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 孝悌人之本—— 君子务本与圣人处无为之事

 丑牛童 2010-09-01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译文】
有若说:“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而好触犯上司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好犯上而好造反作乱的人也是没有的。为政的君子务求打好道德修养的根基,根基打好了,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就有保证。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就是做人的本分啊!”

【注释】
(1).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 孝弟:弟,通悌。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悌。孝、悌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3). 犯上: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自古以来认为犯上作乱是最大的恶行。
(4). 鲜:音xia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 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方法,比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8). 为仁之本: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是做人的本分。

【牛童说《论语》】:

一、君子务本与圣人处无为之事

《论语》这一段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说,人要讲孝悌,讲孝悌的人一般不犯上作乱;二是讲为政的/或准备为政的君子要抓好根本;三是说,孝悌是做人本分。其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整个《论语》的核心,或者说是《论语》赖以建立的基本根据。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理解整个《论语》是有好处的。

君子务本,什么是君子之本?第一,我们知道,思想指导行动,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法。君子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是君子之本。所以君子务本,首先就是要务好道德修养——孔子称之为有学——这个根本。第二,君子是为官的/或者是准备为官的,官与民相对,民为本始。因此君子为官时,要把握好‘为民、爱民’这个本。第三,按伏羲之‘画’,任何事情都有本始。《老子·01章》说,‘无’——伏羲符号‘- -’的称谓——是天地之本始,‘有’——伏羲符号‘—’的称谓——是万物之殖母。因此君子务本就是要在做任何事情都要握本提要,不能本末倒置。比较《论语》的‘本’和《老子》的‘无’,就能看出,‘君子务本’是从‘圣人处无为之事’句导出来的。因为‘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是万物总称,始即本。故《论语》把‘圣人处无为之事’改写为‘君子务本’。

本立则道生,这里的道,不是指《老子》中的专有名字,而是指处事的方法。《黄帝四经·道法》说,“认识事物的方法,在于抽象出它所包含‘无’‘有’两个方面。只要抽象出事物所包含的‘有’‘无’两个方面,事物无论如何细小,都可认识它特有的形态和规律(名)。确定了事物的形态和规律,事物的是非曲直和处置的原则也就明确了。”这段话对‘本生而道立’作了恰当的注解。‘本生而道立’如果作为一条定理,它也可以从《老子·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这一定律推演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老子在立论的起点和基石是相同的,只是表述不同罢了。

君子务本之根本有上述三个方面,但本中之本在于‘立德’——《老子》称之为积德。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把得看得很重。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在进入私有社会后,原来的伏羲之大道行不通了,就指望德。《老子·19章》说:“弃智而行绝好之圣治,民利百倍;弃义而行绝好之仁治,民复孝慈;弃利而行绝好之巧治,盗贼无有。但是仅有圣、仁、巧这三者是不足的,故必须还要有道德修养来统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有具备绝好的道德修养(学)才会没有忧患。”这也说明老子对孔子之‘学’是肯定的。

至于德的内容在黄帝的年代就是‘精公无私’。到老子的年代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那么到了孔子那个变革的年代呢,孔子似乎比老子要现实些,他就把德的内容定在孝慈上。孔子说‘孝慈则忠’,有子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我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凡一个变革的时代,需要作两件事:一件事就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在春秋战国时代表现为‘礼崩了怀’,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为之惋惜,其实他是新时代的助产婆,有如当今改革开放之‘转变观念’。第二件事,就是把人们的欲望发挥到极致,欲望的力量可以冲垮一切羁绊,直到变革之完成。孔子清楚,在这种时候提什么无私,那是毫无用处的。但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决没有像现在一些人一样,拿香港“笑贫不笑娼”去歌颂那种泛滥的欲望,而是力图制定一种规范来约束这种欲望。我相信,欲望的烈马,终究会停下来,到那时也许是厌倦了,也许是良知发现,也许是物极必反,又会回到人类社会的常态。

有若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稳固统治者的宝座。使人从小养成对父兄的孝悌,而后发展为对统治者的忠心,这注定是达不到目的。据说姬昌是很孝敬父母的,但他的父亲被商朝杀了后,他一生都在为父报仇作准备,临终前完成灭商的准备,夺得商朝2/3的天下。孝悌成了他犯上的动力,这种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

二、历史地评价孝悌思想

孝悌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它有着很深的民族哲理。按照伏羲符号来看:首先,父是家族的本始,子是家族的殖母,孝就是守持家族之本。从情感上说,子女继承父母幸苦攒下的家业,当然要孝敬父母。第二,为什么弟弟要善待哥哥呢,特别是长子呢?要保持家族的发展,是集中家族财产有利还是分散有利?从伏羲哲理上说:“分散是本始,集中是殖母”或者说“分散之为用,集中之为利”。故家庭财产是集中比分散有利。交给谁来集中呢?一般来说交给长子来经营有利,因为他跟随父母时间长,对父母的经营之道理解和掌握深。所以直到解放前,我们国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众兄弟则少许财产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使这种思想得以贯彻,就要提倡悌。那时一个氏族就是一个小国家,所以孝悌就成了保证家族、乃至氏族发展的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实际处理上,又是灵活的。据说姬昌一生下来,就获得爷爷亶父的喜爱。他的两个伯父看在眼里,为不使父亲为难,商量后不辞而别,去到现今浙江一带去了,给姬昌的父亲季父让位,因而姬昌就顺利成章就接了位了。人们将此传为前周以孝悌治国的佳话。可见我们祖先提倡什么都深含着哲理,现今人们把这种思想当做“封建思想”全盘否认是对历史的否定。

周武王在灭商的时候,联合了西北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多个小国,与商纠会战于牧野。为什么能联合他们,难道真的是为了反对商纠的荒淫吗?我想至少不完全是。为使姬昌在‘复卦’订立的原则得以施现,联合一切反商纠的力量,姜子牙提出了‘许以国’的办法,他认为许以禄,人就会为你卖命,许以家,人就会为你保卫国家,如果许以国,他们就会为你打天下。所以他能联合众多小国,还使一些小国中立,把商纠彻底孤立起来。既然事前许了愿,事后就得兑现,这就是周实行分封制的由来,一下子分封了71个诸侯国,大部分是姬姓自家兄弟,也有异姓诸侯。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周公旦(他是姬昌的老三,他比老二得到姬昌更多的真传)把前周的宗法制度和商朝原有的分封制度的经验综合起来,形成了人称‘周礼’的新的法典,从此礼制扩展到天下。国从家来,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弄得当时的天下国不国、家不家的也在所难免。

国与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同出而异名”,国之以为利,家之以为用。家是人类的本始,展现人类社会的妙本,国展现人类的探求。它们是不可分离,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当国与家存在同一时,也许‘孝慈则忠’。西方一些发达,在这个同一性上就处理得较好。虽然不讲孝悌的,连工人运动都搞不起来,整个国家非常稳定。当国混同于家时,用治家的办法来治国,只能是越治越乱。在黄帝开始封姓时,姓争的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在汉朝,盛行“以孝治天下”,实际上是外戚专权的利器,朝乱的根源。当国与家的同一性不在时,你杀了他的爹娘、没收了他的家产,要他们忠于你确实很难,所以他们跑到适当的地方去嚷嚷。但必须适可而止,不管任何理由,不管是国内国外,勾结和出卖都不会得到国人的谅解,这为历史所证明了的。因为这与那些对贪官不满而杀戮幼儿没有两样,同样不齿于国人。

那么孝悌是否可以是仁之本呢?不是。《易经》‘同人’就说搞好家庭‘和同’是吉利的,但如果把‘和同’局限于宗族,那是一种贪婪的表现。《老子》认为,道生德,德生仁(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所以,仁德之本是道,而不是孝悌。

现在的社会已把国与家彻底分离开来了,是不是不要孝悌呢?不是,还应该提倡孝慈。没有孝慈,人类不可生存繁衍下来;六亲和顺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它具有生理、心理和伦理道德多方面的重要性;问题家庭成长的人,不但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而且容易患各种癌症,这一点正在为越来越多人们所承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所证实。《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孝慈对人类来说是须臾不能离开的。所以孝慈是做人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