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评析22】——能舍欲者得幸福,常念恩者离苦恼

 槿心文集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这是张寸功的第 66 期分享

原文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01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凡是拿人家东西和给人家东西,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能有分寸,知道该拿多少该给多少。给别人的给多点为好,拿别人的少拿点为好。

什么是取与?

取与就是“拿来主义”和“奉献主义”,人只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然会和人交流合作,这就需要互相付出,最简单的就是——今天你请他吃饭,明天他再请你吃。我们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路上拿来的东西太多了,等到我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能力可以创造一些什么的时候,也就是该轮到我们要付出一些什么的时候了。《弟子规》是讲给求学的学生的,也就是从小开始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什么要我们付出的多索取的少呢?我们不要把这个看成是教条。首先我们自己不要先把古人的话读反了。“凡取与,贵分晓”,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什么叫做“分晓”。

所谓分晓,其实就是讲道理,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俗话说就是“拎得清”。贵就是重视,看得重,也就是说,拿多少,给多少,要看重的是讲道理,我们常把有些人不讲道理讲作“你这个人好没分晓”,就是这个意思。

一味地吃拿卡要,也不看对方经济实力如何,那肯定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人有十块你要一块这不算什么,人有一块你也要一块这就叫过分,这就是不讲道理,你缺的是一块,但是你要分清楚跟谁要,什么时候要,怎么要。不然的话你就很容易引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仅索要别人的要遵循这个道理,给别人东西也要遵循这个道理。别人跟我要一块,我有十块就给了对方,这是应该的,可以的。但是别人跟我要一块我只有一块,我给了对方这就叫不讲道理,也许有的人会讲哦呦,这个人好讲义气,舍己为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对方拿一块可能去做不好的事情了,这个时候你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了对方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这就叫没分晓,这里这个分晓讲的就是清楚不清楚的问题了,那如果说你知道对方去做的不是坏事,但是你自己给了别人你自己没有办法生活呀?或者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有的时候会借钱借给别人(我就经常干这种“蠢事”),这样就是对自己不清楚,对自己不讲道理,以后你难免遇到困难了会怪罪到人家头上,说人家要是不拿你的一块你就不至于沦落至此,其实错不在人家在于自己。

好啦接下来我们聊一下为什么要多付出,少索取。这个我在之前已经讲过很多次啦,就是“利他主义”,我们一心为别人付出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多好处回报到我们身上,既方便了别人又方便了自己。这其实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做法。另外如果我们养成了这样的做法之后,我们整个人的心态也会发生改变。就会明白什么叫做舍得,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舍得心是很难得的,懂得了舍得,整个人的状态会变的很通透,也会感受到幸福。而当你真的付出的多索取的少的时候,也就是你内心真的是充满能量的时候,一个人只有内心充满了爱与能量,他才会逐渐索取的少而付出的多。这也就又联想到《蜘蛛侠》中那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场爱的教育。

02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想要把一些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要先问问施加在自己身上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愿意,那就马上停止施加在别人身上的行为。

“加人”不是说加你微信好友,也不是说咱们的小团队加进来一个人,这个“加”是施加的“加”,什么意思呢?就比方说,你觉得不想做的事情,你叫别人去做,这就是施加给别人了。你可以把任何事情,任何事物施加在任何人身上,比如情绪、工作、金钱以及各种损失等等,别人有时候会接受,但是绝大多是的时候不会接受,这样就会伤害两个人的感情,让人际关系产生破坏,带来很多烦恼。

这个其实就和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道理。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凡是要施加在别人身上的,不论是什么,要先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去体会,如果这些施加在我身上我是什么感受?我能不能接受?我想不想要?如果自己都不能承受或者不需要的话,那就立刻停止对别人施加这些的行为。

这也就加强了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互相体谅,这不就是爱别人的体现吗?

03

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别人对自己有恩情,要报答;跟别人有怨恨,要忘记。报怨尽量短,报答别人的恩情要尽量长久。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是讲报答父母恩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讲报答别人帮助过我们的恩情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讲礼尚往来的互相报答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讲对知己的知遇之恩的报答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讲报答恩情的事情,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心理常怀感恩,想的就常常是美好的事情,是别人曾经帮助过他的事情,是这个世间的善意,所以《弟子规》教育我们要报恩长,这个长,是报恩持续的时间的长,是频次的长,是不急于报恩的时间的长。

急于报恩的人,多半是薄情的人,因为他不想一直惦记着这份恩情,想着早点一笔勾销这份欠下的人情债,也因此,我们更不必计较于自己对别人的付出没有回报,因为这份福报不一定要在这个人身上还回来。

不管是时间还是频次还是什么,只要是报恩长,我们的内心就一定是一直被爱包围着,这也是在努力创造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而反观人与人之间的仇怨,我不禁想作诗一首:冤冤相报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人们因为彼此的怨恨互相报复,到最后却都不知道当初是为什么而起。真可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因为一点小矛盾或者小误会就把自己浸泡在仇恨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让自己宝贵的青春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属实可惜,所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该过去的还是让他过去吧。

好啦,本期就先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我,带你成长

关注我,带你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