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八个提升自我的好习惯

 书巷 2023-05-25 发布于宁夏

人活一世,终究要明白,提升自我价值感,才是活着最重要的意义。

“存在感”是由价值决定的。宏观意义而言,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做贡献,他的价值感就会越强。

科研工作者、医生、军人、教师、律师、工人、农民、企业家、画家、作家、商贩……

不同领域的人,都有自己的坚守,岗位职责不同,但各有其价值所在。

我们普通人所做的贡献,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大家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或多或少地发光发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观层面一般体现在,他能够为身边的人带来多少价值,或者说幸福感。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

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格局和眼界都会随之提高。

格局大了,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格局狭隘,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

当你的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看问题的视角、做事的态度,就会随之发生转变,你所接触的人、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因此更加和谐!

八个提升自我的好习惯,建议收藏,用以时时自勉,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

01   拒绝拖延


人们在做事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有的是为追求完美,有的是害怕面对结果,或是因为懒惰,等等。所以不能单纯的论断拖延好或是不好。

客观来说,习惯性拖延,确实会影响做事的效率。对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导致自己产生拖延习惯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拖延,不是简单的时间管理问题,而是由人们的情绪、认知及一系列外在因素共同影响所导致的。而众多心理学实验研究证明,人们的习惯性拖延可以得到改善。
*  接纳与自我关怀。一旦发现自己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时,避免消极心理暗示,及时止损(停止批评与指责自己),接纳负面情绪,以鼓励和原谅代替自我批评。

*  理性思考。不要过分相信感觉,过分假想并不一定产生的行为结果,比如担心成绩、害怕受到指责,害怕做得不够完美,等等。理性分析并及时采取行动,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假想出来的风险。
*  设定合理且可行的目标。目标过大,容易使人产生压迫感,增加紧张情绪,并且会因目标过于宏大而拉长“战线”,因过程漫长而降低自我效能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因此,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越明确越好,反而会稳定有效。
*  及时反馈(给予自我奖励)。在一项任务完成后,给予自我鼓励或奖励,哪怕是小卡片式的一句积极暗示:很棒啊,继续加油!这种微小的仪式感能够增强做事的价值感,对于克服拖延习惯十分有必要。

02   不找借口


优秀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当一件事做得不够好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改进,下次避免同样问题的发生,就能从这件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反之,把问题归咎于外界因素,比如环境的干扰、资源欠缺、别人的眼光与评价,等等,关注点都落在外部因素,就无法聚焦到真正的内在,也就不能产生进步。

03   收敛情绪


情绪,特别能够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这里特指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兼心理现象,是合理的存在。但它有必要得到适当的管理。
凡事过犹不及,放纵负面情绪的宣泄,会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带来很不好的生活体验,也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不便。
当发觉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深呼吸,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没关系、问题会有办法解决的!”“不要紧,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原谅吧,谁会不出点错呢!”
情绪稳定的人,能够带给人信任、踏实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受到欢迎,并愿意与其合作。

愿我们都能做个情绪稳定的人,不随便发脾气,心中藏着爱和温暖,平和中带着自信的光芒,走到哪里,都能使人如沐春风。


04   自主学习


“事事留心皆学问”,学无止境,生命不息,步履不停。
相比强制要求,自主学习,能够带给学习者非常棒的体验:发现很多新鲜有趣的知识,涉猎更多领域,习得从前未有的技能,不知不觉提高做事情的能力,并因此产生更多自我效能感。
如今信息获取的途径非常便捷,终身学习,已然成为每个人都具备的条件,只在于自己愿不愿意的问题。

多学一种学问和技能,在未来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就多了一种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一种本领,就少了一次求人的可能性。现在的每一种付出,都是为了将来更有尊严地活着。

05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喧嚣世界中,保持人格与精神的独立,是一种智慧。

他人的建议听听就好,自己做决定。采纳别人建议的同时,有潜在的风险,假如事与愿违,那个建议者,同时也成了无辜受害者,你可能会将责任归咎于对方,而忘记真正的决定权在于自己。即便别人是善意的、友好的,你还是要有自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工作中与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如果不认同某种方案,要敢于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好能够收集到一些辅助性材料,增强说服力。
独立思考,不是遗世独立,而是在大千世界,为自己保留一份简单、纯粹,不盲目从众,在深度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思维敏捷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06   坚持记录

头脑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聪明到什么都能记得住、记得清。记录想法,既能够避免遗忘,也会使人思路更加清晰。

记录,本质上是一种对大脑的“复盘”,去粗取精,保留思维中最重要的东西。

有记录,就可以回顾,可以反思,可以改进,可以提炼,可以升华,可以不断“雕琢”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如果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坚持下去,文笔会得到很大提升,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接踵而至;你的精神世界,也会丰富、有趣,在喧嚣之外,永远保留一份“净土”。

如果你有记账的习惯,坚持下去,每一笔开销明明白白,久而久之,也会发觉这个微小的“理财习惯”带来的好处,清楚什么东西可买可不买,避免将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与此同时,生活开支的明确分类,也会让你更加合理支配钱财,形成理财思维,理性消费,并继续创造价值。

如果你比较喜欢记录生活,不管是发朋友圈,还是在笔记本上写给自己看,都没关系。大大方方地记录就好,往后翻出来,就是具有满满仪式感的“生活画卷”,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幸福时刻。

07   与人为善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为人处事,常怀一颗善心,感知到的,也会是美好与善意。

他人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问题。待人无礼,人自然会以无礼还之;待人友善,则会收获同样善意的回馈。

与人为善,是一种谦和的态度,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08   坚持阅读


毛姆先生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们在世间遇到的任何烦恼,基本都能从书本内找到答案。

阅读,使人从容,使人安静,在阅读过程中,为自己营造起一个小世界。

与已故先贤对话,开明心性,增长智慧。

学习作家的遣词造句,增强语感,提高书写和表达能力。

品味经典,汲取一代又一代人沉淀下来博大精深的文化。

书,读着读着,会发现自己的浅薄无知,从心底里生出悲悯来。

阅读,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荡涤灵魂的尘埃,回归心灵的宁静。

走得太快,不妨放慢脚步,等等灵魂跟上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