子第二个逆反期(青春期),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即使心疼也要坦然接受,不能越俎代庖。

虽然会让我们焦头烂额、焦虑不安,但也不是就真的完全失控,作为父母,我们还是可以在孩子这个时期做一些事情对他有些影响的。

看见他,陪伴他

多年前一个周末的早上,儿子起床还没吃饭就要出门。

“妈,给我*块钱,我去网吧。”

“多给你两块,这两块钱你买水喝,人的身体不能缺水。”(估计多数父母听到我这样做,一定认为我不是疯了就是疯了,好像在纵容他去网吧。)

那个阶段,我每次去买菜都会拿整钱换零钱,就放在家里以备需。无论他要多少钱,我都会多给两块,也只有这一句话给他“这两块钱买水喝,人的身体不能缺水。”

而这句话只想传递一个信息,无论怎样,身体重要,你健康的身体是妈妈最关注的。

现在回想,陪伴孩子那个阶段的初期,自己是焦虑的,煎熬的;接着是调整自己,无条件接纳,他的路要靠他自己走,无论怎样的,他都是我最爱的孩子,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无论身边有多少不同的声音,我做的只有尊重他,信任他,爱他,像一堵防火墙一样尽力替他隔离那些伤害他自尊、自信的声音,且这也是自己仅能做到的。

多年后,每每说到这些片段的时候,儿子都会说,他从不说谎,即便上网吧,也从不像别的同学对家人撒谎,即便做错事情,回来也从不会隐瞒,都能去面对,这都是因为妈妈对他信任。

他说自己能感受到妈妈虽然也不想他老去网吧,老玩游戏,但妈妈从不对这些给予评判,每次多给的那两块钱,他都懂得,那是爱。

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种种的信任和爱的基础,他在跌跌撞撞、兜兜转转中又回归了家庭,又找回了阳光自信的自己。

我说,因为那个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们,对他最多的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指责,我看见的却是他的迷茫和更多的不容易,看见了他想要独立又独立不了,想要帮助和支持又要推开我们的那种矛盾,再有就是,如果妈妈都不能理解到他这些,不能给到他一个避风港湾的话,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能供他停留片刻的歇息和休整?

所以,多年后,我们每每聊起这些过往的片段时,他都会说,感谢那个时候妈妈对他的信任和爱,也正是这无条件的爱和信任陪伴他走过了那段迷茫期。

所以,当我们真正能”看见“他的时候,说出的话和做出的行为才能真正安抚到他那矛盾和恐惧的心理,使他平静、理性的回到现实中。

教会他认识情绪并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有位妈妈要出差,就把孩子寄放在孩子舅舅家。

舅妈对宝宝特别的疼爱,甚至胜过于疼爱自己的孩子—皮皮。那段时间里,皮皮不知为何总是小动作很多,欺负宝宝,使宝宝特别的生气,甚至愤怒。

有一次,宝宝跟妈妈在外面玩,妈妈抱起了别人家的小孩,开心逗乐的时候,宝宝特别不高兴的闹了起来。

借此机会,妈妈跟他讲,当妈妈抱着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你感到不高兴,这种情绪叫嫉妒。嫉妒这种情绪人人都有。而舅舅家的皮皮为什么那段时间总是欺负你呢?那是因为皮皮感觉到他妈妈对你好像比对他更关爱。所以,皮皮也嫉妒了。

当妈妈这样对宝宝解释之后,宝宝好像理解了,也放下了对皮皮的敌意了。因为,他理解了自己的情感,自然也理解了皮皮的情感。这在宝宝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也会使他更知道怎么去理解自己、他人和环境,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其实,逻辑理性与情绪感受原本是没有冲突的。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他的情绪感受就能够被父母看见,得到父母的安抚,那么长大之后,他就会具有自我安抚和看见别人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也是我们常说的共情。不评判对错,只尊重事实,尊重当下真实发生的情绪感受。

所以,要避免孩子过于逆反,就要先能“看见”他,有了被看见做基础,才会有我们所谓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而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才使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进行良性的沟通和理智的思考,才能够使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我能做的不多,但你需要的时候,我总在!



向上滑动阅览

怎样才是真正爱自己

放过孩子也是放过自己

语言的力量

美好的“第一次”

做好60分“妈妈”

《走出剧情》您看了吗?

青春期“早恋”

“开心果”就真的没烦恼吗

唠叨的背后是焦虑

总是指责他人的人

伪陪伴不如不陪伴

关系中的阉割

如何与孩子相处

喂养不是喂奶

他不是父亲,他是大boss

潜意识的力量

通过亲密关系中的“缠绕”找到自我

“我”承接了奶奶心中的“魔鬼”

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不会无故的消失

改掉写作业磨蹭的三个实操法

足够好的妈妈

为何总与人亲近不起

仪式感有必要吗

当我是一只装满爱的瓶子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阅读分享之七

对孩子的“禁止”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茉莉花茶

意境醉人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可以陪陪我吗?就一分钟”有感

孩子为何要说谎

关于情绪——愤怒

每一块砖头都是为了建造自己心中的房子

今天我值班——家长做好家长,孩子自然就好!

感恩那些“逼”过我的人

如何走进孩子心灵

老小孩儿

嗝嗝老师: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差家长)

孩子的那些是事——关于取绰号

写给相遇

爱我,就请给我多些尊重和信任

沉迷游戏、对学习没有驱动力怎么办

志愿者分享: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

每个事件的出现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垫脚石

青春期心理特点您了解多少

洛阳心感觉阅读分享微信群3岁了

专业针灸师带领认识内关穴

志愿者分享:抑郁症病理简析

志愿者分享:心态是控制自己的方向

专业针灸师带我们——认识足三里

志愿者分享:温暖的陪伴

志愿者分享:识别心理治疗中的问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处理案例

疫情志愿者分享《我爱我家》

线上危机干预下的一群可爱的人

倾听即疗愈

今年的情人节格外不同

焦虑与恐惧

2020,不寻常的佳节

如何调节疫情引起的焦虑

影响最大的是你的内隐记忆

由热播剧《亲爱的,热爱的》了解新事物

办法总比问题多

另一观念和视角看待死亡——波动影响

随笔   无条件的爱

没有界限,又丢失了自我的人……

用心陪伴——重要的童年

中年妈妈的快乐,你了解吗

不一定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但一定要学点心理学

幸福家庭的基础

请不要把“爱”错用了

自我界限

让爱流动

为了更好的理解孩子,请找回我们“丢”了的童年

让快乐成一种习惯

在心理学的视野下探析“关系”

内心强大的人

当今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为何“我”总是莫名的苦恼?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质量的相处

人一生中要经历的“逆反”阶段

亲子之间良性的沟通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痛苦的感受为哪般

怎样才能舒服痛快地做自己

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与之怎样相处

亲子关系之间最好的距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厚道的聪明

《孙子兵法》之故事“吴宫交战“

看见我们的情绪

心理测试:走进森林想最先遇到哪个动物?看看您的情感路……

爱情讲究激情四射,婚姻里只有合不合适

我的情绪我做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成功不可复制

《秋词》

青玉案 元夕

别给人生设限

《一剪梅·舟过吴江》

诗词赏析:《木兰词:拟古决绝词谏友》

人和事分开,您做到了吗?

镜中流年

简述:透过《延禧攻略》看我们自己的“影子”

有一种陪伴,在心间

不是苦难成就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成就了自己

对家长的“拒绝”为哪般

立秋

青莲池上客

西冷桥畔忆小小

学习没动力,系列(二)

为什么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系列(一)

孩子的依赖,根源在哪里

待我长发及腰

为何说教没有用?

打开心门迎接爱

感谢长辈,做回自己

克拉玛依赋     易中天

一个人真正成长的4个迹象

让爱你的他,更懂你,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

工作室咨询预约常见问题

爱我的你,怎么就不懂我呢?

亲密关系不随便—明明最亲密的两个人,为么一聊天就炸毛

内向的人能有更好的交际能力吗?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

你爱我吗?——亲密关系中的玻璃心

从《西游记》看内在的不同侧面

为何明知自己这样做不好,但还是会这样做——对原生家庭的忠诚

妈妈,您那么能干,我怎能超越你

你的梦想是什么   还在路上

升华了的攻击力

面对家中“早恋”孩子,我该怎么办?

做到这三点,打开青春期孩子的心门

天国的婆婆妈

唤醒孩子内心自信的种子

孩子是家长的“复制机”

做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花开岭上美

你们的陪伴,是我们的幸福!

感觉辛苦的你为哪般?

灵魂和身体一起在路上

你好,皮囊

劝饭

电影《神秘巨星》

我遭遇了一次城管

陆浑湖之恋

当我们无力、匮乏,能力撑不起梦想的时候,拿什么拯救自己?——读书

感恩……

感恩17, 你好18

妈妈,你看着我……

妻子视角中的情敌

每个很“牛”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耐心陪伴孩子的父母

有一种爱的智慧叫“等待”

跟青春期孩子做个朋友吧

陪闺女住院琐记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来自与公婆相处的那份感动

没工作、没收入的妈妈,被儿子认为是……

孩子的“逆反”,其实另有真相——

表里如一,真诚足以

“有话好好说”——怎么说让沟通更有效?

孩子为何缺乏专注力?'

婚姻关系中的我们在做些什么?

与青春期孩子谈性

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

我理解的“顺其自然”

“黎明前的黑暗”

"秋"

破解家庭密码——守卫家庭疆界   公开课片段

生活中您与孩子是怎么互动的呢?从讨论中看到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模式

家里的老人,他们为何“没事找事”?他们到底在要什么?

《战狼2》有感

是谁"教"会了孩子说谎?是谁把孩子逼上了说谎之路?

投射性认同,您中招了吗?

界限

看《摔跤吧!爸爸》

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

可怕的小虫子

问题的呈现就是一种疗愈

感受

麻子菜

人活着就是为了追寻关系

孩子听话好吗?

我怎样做才能帮到孩子?

关于孩子的“粗心”

孩子是父母成长的最好学校

糖尿病人可以吃茄子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驴子的故事

三四岁孩子成长中的敏感期

医学知识 关于PET/CT

平常人家——生活中的一角

狮子的故事

蒲公英

指责型的人

张德芬的育儿故事

青春期孩子性情突变谁之过?

亲子冲突的一般原因(关于青春期子女)

为啥学过很多育儿方法还是依然教不好孩子?

家有高考学子

家庭教育的基本章法是什么?


关爱生活, 关爱心灵,  关注心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