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

 杏坛归客 2023-05-24 发布于山东

虚实相间是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即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触摸到的部分,比如景物描写。而所谓的“虚”,则是指诗词中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比如情感。

具体来说,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写景为实,抒情为虚。

二、物象为实,想像为虚

三、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四、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五、当前为实,过去为虚

六、现时为实,将来为虚

七、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八、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下面,我来与大家做详细的说明。

一、写景为实,抒情为虚。

我们通常说: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理。其实,这就是虚实结合的形式,这里的情、志、理,就是虚,而情、志、理所依托的景物,就是实。

我们首先看一首李白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和我在黄鹤楼分别,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乘船东去扬州远游。孤船和帆影渐渐地远去,渐渐的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遥远的天际奔流而去。

诗里的黄鹤楼,就在今天湖北省武昌市内,只不过原楼已经毁坏了,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新修葺的。诗里的孟浩然也是盛唐时期时期著名的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

诗里的“之”,意思是往、到达的意思。“广陵”即是现在的江苏扬州。“故人”,就是老朋友的意思,这里指孟浩然。因为孟浩然的年龄比李白大,而且当时在诗坛上享有盛名,而李白对他很是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诗中的“辞”,是辞别的意思。而“烟花”也不是指天上放的烟花,而是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而“下”的意思则是指顺流而下。诗里的“碧空尽”,意思是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是指尽头,消失了。“唯见”的意思是只看见。而“天际流”则是指流向天边,这里的天际,意思是天边,天边的尽头。

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的解析一下这首诗。

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而且极有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地。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乘鹤飞去的地方,这里李白把孟浩然此次去扬州暗比作仙人乘鹤飞去,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非常浓郁。这里的烟花表面上是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但实际上寓意却极为丰富。

大家想一想,三月是春光大好之时,而开元盛世时期的扬州,又正是著名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从而把李白对于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羡慕之情呢,完美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最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老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了,而他依然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由此可见李白的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眼前的一江春水,正浩浩荡荡地流向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

这两句看是写景,但又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体现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向往,也都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目驰神往之中。

在这里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就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类似的例子很多,各位可以自行搜索,并细细品味,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物象为实,想像为虚。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家通过画面上的物象启示观众,充分调动观众的想像,从而展现艺术的美好境界。

比如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齐白石画一对的鲜活的虾,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荡漾。

他们运用的就是留白的手法,使画面显得空灵而有韵味。同样,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们通过想像补充画面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翻译:在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通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而诗人们往往以此来抒发自己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和志向。

诗的第一句“松下问童子”,从表面上看是作者没有见到隐者,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而深层次上则渲染出隐者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致。

而诗的后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而意思却是层层递进,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看童子的第一次回答:言师采药去。

在我国的古代,都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比如秦皇汉武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皇帝想长生不老,所以导致了江湖术士盛行,欺诈成风。但与秦皇汉武不同的是,隐居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

在隐者的生活中,悟道、养生与采药是构成隐者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对隐者说来,采药又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采药需要攀山越岭,是一项极好的体育锻炼。

所以,道行高深的隐者往往都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所以“言师采药去”这一句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展示出来。同时,又包含了诗人访隐者而不遇的惆怅心情。

我们再来看童子的第二答:只在此山中。

答案很明确,师父就在这山里。很显然作者在这里已经看到了希望,毕竟就在这山里,想必相距不远。

但是作者高兴的似乎太早了一些,童子紧接着给出了第三个回答:云深不知处。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作者的希望算是彻底断绝了:因为这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隐者,这一次我算是见不着了。

围绕着童子的这三个答案,实际上有两条暗线在交织。

第一条暗线,是隐者的行为。他不在此地而在此山,但云深不知处,真宛如天外游龙,充分体现了隐者的风骨。

第二条暗线,是诗人自己的情绪。它由惆怅再到看到希望,再由希望到最后的无望,可谓起起落落,五味杂陈。

年轻时的贾岛是个和尚,后来还了俗踏上了仕途,但仕途却始终不得意,因此非常向往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所以诗的最后两句 “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单单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同时反映了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人生境界。

这一首诗,作者重点写了童子的回答。而诗人“问”的具体内容却省去了。同时,隐者究竟是什么样子,作者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像得出隐者的神采: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歇脚于山涧小溪之旁,闲云野鹤,自在逍遥。

在这一首诗里,诗歌里出现的物象为实,在物象的启示下所产生的想像则为虚。

这种诗歌中的空白艺术,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一般而言,诗人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只需要正面描绘景物的特征就可以了,但如果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者诗人想刻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从而达到表现景物的目的。这种侧面描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贺知章的《咏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里的碧玉,本是代表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的意思是装饰、打扮。而一树是指满树,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而“绦”则是指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下面我来把这首诗详细的解析一下:

诗的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整体。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诗人在这里用碧玉来比喻柳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碧玉的颜色和柳的颜色有关,这个“碧”字和下句的“绿”字是相互映照、相互补充的。

第二层意思,则是“碧玉”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往往多代表年轻、美丽的的少女。可以说,在这里“碧玉”二字,用了典故却不露痕迹。

在南朝的乐府诗里,有一首《碧玉歌》,其中的“碧玉破瓜时”一句,已成了千古名句。另外,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里,有一句“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就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所以,这“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就自然而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少女联系了起来。同时,还会让人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的衣裙,楚楚动人,而又充满青春活力。

所以诗的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就由此联想到眼前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那个美丽的女孩子身上飘动的绿色裙带,大家可以闭上眼睛细想一下,那衣袂飘飘的样子,该是多么的美。而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向来以端庄、华贵、飘逸着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再看诗的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就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以及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这里作者先用一个问句,来赞美柳叶巧夺天工。然后作者自己给出了答案:

二月春风似剪刀。

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姑娘,是她用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来的,在这里,作者可以说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最后两句,一问一答,同时运用了比喻、设问、以及拟人的手法,生动的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说写的是非常的新颖别致。同时又带给人不尽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次序分明。而在语言的运用上既通畅,又华美。

这首诗的前两句,正面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和柳条,是实写。而诗的后两句,并没有直接写柳叶的形态如何如何,而是通过了对春风姑娘、巧手裁剪的想象,侧面的描写了柳叶的纤细和柔美,是虚写。

这就是“正面为实 侧面为虚”

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人的情感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而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某一件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感情。这是虚实结合的又一种形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宋词:。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翻译: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词里的“尘香”,意思是花落在了地上,从而尘土也沾染上花的香气。词里的“双溪”是水名,在现在的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游览胜地。而“舴艋舟”是指两头尖如蚱蜢的小船,这里代指小舟。

这首词是南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公元1135年,李清照在浙江金华避难时所写的作品。

当时的李清照已经五十三岁了,正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了,所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流失了。同时,自己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整首词的情调极其悲苦,这绝不是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的。

现在,我就来详细的为大家解析一下这首词。

词的第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从字面上看,不过是风吹花落而已,但你再仔细推敲,会发现绝非如此简单。

既然是风住,那么在此之前,应当是风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作者也定是被这风雨长时间的困在了室内,那么她的愁苦之情我们已经隐约可以想象的到。而“尘香”一词,则表示风停雨住。

眼前的落花,片片的掉落在泥土中,从而透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而“花已尽”呢,既说明了尘香的原因,同时又将愁意推向了更深的层面,可以说是一句三折,错落有致。

我们再来看词的第二句:“日晚倦梳头”

醒的时候呢,已经日上三竿,但作者却没有心情梳理头发。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却恰好的反应了作者在那种国破家亡的情况下,那种难以抑制的悲伤心情。

所以,词的第三句“物是人非事事休”。作者环顾四周,只见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作者便不由自己的想到了自己北方的故乡,但终于是“物是人非”。所以作者不由得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万念俱灰。透过了这“事事休”三个字,我们已经深深感觉到了作者的那种刻骨之痛。

但是,这一切真的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而当作者正想要说时候,却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所以作者写了第四句:“欲语泪先流”

至此时,作者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只能任由泪水无声的留下,这种悲痛已经无法用语言再能形容。

然后,便是到了过片:“闻说双溪春尚好”

作者的语气陡然一转,可以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刚刚还在伤心流泪,但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这似乎是很不符合常理。可是大家显然是忽略了两个字, 那就是“闻说”

——也就是说,“双溪春尚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由此可见作者整日独处,无以为欢的孤独和寂寞,同时,又照应了上片“风住”“日晚”那两句。

这里的“尚”“也拟”呢,说明了词人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想游春解愁,但终于是没去。没去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担心双溪舟太小,载不动自己那么多愁苦。如此看来,也只有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一个人承受这无边的愁苦了。

上片的“未语泪先流”,已经是悲伤难耐,可是又不能外出游春解愁,那么作者的心情显然已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悲伤了,这悲伤之外又多了一些无奈和无助。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语言的功力。

作者不愧为千古第一才女,她通过“闻说”“也拟”“只恐”这三组虚词的运用,把自己在特殊环境下,以及顷刻间、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婉转,却又荡气回肠。

我们尤其需要注意词的最后两句,这最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它是一种抽象的物体,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是作者却别出心裁的要把它装上小船,从而变成了一种有形状、有重量的具体物体,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柳,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些词里,愁都变成了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体。

通过对某一件具体的事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

这里就不为大家详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自行查找,从而举一反三。

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

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方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翻译: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诗里的“勾践破吴”,是指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把吴国灭国。

诗里的“锦衣”,是指华丽的衣服。这个词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发达之后如果不返回故乡,正如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谁会知道呢?

古人一般会在自己发达之后便会返回故乡,好让家乡父老知道自己的成就,后来便演化成“衣锦还乡”这一成语。

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的解析一下这首诗。

诗歌毕竟不是历史小说,而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怀古,通常只选取在某一历史事件中自己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李白的这首诗也不例外。

在这首诗里,李白选取的不是吴越争霸那漫长的战争过程,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

诗的第一句:越王勾践破吴归。首句便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而二、三两句“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则是分别描写了战士还家、勾践回宫的景况。

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

在这里作者用了“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那种神情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而越王回国以后,不由自主的就踌躇满志,他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奢侈了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真可谓是志得意满,便不由自主就把当初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

都城中到处是衣锦还乡的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的美女,可谓是盛况空前。然而,作者却突然把笔锋一转,写出了最后一句:只今惟有鹧鸪飞。

那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到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仅此一句,便写尽了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前期励精图治,后期荒淫奢侈的皇帝,因为他们后期的荒淫奢侈,从而导致了国力衰退甚至是亡国灭种。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北齐文宣帝高洋,南梁武帝萧衍等,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李白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这首诗的前三句,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破吴,凯旋而归的往事,这是写过去,属于虚写。最后一句是写今日的王城故址上,鹧鸪乱飞的情景,是写当前,属于实写。

这就是“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

现时为实,将来为虚

在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用它来对比当前之景,或者当前之情,从而更有力的抒发心中的情怀,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苏轼的阳关曲: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翻译:暮云收尽,天地充满清冷的寒气,银河流泻无声,明月转到天空,如白玉盘一般洁白晶莹。想我此生经历了许多次中秋之夜,却极少有今天这般美景!可明年的中秋赏月,我又在何方?

词里的“溢”,是“溢出”的意思。而“溢出”这个词,通常是指水,比如水满则溢。这里作者用这个“溢”,有月色如水之意。“银汉”是指天上的银河。而“玉盘”则是指天上的一轮圆月。

下面呢,我来为大家详细的解析一下这首词。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团圆的喜悦,记述的是作者与其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明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伤与感慨。

暮云收尽溢清寒。词的第一句作者并没有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但是“溢”字,以及“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给人一种积水空明的感觉,可以说是写的非常的含蓄。

我们再来看词的第二句: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时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这“无声”二字,更加突出了天宇的空旷和夜晚的寂静。而“转玉盘”三字,可谓更加的精妙,因为任何形状的物体,只要快速的转动,它必然都是圆形的,这里是突出月亮的圆,但同时又赋予了月亮动感。细细品味,可谓精妙绝伦。

月色如此美好,所以,前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赏月的人,但却让我们感觉到了月下之人必定已是久久的沉醉。

如此夜晚,更兼兄弟久别重聚,必当尽情游乐,方能能不负这美好的时光。不过,所谓月满则亏,相聚也总是伴着分离的。兄弟分离在即,所以词人话锋一转,写出了第三局:此生此夜不长好。

人这一生,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所以纵然是如眼前这般良宵美景,也终究难以长留。行笔到此,一种淡淡的伤感已是跃然纸上。

正因如此,词人自然而然写出了第四句:明月明年何处看?

兄弟分别在即,那么明年的今天,你我又身在何处?是否还会有如此美好的月光,是否还能相聚在一起观赏这中秋之月么?作者一念至此,已是黯然神伤。

这最后两句,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对仗却浑然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对仗巧妙,而“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虽意思不同,但这两个明字,来对应前一句两个“此”字,可以说是丝丝入扣,独具匠心。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再到兄弟相聚的愉悦,再到好景不长的感叹,再到依依不舍的别情,可以说层层递进,但绝不拖沓,整一首词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而又意味深长。

这首词的前三句,都是落笔于现实,是实写;最后一句则落笔于未来,是虚写,这就是所谓的“现时为实,将来为虚”。

类似的例子甚多,便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自行查找,加以体会。



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在某些情况下,诗人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在通过一定的正面描写之后,再站在对方的角度落笔描写,这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方式。


下面举例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一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一个人独自漂流在他乡作异乡之客,每逢节日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故乡的兄弟们今日佩戴茱萸登高望远,想必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感到遗憾吧。


重阳登高,是一种传统习俗。诗里的“茱萸”,是一种香草,俗称“草决明”。古时的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王维家居蒲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因为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目叫做“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候,王维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虽然说对热衷仕途的年轻士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异乡的游子却越感到孤单,这一点是人之常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的前两句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它运用的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不经任何迂回而直入人心,从而迅速的让情感抵达顶峰。


但这种写法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当作品中的情感迅速抵达顶峰之后,往往会造成后劲不足,后面的诗句就难以为继了,所以一般人的人是难以驾驭这种写法的。


但王维可不是一般的人,否则他就不是“诗佛”了。所以他另出机杼,话锋一转,却从反面写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突然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这位兄弟不是别人,正是王维自己。


这么一来,我们好像突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并不是诗人自己遗憾不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故乡兄弟们在佳节团聚时发现自己而更加遗憾。关于这一点,想必有的朋友体会的很深,逢年过节时如果家里的某位亲人出门在外,未能及时赶回团聚,家人的心情恐怕比出门在外的游子的心情更加难受。


这一首诗,简单如话,语言通俗易懂,但直入人心。作者在前两句达到情感的顶峰之后,却突然话锋一转,从对方的角度写来,可以说是峰回路转,却又合情合理,浑然天成而毫无破绽。千古名篇,名不虚传。


诗的前两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写,是实写,诗的后两句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而写,是虚写。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杜甫的《月夜》。今不再多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