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确认:这类村医,每年收入可达5万元!

 孙行悟空 2023-05-25 发布于贵州

来源:人民政协网

有删减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4月20日至27日,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围绕“发展壮大农村医疗卫生队伍”,赴甘肃、四川两省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村民的医疗保障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保障农民健康不掉队的主要力量,正是村医。

这省村医,年收入可达5万元

调研指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掣肘。为破解这些难题,甘肃、四川纷纷探索了一些实招、硬招。

“我今年50岁了,是一名村医,也是一名县政协委员。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虽然村医55岁就能退休,但我想干到60岁再退休!”在甘肃省永靖县三塬镇两合村卫生室,村医潘永红自豪地向调研组表示。

潘永红说,原本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份和待遇问题,但因为甘肃省把村医待遇纳入了统一管理,不仅明确了村医的6项基本收入,还实现了让所有的在岗村医全部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她最担心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村医省级定额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一般诊疗费收入、中医药服务收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入这6项收入的保障下,甘肃省服务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村医,年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去年我的收入就达到了4.9万元。”潘永红坦陈,对自己目前的收入状况很满意,特别是按照1/3的自付缴费比例参加了职工医保之后,退休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她的“干劲儿足足的”。

在四川省,调研组则了解到,为了让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能够“用得好”,该省在畅通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方面下了大力气。

“比如,我们实施的学历提升计划,组织医学院校面向基层和民族地区开设'本专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民族地区成人专科学历班’、'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等项目,围绕'哪里来、哪里去’的思路,用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方式打造了本土人才供应的'蓄水池’。”在成都召开座谈会时,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向调研组介绍,截至2022年底,四川省已经招录培养了定向医学生5310人,其中毕业2736人,累计安置2133人。

在调研过程中,不止一位村医表示,愿意留在农村做村医,就因为自己是本村人,对村民有感情,所以在城里读完大学也愿意回到家乡。

中医药技术很“吃香”,村医需要更多支持

“我们这里开展的中医服务项目有6项,包括针灸、拔罐、艾灸、推拿、刮痧等,每个项目都很受欢迎,特别是针灸在治疗常见的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方面疗效突出,小儿捏脊治疗腹泻疗效也不错。”在甘肃省永靖县岘塬镇塬中村,村医刘董霞向调研组介绍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情况。

调研发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深受欢迎。但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标准还有待规范。”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院士建议,省级以上的中医药主管部门通过制订统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以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和使用效果的同质化,更好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

同样身为中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骨关节二科创科主任温建民进一步建议,村医们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费用应由政府财政承担。他认为,此举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村医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加强技能培训的并非只有中医,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刘捷坦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分布失衡等问题,依然是四川省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调研过程中,也有多位非中医专业出身的村医表示,目前最想要改变的,就是拥有的培训机会很有限,希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能多一些。

全国政协委员敖虎山建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诊疗服务,乡村医务人员与省级三甲医院医生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村医工作繁重?解决办法来了

加强培训以提升村医服务能力,是维护村民健康的需要,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发展的需要,也是村医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有村医向调研组反映,希望能够拥有更多提升自我的技能培训机会,但出门参加培训医务室就得暂时关门,再加上日常的工作繁琐复杂,常常时间和精力都不济,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调研组成员一致建议。

达成这一共识,是因为调研组发现,乡村医生承担的部分工作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

比如,村医承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仍采用纸质形式进行签署,因村民保管不善、遗失等原因,需要乡村医生反复上门签订,增加了较多工作量。同时,因信息平台整合不够,存在需要在多个信息平台重复录入村民健康管理数据的情况,也增加了村医额外的工作量。

“建议省级以上卫生健康部门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打造本省或者全国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平台既可以实现对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信息化管理,也能提供远程会诊、培训等功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也便于国家掌握基层情况,作出决策。”黄璐琦表示。

此外,调研组也探讨了农村医疗面临的其他问题。

“在村医的身份和待遇保障方面,有些村医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完成15年期的职工养老保险费缴纳,他们的保障问题还需要再研究。”舒晓琴建议。

“各级医疗机构发展定位不清晰,也是我们调研发现的问题。如何在制度上捋顺各级医疗机构的发展定位,需要更多思考和谋划。”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天铭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丹藜说道。

直面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写出一个好的调研报告,4月26日晚上,调研组在成都专门召开了一场内部座谈会。会上,调研组成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加强村医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成为组员们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

“的的确确,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凡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在完善职业规划和晋升机制、健全培训机制、解除村医半农半医身份的后顾之忧等方面动了脑筋、下了功夫,这是牵好了制度建设的'牛鼻子’。调研报告中,要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系列保障制度,推动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让村民和村医持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座谈会上,张庆黎意味深长地表示。

在基层医疗机构,注射疗法见效快、疗效好,颇受患者喜爱。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穴位注射》

本书它是中医经络学说和中西药物治疗的原理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防治疾病的途径,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好学易懂和“简、便、廉、验”等特点。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骨伤等各科的常见病及疑难病证的治疗。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