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开办诊所,彻底放开! 国家下令:基层诊所全面放开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诊所基本标准2022》,基层医生开诊所的限制大大放开! 国家已经明确,将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改为备案,这意味着乡村医生在村里开诊所的门槛降低了。目前,基层开办诊所的条件如下:
这是自2019年实施诊所改革试点3年来的一份新的答卷。值得注意的是,《暂行办法》删除了一些试点地区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开诊所的门槛,只要求在医疗机构中执业满5年即可。 此外,满足了医师资质条件后,想要开办诊所,还要求提交10种备案材料,若材料齐全可当场发证,将事前审批的程序减轻,大大增加了开诊所的便捷性。 关于诊所备案的消息,这两年来屡见不鲜。2019 年 5 月,《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下发,国家决定在 10 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根据试点经验完善诊所建设与管理政策。如今,诊所备案制政策终于在全国推广。 开办各类诊所,需要什么条件? 国家明确,诊所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执业。 诊所的诊疗科目,应当与注册于该诊所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相一致。目前各类诊所准入的最低条件如下: 普通诊所
中医(综合)诊所是指以提供中医药门诊诊断和治疗为主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
中西医结合诊所是指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60%。
农村医疗开始转型 乡村医生的两大出路 备案制本意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这意味着,基层医生开办诊所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放开。 目前来看,国家对村级医疗机构的规划越来越清晰,村卫生室将逐渐分化成两个方向: 一是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纳入县域医共体管理 随着乡村一体化政策的展开,很多地方明确,村卫生室由乡镇(街道)政府举办,人员由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派。村卫生室成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支服务点,乡村医生也从个体户转为“乡聘村用”,其身份正式转变为卫生院职工。 二是让卫生室向诊所转型,个体经营、自负盈亏。 《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备案制在全国范围内的铺开。将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改为备案,无疑意味着乡村医生在村里开诊所的门槛降低了。 与村卫生室不同的是,诊所不能承担公卫任务,但可以开展诊疗活动,收取诊疗费用和药品差价。 目前,一些村医对“重公卫轻医疗”的现状有所怨言,认为公卫任务重、补助发放不到位,因此不妨顺势而为,转向个体诊所,同样能实现悬壶济世的愿望。 所以,广大的乡村医生,请准备好迎接挑战吧!一方面,村医可以与新人才竞争,应聘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成为有编村医;另一方面,趁着诊所备案制放开,也可早日开办诊所,实现财务自由。无论哪一条出路,都需要大家积极进取、顺应时代潮流,尽快考取相关资质! 图文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