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周刊 | 双阶屈服型阻尼器参数怎么调?

 nplaiyanfang 2023-05-25 发布于福建
01
前言

在往期文章“不同类型双阶屈服减震装置模拟介绍”和“双阶屈服型防屈曲支撑及在SAUSG软件中模拟方法”中,介绍了多种双阶屈服减震装置的模拟方法以及减震效果。我们看到在SAUSG中使用两个位移型阻尼器、钩、间隙通过减震组即可轻松实现双阶屈服型阻尼器的模拟,其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各参数对双阶屈服型阻尼器模拟效果的影响。

图片 

图1 双阶屈服型防屈曲支撑示意图

02
模型基本信息

所用基准模型如图2所示,结构为4层,高度为12米。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类。模型共设4组双阶屈服型阻尼器,主要参数设置如图3所示。在模拟时所需要设置的主要参数为阻尼器的刚度、屈服力、钩和间隙的初始间隙和弹性刚度。本文将对这几个主要参数进行分析。

图片 

图2 基准模型

图片

  图3 减隔震装置参数

03
双阶屈服型阻尼器参数研究

3.1  钩&间隙的初始间隙

钩和间隙的初始间隙值为Damper1的变形限制值,使Damper1仅能在该间隙值间滞回耗能。分别设置间隙值为0.001m、0.002m、0.004m和0.005m,结果如图4所示。可见,当间隙值较大未能限制Damper1变形时,钩和间隙的刚度为0,承载力由Damper1控制,无法形成屈服台阶。

图片
图4 初始间隙对阻尼器滞回曲线的影响

3.2 钩&间隙的弹性刚度

钩和间隙的弹性刚度是指当位移超过间隙值后钩/间隙能够提供的刚度。为使超过限制位移值时,锁死Damper1的变形,此刚度往往设成大值。将钩和间隙的弹性刚度分别设为104kN/m、105kN/m、106kN/m、107kN/m,结果如图5所示。可见,当钩和间隙的弹性刚度为104kN/m时,已无法形成明显的屈服台阶。提取该模型下钩和间隙的滞回曲线,如图6所示,钩和间隙在设置的初始间隙外,仍能发生较大变形无法很好地限制Damper1的位移,故设置钩和间隙的弹性刚度时,建议其值设为大于阻尼器初始刚度1~2个数量级的值(不宜超过107kN/m,否则可能增加计算时间)。

图片

图5 钩&间隙的弹性刚度对阻尼器滞回曲线的影响

图片

图6 钩&间隙的滞回曲线(弹性刚度104kN/m)

3.3 DAMPER2的屈服力

双阶屈服阻尼器中,为使高阶阻尼器能够在小震、中震下不屈服,大震下才屈服,需要将Damper2的屈服力设为一个比Damper1屈服力大的值。分别设置Damper2的屈服力设置为100k(同Damper1屈服力)、130kN、160kN、300kN,结果如图7所示。可见,Damper2的屈服力越大于Damper1屈服力,屈服台阶越明显。当Damper2的屈服力等于Damper1时,无法形成屈服台阶;当Damper2的屈服力过大时,Damper2无法屈服形成滞回环。

图片

图7 屈服力对阻尼器滞回曲线的影响

3.4 DAMPER2的初始刚度

Damper2的初始刚度不宜过小。分别设置Damper2的初始刚度为30000kN/m、50000kN/m、100000kN/m、500000kN/m,结果如图8所示。当Damper2的初始刚度过小时,达到屈服力需要更大的变形,使其无法屈服,进而影响了屈服台阶的形成。

图片

图8 初始刚度对阻尼器滞回曲线的影响

3.5 双阶屈服型阻尼器滞回曲线参数推导

由双阶屈服型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可知,双阶屈服型阻尼器的第一个屈服点由Damper1的屈服力F1y控制,此时双阶屈服对应的变形量为Damper1的变形量Δ1y加上该力作用下Damper2的变形量Δ20。即,

图片 

第一个屈服点对应的变形为

图片 

当Damper1的变形值达到间隙值时,Damper1的承载力不再增加,若双阶屈服型阻尼器的变形增大,滞回曲线会出现屈服台阶。此时,恢复力和Damper2的变形量Δ21如下式,其中η为屈服后刚度比

图片

图片 

此时对应的总变形为

图片

当Damper1的变形值超过间隙值时,承载力由Damper2决定,当Damper2也屈服时,滞回曲线出现第二个屈服点,此时对应的变形量为间隙值Δgap与Damper2屈服时的变形Δ2y之和,即

图片 

由以上和下图可知,若双阶屈服滞回曲线出现明显的滞回台阶,需要有明显的平台段变形和台阶高度。即平台段变形量S和台阶高度H不能太小,用户在调试参数时,可以先带入参数计算下,初步判定所设参数是否合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9 双阶屈服型滞回曲线 

04
结语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要实现双阶屈服型阻尼器在大震下能够出现明显的屈服台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钩和间隙(限位装置)的初始间隙不宜过大;

(2) 钩和间隙(限位装置)的弹性刚度需设为大值,比阻尼器初始刚度大1~2个数量级为宜;

(3) Damper2(高阶阻尼器)的屈服力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于Damper1的屈服力同时又能屈服形成滞回环;

(4) Damper2(高阶阻尼器)的初始刚度不宜过小,过小的初始刚度可能使Damper2难以产生滞回环;

(5) 用户可根据平台段变形量S和台阶高度H计算公式,初步判断双阶屈服型阻尼器参数值是否合理。


END
BREAK AWA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