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009-07-20 06:39:40)转载▼

 yiyidaodao 2013-07-10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四句话是孔子讲的。前两句是古时候的成语,孔子在跟弟子们说话的时候,就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两句成语引用出来。下面两句是孔子的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其”指的是孝悌,它是仁的根本。“与”通“欤”,表示语气不那么肯定地说出来。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按照《论语》编辑的次第来讲,也可以找到一些相连贯的意义。《学而》那一章,孔子教我们学的,全部内容来讲,有内学,有外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论文,曾子著作《大学》,开头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明明德”是内学,“亲民”是外学。“明德”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光明的德性,性就是子思作的《中庸》:“天命之谓性”,天性是天然而有的性,本有的性。明德,是每个人本有的德,是一片光明的。“明明德”就是发明我们自己本有的明德,叫内学。内学是要把我们内在本有的品德发明出来。外学,《大学》叫“亲民”,是到外面去替国家、替一些人办事情。在《大学》的八个条目中,内学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在《论语》第一章《学而》中,内学外学通通有。内学外学最重要的是“仁”字,“仁”的根本是孝悌。
了解了内学外学这两个体系之后,必须了解“仁”字。“仁”字,就内学来讲,必须讲“仁”,从外学讲,也必须用“仁”。内学的“仁”是从内在的“明德”发出来的,发出来之后,要用“仁”,在家庭里社会上待人接物就实行“仁”,以“仁”做出发点和根本。从外学来讲,“务”当事务来讲。各行各业都在做事情,“务本”是做任何事情,要先找到一个根本,做事情时全部的力量就用在这桩事情上。引申开来,君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一个根本,根本立得住了,然后道就生了,根本建立起来以后,道就能够发现出来。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务本,那个本在“仁”字。君子求学,必须要学“仁”。《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是有次序的。道是人人本有的本性,就是《中庸》讲的天性,天性要起作用,就要起现象,那就是明德,明德就发出光来,那就有现象了。这得学儒学到相当的程度了,“学而时习之”,去练习,然后才明了。开始学,学“仁”,仁就是从明德里面发生出来的,“仁”学好了,就知道了“德”,因为仁是从德中发生出来的。“德”知道了,就明白本性“道”,所以,本立而道生。
“仁”从哪儿学?孝悌,孝悌学好了,“仁”就学好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把握了这个根本去学仁,仁就能学得到。孝悌是修身,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到家里就很少犯上(修身、齐家);不好犯上,在外面就不会作乱的(治国);国治好了,天下人自自然然都来向你学习,归向于你,这就能做到世界和平(平天下)。
内学外学最重要的在仁,仁之根本在孝悌。“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传》,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我们做一个人最根本的要知恩报恩,知恩报恩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兄长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必须要尊敬。这是仁的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