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隐恶扬善

 槿心文集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这是张寸功的第 65 期分享

【弟子规评析21】——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隐恶扬善

原文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01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说别人的好,就是在做好事,别人知道你在背后夸他,就会更想努力。

我们在别人背后说别人的好话,确实是在做一件好事,善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

第一,别人听到后会认为你很欣赏他,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就会更有动力,不要小看你的鼓励,很有可能会成就一个人。同时,他也会反省,看自己是否达到了你说的标准,有的话那就会更有动力向前发展,没有的话也会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好让自己配得上你的评价。

以前有人跟我讲,我的一个朋友小周向他夸赞我,说我很有才华,讲国学讲的比较好,其实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清楚,但是别人认为我好的时候,首先我是开心,觉得自己受到了认可,其次我是觉得惭愧,认为我可能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优秀,人嘛,就怕名不副实,所以我就更加努力的学习,以要求自己能够达到别人对我的评价。

第二,可以协调我们身边朋友和家人的关系,所谓流言止于智者,人与人在一起工作生活难免会有纠纷矛盾,A给你讲B 怎么怎么不好,你如果转身告诉了B,那肯定会纠发矛盾,你的做法可以是让A的话止于你这里,也可以把抱怨诋毁的话从你这里变成称赞表扬的话传给B,这样就会无形中改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作为家里的男人,可以尝试这样去解决家庭中很难解决的婆媳矛盾。

分享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国君,叫做魏文侯。有一次,韩国向魏国借兵要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之国,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要攻打韩国,魏文侯说:“我和韩国是兄弟之国,不敢从命。”韩、赵两国的使臣都气冲冲地离开了。后来两国国家的君主指导了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来朝拜魏国,于是魏国就成了三晋之首,各个诸侯国都能和他争雄。

第三,会净化你的内心,提升你的个人修养,长此以往你会慢慢的发现身边人的更多优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是也没有完全没有优点的人,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战国时候,有个卫国人叫吴起,这个人曾经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为了当上将军把自己的妻子杀了,母亲去世了不去奔丧,为人又贪婪好色,被评价为残忍缺德的人,但是吴起投奔魏文侯的时候,魏文侯咨询李克的意见,认为他虽然德行缺失,但是用兵作战却非常厉害,仍旧收留并任命为大将军。后来任命吴起率军攻打秦国,攻占了秦国五座城池。

所以我们不论面对什么人,都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

故圣人长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在圣人的眼中,没有不好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优点。也善于发挥他们自身的特长,这里还是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们办公室老师之前请过一位中学老师做过培训,这位老师的经历很有意思,他到一个学校去工作,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校长在全校50个班里每个班抽调出来成绩倒数第一的学生组成了一个班给了这个老师,并跟他说这是全校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老师很开心,但是真的见到学生们之后才发现,这写学生抽烟、纹身、带刀等等各种现象,因此也知道了这个班的学生的情况,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些学生,而是跟学生们说,你们很优秀,你们成绩都这么差这么不想学了每天还能坚持背着书包来上学,说明你们很有毅力。比其他人更坚强。

后来听说这个班的学生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个老师的名字叫魏书生。大家喜欢的可以去找一些他的演讲视频,我个人是很钦慕这个老师的。

图来自百度

02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宣扬别人的坏处,就是在做坏事,毁谤的太过分了,就会形成灾祸。

在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件我自己的事情,小时候我就办过这样一件坏事。说来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这个人小时候有个毛病,就是嘴贱。有个同学拿着我另一个朋友的照片说他长得难看,我就把这个话告诉了我那个朋友,结果我朋友很生气,就拉帮结伙找来一大帮人说要揍我这个同学一顿,我当时才知道自己是闯祸了,吓得不行,赶紧劝说我朋友“化干戈为玉帛”,随后我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话是你传的,事是你做的,说起来也是你办的坏事,又不是我的不对,干嘛要收手?”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不再传播闲言碎语。

流言止于智者,别人犯了错误,我们不要把这个错误去给人宣扬,因为人都有向善之心,人都有良知,像阳明先生讲的,即使你面对一个盗贼骂他是盗贼,他也会生气,所以很多人犯了错之后已经知道错了,我们如果还把这个宣扬出去,不仅不利于他改正错误,反而会促使他继续犯错,因为每个人都是需要尊重和理解。这就是在作恶事,如果说做的过分了的话,那就会导致祸事的发生,这就是“疾之甚,祸且作

03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做好事互相劝勉,两个人就都树立起了自己的德行,有错误不互相规劝批评,在为人之道上两个人就都有损德行。

《周易·系辞下》有言: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做好事,都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来的,发真善心,行善事,慢慢积累,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福报。但是我们做善事不是为了图福报,你图福报不免会有痛苦,这就不再是做善事而是误入歧途,做善事不求福报,福报自来。同样,也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一点一点小事,做一点觉得没什么,小偷小摸无关紧要,但是做的多了,胆子变大了,慢慢的就不受道德约束了。直到某一天,积重难返,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我们也常听到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对于我们身边的朋友,要互相劝勉对方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这样彼此劝人向善,本来就是对自己德行的修行。而互相之间看到彼此的过错要及时提出让对方改正,你看到对方有错不指出,那就是眼看着他犯错,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深渊,就种行为说重一点就叫做缺德。

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身边的诤友,就是会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问题的朋友,这种朋友在道德层面是很有修养的。是你人生路上的贵人。

好啦,本期就先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我,带你成长

关注我,带你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