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之八

 昵称61627765 2023-05-24 发布于上海

木锤酥

朱艺涵

木锤酥是凤凰县的特产。

木锤酥首先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味道,不是香味,不是外观,也不是它的名字,而是声音。

走在小吃街上,远远地就听到了“嘿呀嘿,嘿呀嘿”“伴着木槌敲桶的声音。顺着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来到了一家专卖特产的店前。

店门口有不少围观的人。钻进人群,有一个大大的木桶,桶上有一张米色的面饼。两旁站了两个高大魁梧的师傅,身穿围裙,戴着手套,挥舞着大木槌,一下又一下,重重地反复捶打着这张面饼,它的花生香味也打出来了。露出的两条臂膀上,有着结实的肌肉。桶上的面饼在不断的捶打下,由厚变薄。随后,他们停下了,用一块刮板,像煎蛋饼一样,把面饼叠起来,再捶打……最后,用木槌铺成长方形,拿出一条木板和一把刀,沿着木条,割出一个个小方块,另一个人用铲子每八块一铲,放入盒子里。再用刮板收集零散的面粉,再倒入已经做好的花生面团,继续捶打……花生、芝麻等各种香味溢出,这家店甚至整条街都闻得到。

经过老板娘的介绍,这叫木锤酥,顾名思义,木槌捶打出来的酥。看过了制作过程,我们兴致勃勃的买了两盒桂花木锤酥回来品鉴。

揭下一块木锤酥,咬一口,花生和芝麻混合的香味中还带着一丝桂花香。因为经过反复的锤炼,里面的糖的晶体被打得非常薄,因此特别酥脆。它很甜,但又甜而不腻。它与普通花生糖的味道有点像,但又比它酥脆。木锤酥让我一吃就停不下来。

木锤酥以酥,脆,香,爽口而著名,真实的是名不虚传!它还能添加芝麻,瓜子仁,核桃仁,桂花等原料。

现在会制作木锤酥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希望这种民间的传统美食能一直传承下去。

糖塑

宋溢婷

冬天,大风摇着树的影子。

嘴巴涩涩的,想吃糖。

我走到地铁口,墙壁刚好能把呼呼的北风堵得严严实实的。那做糖塑的老人佝偻着背,脸上的皱纹,把眼睛挤成一条缝,脸上严肃的表情,仿佛努力睁眼睛。糖塑,虽然看起来容易,不过是手上下摆动,画上几笔,实际上不简单。

小锅中热气滚滚,蔗糖放在里面慢慢熬,慢慢熬,熬出焦糖色,煖洋洋的。粗糙的大手中,小小的糖勺往糖锅里一挑。糖汁好像柔软的琥珀,也许是有魔力的。这里浓墨重彩,那里云淡风轻,想要的,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人物形象,都能栩栩如生,一气呵成的动作,看得我痴痴的。

冬天黑白灰的色调下,被一群孩子围着,叽叽喳喳地观看的画糖人和他手下暖洋洋的糖塑成为我眼中一道甜美的风景。空气中试探地伸出舌尖,舌尖啪嗒碰上了一支甜的兔子,一股暖意从心中升起,甜进了我的血液,甜进了我的心里,慢慢舔,慢慢舔,舔到了一个冬天的好心情。

2008年,唐塑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有宫灯制作,皮影戏,剪纸,我们不该忘了他们,叫他们“非遗”是所有人希望,也许在某一个课间,学生们可以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它们,也许哪天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

夕阳像个醉鬼,红着脸倒向西天,画糖人也迎着暮色收起摊。

万三蹄

胡馨悦

放假期间,我们一家去了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的周庄游玩,不得不说,这里依然是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中午时分,在熙熙攘攘的街边,我们找了一家餐馆,准备先安慰一下不停抗议的胃。

餐馆有个招牌菜是“万三蹄”,既然是周庄的特产,那是必须要品尝一下的。

据说,这个“万三蹄”的菜名是有一段典故的。当年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皇帝。由于之前乞讨为生,总是遭富人白眼,所以他非常“厌富”。当时周庄有个土豪名叫沈万三,富可敌国,这让身为皇帝的朱元璋相当不爽,总想找个机会收拾他。

这一天,皇帝朱元璋去沈万三家作客,沈万三以当地特产的红烧猪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想借此刁难沈万三,便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因为要避讳不能说猪(朱),沈万三灵机一动,拍着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蹄。”于是万三蹄由此得名。

万三蹄在周庄是老少皆知的美食,它皮色酱红,香气四溢,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皮肥肉鲜,甜咸相宜,滋味无穷,是上等美味。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点的万三蹄终于端上来了。酱红色的汤汁上载着一只粗壮的蹄子,比汤色略浅一些的肉皮上光洁无毛,在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晶莹的光泽。成人拳头大小的肉顶端立着一根骨头,方便取食。专属于肉类的香气中,夹杂着一丝丝的甜味。盘中还点缀着天女散花般撒下的碧绿的葱末,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呈现在眼前,令人食指大动。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小块塞入口中品尝,一股浓郁的肉香便在口中弥漫开来,香中带着咸,咸中又隐约透着甜味,肉嫩,但不烂,反倒十分有嚼劲,越嚼越有味,肉已经咽下去了,但香味还余留在口中,回味无穷。

也许是饿了,也许是万三蹄的美味,我们点的菜很快被一扫而空,空气中还飘荡着万三蹄的香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