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创始人之一,“度百岁乃去”(2015年以104岁高龄仙逝)。 对于养生,干老有自己特有的体会和方法,总结起来有“养生八字诀”。 01 童心 干老常具儿童样的心理状态,无忧无虑,生气勃勃,好动好奇,思维活跃。他自幼聪慧过人,常有出人意料之举。龆龄之时,一次替父抄写请柬,其中“挈眷”的“挈”字多写了一点,把“刀”误写成“刃”,令其重写,他却用灯草涂墨,径改家中字典以自辩,父见字典,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连说“我老糊涂了”,似此童心伴他一生,今虽龄届百岁,两耳失聪,但在他的讲话、诗作中仍不乏诙谐、幽默、豁达、顽皮的性格。由于听力丧失,无法打电话,只能以书写与人交流,诗曰:“君礙乡音我失聪,交流电话设施穷;欲通消息唯鱼雁,吐胆倾心手语中。” 他的自嘲,更透出诙谐、风趣。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一种养生的好办法,使人脱离杂念,是防病健身、益寿延龄的首要条件。即便在逆境中,干老也经常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1984 年被疑为肺癌住院,仍作诗以自慰:“癌与结核两相疑,病榻周旋一百天;昔日雄姿今安在,羞将老态曝人前。”干老博览群书,爱好广泛,在学院有活字典之称,一生著作等身。除在本专业有很高的造诣外,还擅长书法、诗词和文学,喜爱戏曲,甚至写过剧本。他性情活泼幽默,在给学生讲课时引经据典,诙谐, 风趣,经常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02 猴行 干老之所以高寿,得益于有一个很好的体质,他体态轻盈,行动敏捷,生性好动,每日黎明即起,坚持晨练,以走路为主,一生反对午睡,从不贪图“安逸”。即使龄事已高,亦是如此。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在他80多岁时,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病房在16楼,每次查房竟然不乘电梯,徒步上下。从上海路到夫子庙,来回不乘车。90岁参加紫金山登山运动,到达山顶,他是最年长者。一次在庐山开会,我们师生一行游览“三叠泉”,下到山谷有两千多层台阶,石径崎岖,大家都很吃力,我特意请了两位竹轿工,让干老坐上去“享受”一下。不料干老坚决不乘坐,他不但不领情,反倒将我臭骂一顿,硬是勒令我把佣金退了回来。途中,干老比不少年轻人走得还快呢。 干老强调锻炼身体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做适合自己的运动。有的人认为,做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就好。实则相反,每天坚持半小时就行,最好步行三公里,问题是持之以恒。老年人锻炼要注意季节气温的变化,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03 蚁食 所谓蚁食,就是食谱广而食量不多。什么都吃一点,荤素搭配,干老一生喜欢东坡肉。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每天喝一点牛奶,多吃蔬菜、水果和杂粮。他反对暴饮暴食,不抽烟,很少饮酒,主餐是两个馒头。 干老认为,养生之道,不是刻意追求营养,反对进补即是养生的说法。曾书补药歌:“吃饭细嚼,穿衣少着,睡要着,烟酒谢却,心弗焦灼,走路跳跃,都是补药。”进补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阴阳的偏颇、五脏的盛衰,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补。 04 龟欲 像乌龟一样没有奢望。欲者要也,干老不要名,不要利,不要权,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接受求医者财礼。他唯一的嗜好就是买书、读书、写书,其藏书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是首屈一指的。 一次干老在景德镇,有学生赠送他“福、禄、寿”瓷偶三座,在归途中不慎将“禄星”打碎,只好将其余两尊置书橱中,并在其两侧撰联一对:“三星唯缺禄,一屋皆是书。”他的书屋取名为“茧斋”,此二字由前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题写。其匾额挂在书屋的门楣之上,意为“作茧自缚”。并且自题诗曰: 我事涂鸦你吐丝,两般姿态一般痴。 年年自缚琅缳里,乐仅庐陵太守知。 以上“童心、猴行、蚁食、龟欲”八字为干老长寿之秘,有人问及其养生之道,干老口占七律一首答曰: 劝君慢羡我朱颜,赤子童心一百年。 晨起攀梯六百级,余无秘诀对人言。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有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