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小暑

 强哥的书屋 2023-05-25 发布于四川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此时天气开始炎热,却没有达到极致。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人将小暑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小暑时节光照、雨水、气温的高企,为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快速生长创造了条件。“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对于人来说三伏天热得浑身难受,但是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庄稼来说,这个时节热量足、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正是快速生长的重要阶段。对于辛勤的农民来说,暑来伏到,正值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时节,农田里割稻插秧、中耕除草、灭虫除害、防涝抗旱四项农事尤为急迫。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割”是截断,指收割,意思是小暑大暑正是早稻收割之时。在长江以南耕种双季稻地区,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割。收割之后,田地要马上进行耕地整地,包括耕翻、耙地、耖田。因为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需要在小暑之后为晚秧苗施足“送嫁肥”,并于大暑立秋的伏天里(华南地区可延迟到处暑时节)进行插秧,确保晚稻在寒露时节能够收割。出伏后就不宜再栽插水稻,季节太晚,栽了也不会有收成,故民间流传有“过伏不栽稻,栽了收不到”的农谚,否则避不过寒露风就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从小暑到立秋这一段时间,农民既要抢收,又要抢种,被称为“双抢”。过去手工劳动效率低下,一切工作都要为“双抢”服务,有些农村学校会放农忙假,进城打工的人员也会请假回乡“双抢”。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草是庄稼的敌人。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影响作物通风透光,还会使作物发生病虫害。老话说“夏天多锄草,子粒长得饱”“小暑拔三稂,一拔大精光”。“稂”指害禾苗的杂草,杂草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棵杂草结的种子多达数万粒。小暑时节,高温高湿土壤环境为杂草滋生、疯长创造了适宜生长条件,这些“寄人篱下”的黄瘦杂草,对作物的开花结籽祸害极大,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因此,谚语说“伏里三天遍插锄,中耕除草人倍忙” 。农民人手一锄,唱着《除草歌》——“入伏锄头不离手,拐儿粒子结到梢”。见草就锄,所以显得格外忙碌,这正是《悯农》描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通过中耕耪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含氧量,促进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保持作物的旺盛长势。俗话说“玉米见了铁,一夜长一节”,这里的“铁”是锄头等中耕除草农具,意思就是,要想玉米长得好,就要多给玉米松土、锄草。“禾耘三道仓仓满”,从小暑到立秋,是稻田杂草最易生长的季节,要进行三次耘田,多采用效果较好却十分辛苦的跪耘。这种方式是单膝或双膝跪在田中,双手在每棵稻的根部来回扒三四下,除去杂草、浮根,务使稻根四周泥平草净,并将扒下的杂草缠成团,塞进泥中。可见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劳动结晶。

“伏里潮湿虫易生,虫害一时谷粮空”。在伏季里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菌核孢子和虫卵容易在这个季节大量滋生,遭受虫害会导致谷粮空瘪造成减产,因此要十分警惕、严加防范。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4%。我国先民在生态治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以虫治虫。小暑时节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却也是蚜虫、红蜘蛛的盛发季节,人们利用草蛉捕食多种棉花害虫,防范虫害的扩散、滋长。二是稻田养鱼、养鸭治虫。晚稻在小暑时节开始放鱼或放鸭治虫效果最佳。三是利用青蛙治虫。南方稻作区民间有蛙神崇拜习俗,稻农以蛙声的大小、早晚来预测年成之丰歉。四是保护鸟类捕虫。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保护家燕的传统,认为家燕来家筑窝会给家庭带来好运。研究表明,一对家燕及其两窝小燕一个夏天能吃掉上百万只害虫。

“伏旱犹如鼠,伏涝猛于虎”,意思是就像农田里的田鼠一点一点地将粮食糟蹋殆尽一样,伏旱使作物一片一片地枯槁,让秋粮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伏季如果出现连阴雨,积水无法及时排出,会形成田间涝渍,使作物缺氧,引起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导致减产乃至绝收。小暑时节,“南方伏旱,北方涝”。从初伏开始,梅雨锋北移,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会迎来高温少雨天气,进入伏旱期。农民对伏旱有深刻的认识,“春旱不算旱,伏旱减一半;伏天不受旱,一亩增一担”,应抓好伏前蓄水,减轻高温伏旱产生的危害。而我国北方地区会迎来雨季,民间流传着“小暑大暑,灌死老鼠”的说法,表示此时雨水丰沛,雨量大到可以灌满老鼠洞。北方地区对于伏涝害、湿害和水害往往准备不足,务必在伏季到来之前,及时疏浚农田周边沟渠,在地势低洼的农田里挖制排水沟,正如老话所说的“排水沟,窄又深,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以免“用时方恨少”。(作者:唐志强,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

六月初六为“天贶节”(“贶”即“赐”,即天赐之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炒面”。小暑到来,代表着炎夏时节正式开始,我国各地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

尝新食新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天气,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饭先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再人人吃尝新酒。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里人则将少量新米、老米与时令蔬菜同煮。故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晾书画晒衣物

民谚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一天,家家户户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将箱柜里的衣服拿到太阳下暴晒,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传说当年唐僧师徒历经千难万险从西天取回的佛经,在回国途中不幸堕入大海,全部被海水浸湿。待天晴日朗、阳光明媚时,他们把经卷晒干,而这一天正是六月初六,故而得名。

吃炒面进汤饼

旧时“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是古时六月伏日吃面的演变,最迟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盛行。据《魏氏春秋》记载,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其“面至白”乃“非傅粉”也。《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可见魏晋以后,六月伏日进汤饼,为的是“辟恶”。

食疗治未病

小暑时节,饮食要有节制,菜肴宜清淡爽口,黄鳝、莲藕、绿豆芽被民间称为 “三宝”。夏季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可谓“小暑黄鳝赛人参”。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小火煨烂鲜藕,切片后加适量蜂蜜,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本草纲目》称,绿豆芽能解酒毒、热毒,利三焦。平日里微不足道的小配角,到了小暑前后变成餐桌“主角”。此外,北方人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需要“吃暑羊”增加阳气,滋补身体。

斗蟋蟀扑流萤

《周书》记载,“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即蒸腾的暑气,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蟋蟀古称“促织”,人们在听到蟋蟀鸣叫后,常为辛劳的织女感伤。小暑期间,萤火虫的雌虫在水草产卵,即便虫卵也发出微光。一直到大暑前后,都是萤火虫最灿烂的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