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惊蛰

 强哥的书屋 2023-05-25 发布于四川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曾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而改名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春雷始响,万物复苏,这春意也渐渐浓了起来。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时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人将惊蛰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我国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春种时节。

惊蛰是一个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变暖的天气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动物,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卵化。

惊蛰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自小寒至谷雨的八个节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人们还利用惊蛰的这一物候特点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这一时节,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乍暖还寒之际,据此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时节的风也被古人用来预测天气、安排农事,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等。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且活动频繁所致。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一般出现在4月下旬。因此,“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此外,惊蛰还是春天的真正开始。惊蛰节气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在不断升高。通常情况下,除东北和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一派浓浓春光,桃花、杏花、蔷薇盛放一时,枝头春意闹,春色美无边。

惊蛰过后,土壤解冻,春风化雨。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我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农家无闲人,锄头不停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等农谚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节气的重要性。此时,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和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提高茶叶产量。

此外,惊蛰时节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饮食注意顺肝益脾,令五脏和平,多吃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清淡食物,如银耳、莲子、山药、水萝卜、菠菜等。

虽然惊蛰节气过后就是数九寒天的终结,但我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而3月和4月正是我国冬季风过渡为夏季风的时候,所以经常会受到冷空气侵袭,比较容易出现倒春寒,因此还需要“春捂”,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服。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外出活动宜慢步缓行,保持心情舒畅,使身体、精神和情绪也能像春天那样,爽朗舒畅,生机勃勃。

惊蛰民俗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蛰伏了一冬天的生灵,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一个接一个醒来。

惊蛰时节有不少有趣的传统习俗,一声春雷,也唤醒了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也活跃了起来。所以古时,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浓烈的气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习俗。

我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之神,每年被春雷惊醒后,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给人们带来不顺。因此,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会用猪血来祭祀白虎。所谓祭白虎,需以肥猪血喂给纸老虎,让它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然后将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认为雷神是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击打天鼓,所以在惊蛰节气这天,人们会蒙鼓皮。

有意思的是,人们的饮食养生习惯也会根据节气变化而调整。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谐音为“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以保全年好收成。另外,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二月气候仍较为干燥,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

而在陕西,惊蛰这天,人们还会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响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意为驱除虫害。

在西北部分地区,惊蛰这天则习惯吃醪酒,人们会用糯米自己酿制醪酒,到惊蛰时节来上一碗,驱走身体里的寒气。醪酒喝得周身暖,有童谣唱道:“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认为烟熏火燎能消灭虫害,便会于惊蛰时节在庭院中支起大锅摊煎饼。

在京津地区,则是要吃驴打滚。驴打滚是用糯米粉、黄豆粉做的一种小吃,里面包裹着红豆沙,软糯又劲道,寓意“害虫死、人翻身”,人们会迎来好运气。

惊蛰趣闻

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及,惊蛰的一声春雷,“蛰虫惊而出走”“故曰惊蛰”。

对于惊蛰的解读,往往是说: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对自然界各种现象不甚了解,因而演绎出许多奇思妙想——古人想象中的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在古代民间,这一节气前后也有很多祭祀雷神的民俗活动,比如贴上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以及前往雷神庙里上香祷告等。

但真的是雷声惊醒了百虫吗?

“蛰虫因雷声出走”这个说法只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朴素描述和初步理解,雷的“闹钟”功能,似与布谷鸟的“催耕”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对于自然万物有了更加科学和深入的认知。事实上,虫子是听不见雷声的,之所以“醒”,更多的是感知到了温度的变化。惊蛰时节正好多艳阳天,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雷响,万物长”,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百虫感受到温度的回升,自然也从蛰伏状态中醒来,这也是它们快速生长的好时候。

在我国很多地方,在惊蛰前后,都形成了一些和百虫有关的习俗。当然,由于在农耕时代虫子大多危及农业生产,所以,惊蛰的习俗也多和驱虫、杀虫有关。比如在江西、广西的一些地方,当地人有用撒石灰的方式驱虫的习俗;而在湖南的醴陵地区,有在屋里放鞭炮的习俗,叫做“爆惊蛰”,借此吓跑虫子。

从惊蛰看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

蛰,是指入冬之后藏入土中、不饮不食的小动物。有趣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多跟自然现象、人们对自然的感受、农作物种植相关,但惊蛰节气却以观察到的生物活动规律命名。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时间观与宇宙观一脉相承,而万事万物的隐秘关联又发展成为“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

在这一体系里,中国古人不会把自然和人文简单地划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而是认为二者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在古时,先民甚至依靠占卜来决定每一天、每一个时辰“何为而何不为”。

今天的我们知道,占卜并非一种科学的行为。但中国人对于时机变换、人世间及自然界里各种复杂互动关系的敏感,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如今世界观中珍稀的存在。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细心的先民发现,惊蛰这一时节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发令枪一样。这一枪在天地间打响,那些蛰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壮大。

先民也观察到,此时跟农历的二月二日经常重合,不仅大地上的小动物们都醒过来了,就是冬眠成为潜水的龙也在此时抬头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龙,就是跟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息息相关的苍龙七星。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龟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

惊蛰节气给予我们的道理在于明而动,如雷之盛大,如电火之丰美,而不能偷懒、偷奸耍滑,或昏昏沉沉、自甘沦落。惊蛰不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过来,也启示人间的每一生命要醒过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早春惊蛰,地气渐暖,拉开了万物生机的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