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徒登切 图/网 络 关于孩子粗心问题,相信是几乎所有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了,10个孩子有9个都犯过粗心的毛病,做题不认真,做完不检查,考试中丢分。 很多孩子经常在做完题发下错误之后,恍然大悟:“哎呀,这道题我明明会做,就是没看清!” 而家长在听到孩子这么说后,往往并没什么担心,只是觉得孩子粗心马虎让自己生气,好像比孩子不会做感觉上要好一些,因此通常都会跟孩子说几句:下次做题认真点,好像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但其实,绝大部分的粗心都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实力和做题习惯的问题。 所谓的实力问题:就是孩子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没有100%掌握! 有些孩子可能说起来懂了,具体却又讲不明白,再加上课后不及时巩固复习,学到的零散知识很快就会忘记。 有的甚至之前做过同样的题,想都不想,就直接凭印象写答案,你让他再写一遍详细的解题步骤,孩子是写不出来的。 如此以来,作业考试中必然出现差错和漏洞。 所谓的习惯问题:主要是审题习惯! 很多孩子在考试和做题的过程中喜欢一味求快,经常扫一眼题目就开始做,或者是乍一看觉得这道题做过就开始做,看起来好像是节省了时间,却总是因为看错题而丢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虎大意了。 要知道,如果知识点掌握不足和审题习惯这两大问题不及时解决,那无论考多少次,咱们孩子可能都跟好成绩无缘,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两大问题? 要想解决实力问题,也就是知识点掌握不足的问题。 首先,咱们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帮孩子分辨出现粗心,到底是因为马虎还是真的没掌握。 家长可以用这样几个办法来检验: 第一,让孩子把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或者找同样类型的题,看看他会不会做。如果不会,就是知识点没有掌握。 第二,换个角度考查同一个问题。有些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死板,可能只会做和例题一模一样的题目, 所以也可以将孩子已经做对的某些题来换一种问法试试,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如果通过这两种方法,发现孩子真的是没掌握好,不会做。我们就需要帮孩子及时把知识补上。如果自己没法讲的很透彻,可以向专业的老师求助,直到让孩子彻底弄懂知识点为止。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说,孩子对知识点没掌握好,不够滚瓜烂熟,我就让他做相同的题可以吗?千万不要! 有个家长就这么做的,规定错一次罚10遍,希望能增加记性。(我相信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 抄了几次后却发现,孩子越写越慢,考试依然出错而且越来越讨厌学习这个学科。 孩子都不喜欢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如果一道题孩子已经掌握了,还要反复的练习,他会觉得很无聊,没有挑战性,就会松懈,不再认真看清每一道题,所以,咱们孩子如果掌握了,千万不要过度单调的重复。 再说说审题习惯问题。 当孩子一味求快,不认真审题时,你不能光跟孩子说,你要好好读题,你这么说,孩子还是不知道怎么读。 你可以这样做:让孩子把题目中的关键数字和单位圈出来,这样能避免遗漏重要的题干信息。 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我还会让孩子复述一遍题意,当孩子复述的时候,而不是靠背题目,他自然会在脑子里去梳理各种已知条件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小事,让孩子持续不断的坚持做,培养他们的审题习惯。这样以来,孩子在以后的考试中,也会习惯边读题,边梳理条件,考试也就很难再出差错了。 最后,再跟各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重点强调一下: 当孩子说自己是粗心马虎时,咱们家长一定首先要去分辨孩子是真的不会,还是做题的习惯问题。 如果真的不会,就是实力问题,需要补知识。 如果是做题的习惯问题,我们要注意去培养孩子的审题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