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家庭在传统风俗方面也越来越讲究了,比如红白喜事方面,“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等等,农村人对这些都有自己的一套传统,不论是场面还是习俗顺序、抑或是随礼等等都是有讲究的。 但是,也有一些乡村居民在传承这些风俗时,存在一些封建、败坏风俗,甚至是铺张浪费的行为。为此,国家出台了《关于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且预计要在2023年的12月31日之前,全面肃查农村红白事的各类问题,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三查两拆”: ![]() 1:高价彩礼 这些年,各地的天价彩礼导致年轻人结婚率越来越低,为了改善年轻人因高彩礼结不起婚,遏制天价彩礼不正之风,去年我国就已经颁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大操大办婚丧宴席 近些年,有些地区在操办婚丧宴席,不仅讲究排场,盲目攀比、炫富之风也是愈演愈烈。为了遏制这种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措施,对此进行严查。 3:农村厚葬薄养的不良风气 有些乡村居民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犹如踢皮球一般,但是老人去世以后,又大张旗鼓地操办老人丧事,以此来收取大量礼金。针对这种陋习,接下来还将严查。 2拆除:拆除活人墓、豪华墓。比如有些地区为了占墓地,人健在时,就抢先建造一座超大墓碑,然后每年还像模像样地进行祭拜。针对这种活人墓现象,接下来也是会面临拆除的,尤其是占用耕地建造的问题坟墓,一经发现不仅要拆除,还会要求恢复土地原貌。 ![]() 除了红白喜事新规中的严查整治要求以外,随着6月的即将来临,乡村干部又将迎来“新的任务”,尤其是在治安管理方面,将严抓4项工作,村民要注意了: 第一,乡村丧葬风俗改革 对有条件的乡村还将继续推进火葬丧葬方式,尤其是土地资源有限,火葬硬件设施已经比较完善的县域乡村,建议在丧葬风俗方面还是以火葬为主。 第二,耕地建房治理 耕地不能建房,这是我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的一项硬性标准,在今年的各大文件以及相关规定,我国已经明确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而且为了落实耕地保护,已经有不少乡村开展了清理耕地违法建房。 第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乡村农民居住环境方面,还将继续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比如引导村民开展户内改厕,治理乡村污水、垃圾分类以及乡村厕所改造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村干部去落实。 第四,防火防灾 为了避免事故给乡村居民带来伤害,最近已经有一些地区开始了防火防灾提醒,比如绥化市就有相关提醒: 1.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户外使用明火,日常用火时要做好看护。 2.秸秆堆垛要出村屯,屋前房后严禁堆放。 第五、精神文明建设 这个与红白事新规要求的内容相似,比如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红白事宴席、薄养厚葬等等,为了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干部也要带头治理这些问题。 当然,不论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乡村发展,仅凭乡村干部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解决各类问题的,实现乡村更好人居环境的。所以,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乡村居民的支持和协助。在此建议大家,学会顺势而为,避免被当典型,既出了名,又丢了人。 |
|
来自: 自强不息在等你 > 《国家政策、明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