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这是张寸功的第 7 期分享 《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之前读这些总觉得很迂腐,整天讲什么孝啊悌的,道啊本的,感觉神神叨叨,当然也被人说过,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才终于知道为什么圣贤被称为圣贤。 何为孝悌 古人讲孝,是善事父母,他不是说仅仅你心里边惦记着父母就算是孝了,这个“事”是侍奉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从行动上对父母孝敬、孝顺。 “悌”呢,是善兄弟也,就是从行为上对待自己的兄弟要友好,和睦相处,善待兄弟。 一个能够善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却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而不喜欢冒犯长辈却喜欢作乱的人,从来没有见到过。 也因此,一个人是否孝悌,也就奠定了这个人的人品基础。 所以我们讲,孝悌是为人之本,这里 有子 的原话是“为'仁’之本”,那什么又是仁呢?这是孔子儒学思想的中心,我很难解释,简单说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亲爱,博爱。这种博爱呢,是来自对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那种关怀。 所谓孝悌是为仁的根本,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懂得了孝悌,那这个人就抓住了根本。 为何孝悌是为仁之本 那么,为什么说孝悌就是为人之本呢?记得好多年以前,学校教育就要求学生们学习《弟子规》,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其实就是要将我们文化里边的忠、孝、仁、义的风尚重新建立起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圣朝以孝治天下”,如果每个人都能深刻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么人就会变得更有爱心、更善良,社会也就会变得安宁和谐。 要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对上孝敬父母,中间友爱兄弟,对下爱护儿女,那么,他将无形当中成为身边人的表率,必将影响身边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这些典故,为何传颂至今?古人都是以礼相让的。你争我也争,你抢我比你抢更多,反正就是不能吃亏。但是你一让,对方马上就不好意思了,这个说你先你先,那个又让你先你先,这样就会和谐很多。 有句话我非常喜欢,叫做“找和平,别找公平”,你要想找公平,那对不起,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绝对公平,你俩打去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整个一个鸡飞狗跳,这就叫清官难断家务事!相反,要都会让呢?后边咱们会讲到,叫“礼之用,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啊朋友们!一个家庭的成员懂得了孝悌,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就慢慢可以稳定,家族稳定了社会就会稳定,这就叫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因此,一个人应该先从学着爱自己的家人开始,我们往往对自己家人是最不好的,因为最亲 。一旦一个人开始对自己家人能孝能悌,那他出门在外一定不会闯祸,因为他懂得爱啊~这样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和爱戴,做事情也会有人主动来帮忙。 在这里,孝悌,也要特别强调一下,重在行动,知行合一永远是治学的根本,各位,做人不是学来的,是做来的,你不做,你睁开眼睛看一看现在有多少人,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蝇营狗苟。努力做好孝悌,能够使家庭和睦,邻里尊亲,朋友敬重,因此 被称作 为人之本! 幸福在于务本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说一下什么叫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各位,什么叫“务”啊?务,就是专力从事,致力追求。 我们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件事务必完成,什么叫务必完成?就是必须完成的意思,务必的必已经有了必须完成的意思了,所以我们常说的这个务必的意思其实是——让你专力从事这件事,必须给我完成它的意思。 所以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真的处处有学问,那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叫本?是根本,根源,是主要的。什么叫道?是道路,途径,道理,道德。 这里又要用到生活知识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养过花,即使不太会养花的人也知道,如果我们浇水少了会怎样?花会蔫对吧!浇水多了呢?根会烂。少浇水或者多浇水对花来说都不好,是没有照顾好谁呀?没有照顾好花的根,那要是我们也不管浇水的多少,你天天就是知道修枝剪叶,我就喜欢花朵,我就爱花朵,你不管根,这花能活吗各位? 同样的道理,本就是这个根,道就是花朵,根好了花朵自然会开放,根烂了花自然会枯萎,本立自然道生,不立好做人的根本却一味的追求执着于名、利、权、情,你即使得到了也守不住,就像花儿开了再枯萎一样那么快!各位,镜花水月、竹篮打水,到底是一场空。 护好了根本,你还有机会再开花,根烂了,你连看见花的机会都不会再有。名声,权力,金钱,财富,以及这些所带来的不真挚的感情,这些不是我们最终要追求的,我们追求这些的最终目的无外乎是获得幸福与快乐,但是幸福不是身外之物,所以不要再本末倒置了,舍本逐末,追错了。 你问成功的人取得成功的方法是什么,别人用手指给你指了指月亮,你反而以为那手指就是成功的方法,于是沉溺其中整日追求,无法自拔。 这像极了追求名利财富那些虚幻不实的东西。但是今天的你也不用研究月亮,我只是想告诉你要学会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