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中,一些微小而感动的瞬间

 书巷 2023-05-25 发布于宁夏

三月的风,也并不总是温柔的。

比如今天,5~6级大风,断断续续地刮了半晌,时而愤然怒吼,时而如泣如诉,听得人心里,怪不是滋味。

突然想起了,在沙漠工作的他,此刻,他还好么。

***

记得上次,西凉城也是风沙漫天,他和队友们坚守于沙漠,以袋子为盔甲,在风中凌乱。

忙里偷闲,却还跟我视频了几分钟,短短几分钟,并未过多地交代自己,只是一个劲儿嘱咐我,好好吃饭,保护眼睛,好好休息。

有时候想起这些,也会莫名地心酸。

一个男人出门在外,最安心的事,莫过于心里有个着落,知道家里有人会等他吧。

结婚一年来,这是我们第一次异地。

我们以手机为介质,隔着屏幕互相陪伴。

平日里一起生活,少不了磕磕绊绊,偶尔吵吵闹闹。

分开后,却似乎更能想明白一些事情,也更能体谅对方的不易。

所谓“伴侣”,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彼此依恋,相互扶持,相互尊重,走过波澜的半生。

没有完美的生活,更没有完美的恋人,有的,只是作为人,最基本的品质与情感。

若干年后,谁还会在意生命中某个时刻,争论的对错,强辩的输赢。

那些不重要的,早就随风而散,留下的,唯有最真的感念与陪伴,在心中久久回荡。

***

下午,收到一条消息,“丫丫,我半小时到门口,你下来拿东西。”

半小时后,我在小区门口,看到了从班车上拎着袋子下来的父亲的身影。

一个人能有多朴实,他从老家坐班车而来,带了粉刷新房子的工具,还给我带了一箱牛奶,一些方便面、苹果和萝卜。

“爸,小区楼下就有小超市,我吃什么我买就行了,这些带着沉。”

他却只是笑着简单回应:“不碍事,顺便带的”。

这便是先生的父亲,也自然是我的父亲。我思量了好久,还是感觉,用“父亲”二字称呼他,最为贴切。

如父亲一般的人,在西北的黄土地上,还有很多。

他们大多憨厚、淳朴,不善言辞,但所有的关爱,都在行动中。

如父亲一般的人,往往还有母亲。

她们多善良、隐忍,一生中很少为自己考虑什么,子女和家庭,几乎倾注了所有心血。

“亲情”二字,融入了这世间大半的美好,它让人一想起来,内心有个角落是温热的,走到哪里,都不觉孤单。

***

丈夫在沙漠里施工,父亲在新装修的房子里漆墙,母亲守护老家一方土地,我在电脑前玩弄文字。

每个人都有各自要做的事,分工不同,但不约而同,指向一个目标:营造更好的家庭。

这世间的工作,本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那些又苦又累的活儿,也需要人去做。

底层工作者,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人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想要活得更自在,更轻松,可这世上永远有人日复一日,像机器一样,一旦启动,就旋转个不停。

人工智能取代不了所有人工,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存在,有些工作,也永远需要人力去完成。

今天读朱光潜老师的作品《万事只求半称心》,老爷子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上来享幸福的”。

如果人生单一到只剩下幸福,也会很无聊吧。

生命是这样,一边憧憬,一边忍耐;一边无奈,一边自愈。

轻快的人生哪里寻得呢?人生并不是轻飘飘的一片云,而是踏踏实实的一段路,我们行走,停靠,栖身,前行,这路坎坷不平,但也意趣无穷。

此刻,夜深人静,我记录下这些心头萦绕的文字,作为与今天作别的仪式。

这世间,永远会有一些微小而感动的瞬间,时不时提醒我,作为一个人,活着,另外的意义。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碎碎念,晚安。

素履,90后写手,善许光阴,素履以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