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贵州|贵州历史文化名人:郑珍(下集)

 沧海一粟1951 2023-05-25 发布于江苏

动静原创 唐亚平工作室

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集系列电视纪录片《贵州历史文化名人》将于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纪录片分别围绕着五位明清时期贵州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丁宝桢、李端棻、杨文骢、郑珍和周渔璜进行讲述,每位人物有纪录片上下两集,每集约30分钟,共十集。自3月1日起,每周二晚播出一集。纪录片从文献诗文、学者访谈、历史推演等多个角度,呈现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五位贵州传奇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4月19日周二20点10分,《贵州历史文化名人》第八集《郑珍》下集,将在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贵州历史文化名人》
第八集 郑珍 下集

这天上午,戴明贤先生读着郑珍的诗:《步出东林》,一时兴起,便拿起笔书写起来,一个书法家以书写的方式表达对郑珍这位乡村先贤的心仪和敬慕。一个作家对家乡热土的感情,与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的熟悉是分不开的,戴明贤先生如此,一百多年前的郑子尹也是如此。

读了戴明贤《子午山孩》这部写郑珍的“诗传”,贵州这片曾经多灾多难、边鄙贫瘠的土地,变得亲切起来,诗人郑子尹的身影,也在他的亲人、乡邻、挚友和学生之间,像浮雕一样突现出来。

摵摵树声响,满山黄叶飞。一双白蝴蝶,随我下翠微。(郑珍诗《步出东林》)

抗战时期,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湄潭。1941年3月3日,禹门乡绅胡忠相和遵义名士赵乃康邀请浙大教师丰子恺、李瑜、罗展、冯励青前往沙滩雅集,丰子恺一行在5天中游历了禹门寺、节孝祠等名胜,拜谒了郑、莫、黎三贤墓,众人既被沙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所倾倒,纷纷吟咏、挥毫,抒发心中所思所感。

返回遵义后赵乃康、丰子恺、李瑜将此行催生的诗文、绘画编辑成册,交遵义孤儿院印刷发行。由于郑珍是沙滩文化名人之首,其旧居和墓地均在子午山,故诗画集定名为 《子午山纪游册》。《子午山纪游册》是丰子恺一行文人对沙滩文化的礼赞和致敬。

命运注定了郑珍人生路途的艰难,他将如何荣耀生命的光华。从1835年到1860年这二十五年间,郑珍三次进京会考,均榜上无名,四次参加省内乡试,只有一次考中举人。科场失意加大了他对仕途的距离感,从而激发了他研治经术的雄心,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道了学术研究里。

郑珍求官不成决心教书,有诗句“劳劳百年中,会有贵生处。未敢望前贤,终期启童孺。”道光二十四年(1844),郑珍接受教职到榕江教书。这里交通闭塞,是苗、汉杂居区,文教落后。榕城书院学舍简陋,图书极少,学生苗汉参半。郑珍针对学生的程度,首先授以词赋,扩大学生眼界,继而讲授儒家性理之学,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其才识与道德得到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同,“广文郑老”之名不胫而走,致使周边的学子赶来就读。黎平学子胡子新,久慕郑珍大名,远来求教。郑珍见其朴实恭谨,旧学根底深厚,欣然纳为弟子。郑珍在此任教十个月,对胡长新教导有加,倾注心力,回乡特写下《别子何》一诗,表示回乡后“耕稼倘足恃,时还读我书”,期盼长新将来能去子午山,其中“会合异时有,男儿史业长”,以表期许之意。郑珍离开古州返遵义,临行,学生们洒泪相送。

郑珍回到子午山,决定扩建望山堂,父亲很高兴,郑珍一到家父亲便开始张罗破土动工,次年木架落成之时为应酬亲友,郑珍父亲请酒后患隔噎症,不久就去世了,葬于郑母黎孺人墓右侧,这年夏天,房屋初步装修完成,郑珍全家搬入新修的望山堂。

黄万机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从古州回来得了一笔可观的贽金,这个贽金就是考取秀才的家庭给老师的报酬,这笔贽金还不菲。他得了这笔钱回来过后就再起这个望山堂,新起的望山堂一共有五列房子,还加两个厢房。

其后郑珍时而在镇远担任教职,时而家居潜述。在其后的七年间(1846年—1853年),是其诗文创作的高峰。1852年,郑珍刻成《巢经巢诗抄》九卷,次年1853年编著《播雅》二十四卷。《巢经巢诗抄》成就极高,被“同光体”诗派奉为宗主。清代四川著名诗人赵熙在《南望》诗中这么写道:“绝代经巢第一流,乡人往往讳蛮陬。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为响应太平天国的反清斗争,贵州各族民众掀起了大起义战火随之蔓延到各府州县。在其后的十年间,为躲避战乱,郑珍举家颠沛流离,苦苦挣扎,遭受全所未有的苦难。然而郑珍心存憧憬,寄望未来。其诗“何方为乐郊?未饮心已醉”,可说是其心灵写照。

为避战乱,郑珍举家告别子午山家宅,远赴黔东南荔波县担任教职。然而行途艰险,险象丛生。一路上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最终到达荔波。更令他伤心的是,逃难期间,两个孙子相继去世!

戴明贤 作家、书法家:过去就是我们小时候啊,娃娃的存活率都是相当低的。一个是各种病痛多条件不好,第二个就是医疗条件很差。他说“木皮五片付山根”,用五块薄板,很薄的那种木皮板,就把他送到山底下去;“左袒三号怆暮云”,我只有对着天哭几声:“昨朝此刻怀中物”,昨天这个时候还是抱着的怀边捂着;“回首黄泥斗大坟”,昨天还抱着的娃娃,今天就只看见黄泥巴的小坟。

李连昌先生是我省知名的文史学者,对沙滩文化情有所钟。为弘扬黔北文化,缅怀沙滩先贤,他撰写出版了不少通俗易懂的文史著作。为保护沙滩文化,他收藏了很多有关郑珍及黎氏、莫氏的书籍和物件,其中有郑珍的著作、书法及他为母亲墓园烧制的墓砖。令人钦仰的是,连昌先生将其收藏的很多珍本、善本捐给图书馆、博物馆等。

在如今的遵义市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郑珍生前的字画手稿与著作,其中就有郑珍在经学的著作《礼仪私笺》《轮舆私笺》《巢经巢经说》。

黄万机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在清代的时候汉学就是以许慎和郑玄,经学和文字学为代表的叫汉学,宋学就是以程、朱为代表的学问也叫宋明理学,这两个在清代前期是互为水火相互之间攻击,到郑珍们这个一代觉得攻击不对各取所长,所以郑珍他们来主张就是把汉宋捆在一起,汇汉宋为一薮读经用汉学方法来读经,习理非行即理要宗宋宗程朱的宋代理学,所以就把两家学问汇在一起就是郑珍治学的宗旨。

1859年-1862年,遵义局势动荡,郑珍曾避战乱到过桐梓和绥阳,后居启秀书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膝下唯一的孙子玉树也因病夭折,使他痛彻心扉。在此期间。郑珍闻望山堂被号军焚毁,一向爱书如命的他还不忘回家看望被烧毁的望山堂,其《埋书》一诗,便是他的伤心之作。

世事的艰难与饱含困苦的个人命运,就这样交织,郑珍经历着苦难,关注着苦难。由于目睹官吏、团练的罪恶行径,有感于黎民百姓遭受的杀戮与苦难,他挣扎着,用尽最后的生命之光,写出一系列以“哀”为题的诗作:《抽厘哀》、《南乡哀》、《僧尼哀》、《经死哀》、《绅刑哀》、《禹门哀》、《移民哀》、《哀陴》、《哀里》。

郑珍的《九哀歌》是发自心底的痛切和呐喊,是源自灵魂深处博大的爱。同时也是郑珍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与杜甫的《三吏三别》有异曲同功之妙,被人誉为“诗史”。

1863年三月初,郑珍携家再次返回乐安里。由于子午山上的望山堂已被烧毁,只得移居禹门山寨,搭起简易的窝棚居住。十一月下旬,清廷颁布“上谕”:郑珍,莫友芝等十四人被征为知县,分发江苏任用。而此时的郑珍已是“骨立如柴”。这年冬天,他口腔开始溃烂,渐次延及牙龈,危及喉部,因此对“隆恩盛典”无多大兴趣。尽管如此,他仍未一刻释卷和辍笔。临终前三个月,还写成了《亲属记》。

同治三年,即1864年九月十七日夜,一代文坛巨擘郑珍病逝于禹门山寨,享年五十九岁。郑珍死后葬于子午山郑母墓后侧,距郑母墓两三丈。

郑珍生性淡泊,人生愿景是乡居奉母、读书著述却被贫穷逼着一再跨进八股考场;他与世无争连年战乱却使得他家破人亡,田园、母亲、读书和友情,苦旅、游观、民瘼和战乱在他的诗中交织,他的诗犹如日记,是他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的实录,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一部极其生动的诗史。

郑珍一生著述宏富,计有三十余种。已刻专著共计19种,137卷,书稿成未刻而散件的有18种。另十几种已成书稿和未定书稿均已散失。早在十六岁,郑珍就潜心研究文字学和经学,搜集古籍、字画和金石文物。他笺释《仪礼》,研究《周礼》,写成《轮舆私笺》、《仪礼私笺》。他用了近三十年时间写成《说文逸字》 。1833年的初稿《说文新附考》,到1859年才定稿,近三十年之功方成。他曾计划六十岁前撰写一部汉学专著,六十岁后写一部宋学专著,可惜未能如愿。

《清史稿·儒林传》评论郑珍:“珍初受知于歙县程侍郎恩泽,乃益进求诸声音、文字之原,与古宫室冠服之制。方是时,海内之士,崇尚考据,珍师承其说,实事求是,不立异,不苟同。复从莫与俦游,益得与闻国朝六七巨儒宗旨。”

庞思纯 贵州省文史馆馆员:郑珍一生历经坎坷,经历战乱然而贫不坠志、穷且益坚他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投入到文学和汉学的领域中最终成为一代大家,通过郑珍的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郑珍的身上体现出我们贵州人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山石精神。

“山水清绝之地,必出才华卓异之人”,银光闪烁的乐安江,低吟着对大地的眷恋;如今的沙滩,郑氏、黎氏族人还生活在这里,孕育沙滩文化的锄经堂里还有香火缭绕。

每年清明节,郑珍的后人都要回到子午山祭扫祖墓,洒扫墓地,摆上祭品,插上坟标,以示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与此同时,那些敬仰郑珍的读书人,邀朋唤友到墓地瞻仰,以表对“西南巨儒”郑珍的景仰之情。

自清乾隆至民国的一百年间,遵义东乡的沙滩人才辈出,世代不衰,涌现出一批诗人、散文家和汉学家,创造了名闻遐迩的“沙滩文化”。其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在近代文学史和学术史上均有相当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给海内外学界以深刻印象。“沙滩文化”的出现,是贵州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