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过30若想提升自己的境界,最应该读《庄子》,找到生命的意义

 谈芯说科技 2023-05-24 发布于重庆

诸子百家中,唯独庄子是最特别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老子无为,墨家兼爱,其实都是处世之道。只有庄子,不谈做人,不谈社会,不谈理想,只希望你有一个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生。

庄子用“逍遥”二字诠释了人生的真理,真要悟透了,那就是回归了自我,进可出将入相,退可归隐山林。其实人生怎么过,全看你自己的的内心。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不是肉体的不同,而是精神的不同,真正能让你强大的也是你的内心,因此庄子反对规矩反对教养,崇尚自然。

《庄子》一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其中内篇有7篇,外篇有15篇,杂篇有11篇。重点可以看内篇,确定是庄子所写,其他的存疑,可能是其弟子所著,但其思想是一致的。

人过30,很多人面临中年危机以及生活的重压,很容易陷入焦虑之中,这个时候读一读《庄子》,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就能领略到庄子的大智慧。

读《庄子》,其实就是在审视自己的内心,分享几个心得:

1、你的心在哪里,你人生的价值就在哪里

庄子用轮扁论读书来阐述了自己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不要去盲目学习别人的东西,而是要坚持自己的理念。

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就很难通过书本学习,需要自己去实践了才能悟到,因此你的人生价值取决于你有没有用心去做。

2、尽量保持自己平和的内心,不要被名利所困

《庄子·天地篇》中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心里常常想怎么有效率,怎么有利,怎么达到好处,老是想这些,心里就起伏不定,弄得心神不宁,不要说觉悟什么道了,自己都把自己禁锢起来了。

内心很容易被外在的东西给带偏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内心不被功利和物质追求所左右,只有保持内心的自由,才能真正领悟到道的真谛,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3、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跟学生行走于山林之中,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的人停在树的旁边却不去砍它。庄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伐木的人说,这棵树弯弯曲曲的,没有什么用处,要砍就砍直挺的。

庄子强调: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所谓有用无用,全在于人,你会用就能用、并有大用,不会用就是无用。

庄子说的无用是说没有工具价值,而大用则是自我价值。至于你自己有用没用,那你要自己用自己的人生去追寻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让别人来定义你的价值。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真正的根基,庄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很多人对庄子其实是严重低估了的。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

庄子认为我们应该具备强大的内心,在任何境遇下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哪怕意识到事不可为,也要坦然面对。

只有抛弃个人的狭隘和虚伪,融入至大无上的自然之中,达到天人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自我。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境界或者想找到人生的意义,建议你好好读一读《庄子》,这是蕴含了大道真理的经典著作,值得每个人去细细品味,哪怕参透其中一星半点的智慧,就会让人受益匪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