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话 | 弓弦之间 音简情繁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5-24 发布于北京

弓弦交错中,

随着音乐流淌而出的是音乐家的心情。

拉威尔在《茨冈狂想曲》中玩味小提琴的技巧;

柴可夫斯基的《沉思》贯穿着他的失意,

却也美得像一支芭蕾独舞;

陈其钢《逝去的时光》映射着他的身影,

也映照着中国人的血脉;

韩红的古典乐作品《咏生》

带着生死场中对生命的纪念;

而赵薇的小提琴曲《送春肥》里

有一代人的振奋、

一个地域的咿呀声韵。

 音乐吸纳所有——

情感、故事、表达、思想尽在其中。

弓弦承载所有——

智慧、协作、灵动、纯粹。

本期“佳话”专栏,

让我们跟随主持人李佳明,

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曦,

大提琴演奏家、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教师莫漠,

一同畅聊弓弦间的故事。

图片

李佳明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陈曦

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莫漠

大提琴演奏家、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教师

图片

李佳明:从音乐角度来说,两位算是一个家族的成员,小提琴和大提琴是有血缘关系的。

莫漠:弦乐家族里的这些乐器,从形状上看来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小有差别,它们之间的很多事情也是相通的。

作为大提琴演奏家,我们到学习后期也会经常听小提琴的曲目。不过,不同乐器在音乐表达上的个性又不太一样。小提琴非常华丽,而大家最爱用“深沉”形容大提琴。但我觉得这个大东西挺有意思,它不只有温柔的一面,也是一种很有力量、很有爆发力的乐器。不管什么乐队,比如四重奏、爵士等,都需要有这样一种低音乐器。大提琴的角色功能很强,可以当配角,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点。

李佳明:那小提琴是什么性格?

陈曦:我觉得小提琴绝对是主角。小提琴音域偏高,这个乐器本身可以赋予作曲家和演奏家非常多带有炫技色彩和独特的和弦,小提琴家要能够把这种充满闪光的感觉表现出来。

李佳明:我在听你们介绍乐器的过程中,把你们的性格也基本了解了一遍,你们演奏的乐器的特点似乎也是你们的性格特点。

陈曦:演奏者和演员有一点相似,需要适应很多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角色。当我们在舞台上时,演奏者就是一件乐器或者一部作品的形象代言人,如果我们演奏的作品中有非常多的形象,我们也要表现出非常多的形象。

李佳明:我很喜欢弦乐四重奏,歌德曾形容弦乐四重奏是“四个理性的人之间的对话”;另有评论说,弦乐四重奏是音乐家的音乐。

莫漠:四重奏确实是一种深刻的演奏形式。歌德的好朋友贝多芬一生中写出了许多精彩的四重奏作品,那些作品也位列他最著名的曲目榜前几位。弦乐四重奏是四个人­­——两位小提琴手、一位中提琴手、一位大提琴手——进行非常平等的对话,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四重奏是协作的艺术,其中既要有妥协,又要有相互支撑、相互帮助。能演奏好四重奏的人都是很优秀的艺术家。

陈曦:从我们演奏者的角度看来,理性更多是一种手段,它最终表达的是一种感性在四重奏中,大家像一个家庭一样在工作,感觉是不一样的。每位演奏家要完全把自己所有的想法、最原始的东西都表现出来,之后大家再互相妥协,其实是很难的。

现代的四重奏不像过去比如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奏。那时,小提琴常是主角,其他乐器更像是伴奏的角色。而贝多芬之后,不同的乐器逐渐开始相互交织在一起,每件乐器都有“发言权”,每位乐手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时,谁让步?让多少?一个职业的弦乐四重奏组合排练中常有非常多的冲突。

这种状态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其中的平衡非常难把控。如果组合中某个人的个性过于强势,或四个人都非常强,那这个组合恐怕都很难存在。

李佳明: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大,以古典音乐为例,我们大家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因为年代久远,时间的跨度会让人有一种距离感,怎么消除这种距离感呢?

陈曦:要消除这种距离感就得去听现场音乐会,这是最核心的。因为只有在现场的时候,你才能真实感觉到古典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如果听的是唱片,大多数人是把唱片当背景音乐,听的时候难免干些别的事情。

另一方面,作为表演者,我也觉得现场演出特别重要,那是最具有灵感的时刻。录制唱片的时候大家更多考虑的是不出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过程。而现场表演不一样,如果现场突然灵光一现,我这时候一定会借着情绪让音乐冲上去。

图片

李佳明:我相信演奏不仅是舞台上的呈现,它还包含你们的生活、你们的情感,这些最后都会融入你们的演奏中

莫漠:我觉得好的作品往往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比如说巴赫的作品是 300 年前的音乐,但 300 年前的人类和我们现在的核心追求相比可能没有发生变化,比如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所以,好的作品反而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

李佳明:陈曦是小提琴演奏家,能不能分享一首您演奏过的觉得最过瘾或者最特别的曲子?

陈曦:我推荐的作品是法国音乐家拉威尔的《茨冈狂想曲》。大家都把拉威尔的风格归为印象派,但他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有非常多作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波莱罗舞曲》。

扫一扫二维码, 

聆听拉威尔《茨冈狂想曲》

拉威尔的作品常被形容成“像钟表一样精细”,其中没有一个音是废的。我感觉他像个有强迫症的作曲家。他想写一部小提琴作品,就专门买了一把琴,研究小提琴的每一个技巧,思考怎么把这些技巧装进乐曲中,写《茨冈狂想曲》的时候他也请了一位小提琴家和他一起研究。

拉威尔拿着小提琴,想到很多钢琴作品,他在思考:能不能把华彩——小提琴的独白——放在最前头?当时没有一部作品是这样的,到现在也几乎没有这样的作品。小提琴独奏一般在作品中间,但他的作品竟然一开始有将近三分钟完全是小提琴的独秀。他甚至可以把第一部分的音符全部谱在一根弦上。

莫漠:拉威尔和德彪西那时候已经开始受到东方音乐的一些影响,他们把感受到的新元素都运用在作品里。

陈曦:没错,《茨冈狂想曲》中有大量变奏。第一个变奏用了泛音,第二个变奏用拨弦——左手拨弦、右手拨弦全都加进去。到第三个变奏,他就用和弦,左手的技巧用完了,就用小提琴右手的挑弓、跳弓,再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上抛弓等元素,最后用一个非常光彩的形式结尾。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非常有意思,又很炫。他不是一位拉小提琴的作曲家,却能把小提琴的技巧研究得这么透彻,这是非常难的。

我也曾经对这个作品做了非常多研究,2001 年我就开始演奏这个作品。当时我才16 岁,作为中国爱乐乐团第一个音乐季的第一位小提琴演奏者,与著名指挥家克劳斯·韦瑟合作。后来,在柴可夫斯基大赛上,在如今的音乐会中,我都演奏过这部作品。

李佳明:莫漠有什么想分享的大提琴作品?

莫漠:我想起我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奏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回国与乐团合作,演奏的是陈其钢老师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现在,很多中国的优秀作品也在涌现,大家经常会问:作为一个中国人,用西方的乐器诠释中国作品,这中间如何平衡?怎么表达你自己的独特见解?

扫一扫二维码, 

聆听《逝去的时光》

李佳明:作为中国演奏家在演奏中国作品的时候,是不是确实跟演奏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莫漠:确实不一样。我当时第一次拿到作品,拉出第一句的时候,就觉得这音乐好像跟我是有联系的。有的时候演奏西方古典作品,比如莫扎特、巴赫的,因为我们不是成长在西方的文化环境,还是需要去读一些资料,了解相关的艺术形式,把自己拉进作品中。

但是在拉陈老师的作品时,仅是第一句,我就觉得这是我血液里的东西,是我不需要再去用力融入的,它就是我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感受,尤其当我们演奏西方音乐这么多年,再演奏中国自己的作品,感受很独特。

但是我觉得作为演奏者,我们还是要从作品写作者个人的角度出发去诠释作品。哪怕作曲家们身处同一时代,他们所表达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陈老师的作品中有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旋律,贯穿全曲,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但我在演奏作品的时候,还是更多体会到了陈其钢老师作为作曲家他本人的意念、他的心情。所以,作为演奏者或聆听者,我们还是应该从作品本身体验背后深刻的文化意义

李佳明:我们常说有些作品是有故事的,在一部作品里面,还可以听出作曲家的心情和他的经历

陈曦:陈其钢老师的这部作品是一部非常深沉的、很走心的作品。我也想介绍一部比较走心的作品,就是柴可夫斯基的《沉思》。说起《沉思》,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马斯奈的小提琴曲《沉思》,那是特别美丽的旋律,小到五岁的孩子、大到年长的前辈们都知道。

但是柴可夫斯基也有一首《沉思》,恐怕很少人知道。这首作品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在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写就的,那是他婚姻最不幸福的时候。这首作品原本是柴可夫斯基为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写的,但写的时候他发现越写越宏大,这部作品在架构上已经超出了协奏曲的范围,就把它单独挑出来写成了一部作品。

扫一扫二维码, 

聆听柴可夫斯基《沉思》

我最近在研究柴可夫斯基的所有小提琴作品,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柴可夫斯基除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之外,还写了五首小提琴独奏曲,这六首作品,几乎是集中在四年内写完。这四年他经历了恋爱、结婚、离婚,还见到了他伟大的挚友梅克夫人,但这四年也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候。这给我一种感觉,柴可夫斯基只有在最痛苦的时候才想到小提琴,当他走出自己最焦虑的阶段,他居然不写小提琴了,抛弃我们了。

李佳明:这很有意思,反差很大。

陈曦:反差非常大。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首小提琴作品叫《忧郁小夜曲》,最后一首作品叫《旋律》,单从名字的变化,就会发现他到最后想开了,开心了。六首小提琴作品中的五首,包括《沉思》,都和三拍有关,不是 8/6 拍就是 4/3 拍,非常奇怪。

我又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段时间正好和他为芭蕾舞剧《天鹅湖》作曲及刚刚完成《天鹅湖》曲目的时间重合,所以我认为他的这些素材可能和芭蕾舞曲有关。那段时间他的脑子里,全是芭蕾舞曲的东西,《沉思》也像芭蕾的一支独舞一样,非常忧郁、孤独我推荐大家去听一听《沉思》,体会作曲家心中那个孤独的人,他在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也可能在保守自己的秘密

李佳明:音乐已经在帮我们拓宽整个思想和生活的空间了,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跨界,两位对于跨界有什么看法?

莫漠:我对“跨界”这个词有比较复杂的情感。我觉得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总要一直吸收新的元素。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音乐,其实也是当时的作曲家吸收不同元素的成果。但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一说到跨界作品,总有些四不像的感觉,也许它每一方面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对我来说,一个好的跨界作品,不会让人感觉它是跨界作品,而应该是一个没有痕迹的作品。比如我之前演奏了韩红老师的作品,韩红老师是我们非常喜爱也非常熟悉的歌唱家,她非常喜欢古典音乐,自己也创作一些古典乐作品。她创作了一首为钢琴和大提琴而作的曲子《咏生》。

我第一次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它是一部跨界作品,它就是韩红老师的思想表达。她不再以歌手常用到的形式表达,而是通过乐器来展现。她想表达的信息同样通过音乐传达出来了。韩红老师没有故意去找一个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形式去表达,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跨界作品不应该是为了在形式上标新立异,而是自然地把几种音乐的精髓结合起来,这是我心中一个好的跨界作品的衡量标准。

图片

李佳明:你们希望《咏生》能带给大家一种什么感觉?

莫漠:这个作品是韩老师在 2020 年创作的,“咏生”就是歌咏生命,包含纪念生命的心情。我觉得大提琴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坚韧力量的乐器。希望这部作品能让大家感受到“生命力”,这也是大提琴演奏家追求的一种宝贵元素。

李佳明:我有一种感觉,古典乐有点像一个黑洞,可以吸收很多东西。它是自然而然的、不露痕迹的,你的情感、故事、表达、思想,甚至你的痛苦、爱恨都可以融进去,然后又在古典乐中聚合成一种新的能量传播出来。

图片

陈曦:我有一个难忘的经历,我在 13 岁时跟随中央音乐学院赵薇教授学习她的作品《送春肥》,那是她在20 世纪60 年代写的一首中国作品。听这个名字就能知道,这部作品写的是在生产时期劳动者的状态,她结合河南豫剧的风格写就了这部小提琴作品。

当时我参加第六届全国小提琴比赛文华奖少年组的比赛,用这首作品拿到了第三名和中国作品演奏奖。练习这首作品的过程非常痛苦,那时候我不知道豫剧是什么,赵薇老师也很难跟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解释豫剧。她就让我去听豫剧,我买了常香玉老师唱的豫剧《花木兰》的碟片。我和豫剧离得太远了,只能不断地听、不断地练作品。突然有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感觉对了。

这就好像口音和语言,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北京待的时间长了,可能哪一天就有了一点北京腔。听豫剧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自己演奏的音乐也有了这种感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我特别推荐这首作品,时代之感、爱国之情,再加上师生之情,都是我推荐它的理由。

李佳明:您的这段经历就是我们中国人对文化理解的最好诠释。文化就是“人文化成”——重点在一个“化”字上,这是一个过程你在 13 岁时,作为一个东北人,听豫剧来体味那种腔调,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时间,就是那个“化”。

陈曦:对,所以我后来拉西方音乐的时候也是这样,比如拉《卡门》,我就一定要先去听歌剧,不断地听。不是说要一下子听懂,不需要懂,听多了,自己都不用想怎么去做,其中的文化语境自然而然就来了。

很多朋友也会说:“我觉得我听不懂。”但什么是“懂”?这也很难定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听,让音乐带着你走进那个世界。“听懂”也取决于你当时的心情、演奏者的状态或你处于什么样的音乐厅中,这些都会带给你完全不同的感受。观众只需要放开心态,让想象力带着前行。这样,或许就能从音乐中获得很宝贵的东西,它可以带着你体验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复杂心情。音乐中的“懂”可能是以一种很复杂的方式呈现的。

李佳明:关于聆听,您说的最多的是心情,为什么?

陈曦: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心态就是随时在变化。作为演奏者,我们经常会演奏同样的作品,从小演奏到现在,但它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很多人也会问: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演奏有什么区别?我为什么要听不同的版本?因为每一遍都是不一样的,我自己的演奏,今天和明天也可能完全不同,这取决于心态和环境为你带来的灵感。这也是我心中经典作品的可贵之处,它包含很多可能性,可以为我们提供机会,从很多不同的方向去诠释它

李佳明:去听就好,不要给自己那么多压力。莫漠和您都提到演奏中的感受和心情,都是慢慢熟悉以获得那种感觉和腔调。

陈曦: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态度。我五岁的时候听到一段音乐,只觉得特别好听,到了十几岁,才知道那是德彪西的《第九交响曲》,知道是《自新大陆》。欣赏音乐也不用一开始就知道它的知识,需要的只是当时的感觉——哪个好听就听哪个,每个年龄段听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听音乐也是在寻找一种细腻的感觉

就好像小时候背古诗,“锄禾日当午”就像顺口溜,小学生可能体会不到其中的感觉。体会需要一个过程,当它在你的身心沉淀发酵,或许到了四五十岁,这首诗就突然和生活有了共鸣,那时才是古典艺术、古典文学魅力爆发的时候,那时就会感觉到它的美好。

欣赏音乐不是来学习,是来和我们演奏者一起分享音乐观众也是来享受的,我们与你们共同享受。

图片
图片

摄:焦石

编辑:文姗

美编:张琳琳

整理/排版:马飞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