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略】高考化学,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王笃年 2023-05-26 发布于北京
公众号后台,一位家长一再央求我指导一下他家临近高考的孩子。
我明确拒绝了。不是不想帮他。
而是因为:
考生到这个时候了,外人不宜乱插手,会越插越乱的。
家长一再强调,海淀二模,选择题居然错3个。
意思是希望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避免错这3个、少扣9分。
海淀二模题选择错3个,不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就是急躁心理作怪(这是大多数考生的通病)。
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不是通过外人(即使他像神仙一样富有经验)指导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快速解决的。

根据目前高考化学试题陌生度、难度、阅读量均居高不下的现实,结合我自己近50年里学化学、考化学、教化学、研究化学考试的经验和教训,给出如下建议。
建议嘛,只是供你参考,未必完全适合于你。
你要是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只是机械套用这些建议,万一考试时发挥不好的话,不要赖我。
此谓免责声明。

1.选择题如何又准又快?
过去理综(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捆绑在一起考)时代,一道选择6分,太贵了。
那时我们强调,选择、选择,有比较才有选择。必须把四个选项全部弄清楚,再做决择。
但是,仔细吃透四个选项毕竟用时过多。
现在14道选择题,每题3分。
虽说也不便宜,但是如果还采取过去那种“四个选项逐一吃透”的策略,太过耗时费力,不符合考场经济学原理。
应该运用一些技巧。
比如运用排除法;再比如,在确定选了B后,不再去费时费力通过复杂运算验证CD的正误。
14道题,大概20分钟内解决为宜。
实际你是用了近25分钟的。
为什么?还有那提前发卷的5分钟呢!那个期间虽不让动笔,没说不让动脑啊!至少可以解决2-3个选择题吧?
另外,就北京卷而言,第1314两个题是明显上了难度、刻意增添了迷惑因素的。
此情况下,还要求选择题每道都会、且一道都不允许出错,有些过分了。
错一道、扣3分又如何?
赋分制下,实得分90,很可能就站上了1%,赋分100
这句话,其实主要是帮你缓解焦虑情绪的。

2.选择题做完,随即,集中一两分钟时间涂卡。
反正早晚得涂,时间早晚得花。
选择这个时候涂卡,也是“考场用脑经济学”原理决定的。
刚刚头脑连续发热25 min,换一项机械运动,让发热的大脑稍稍冷却一下。以便清醒地迎接后边的5道大题。

3. 1516这两题比较成熟,所涉知识点少,套路性较强,认真扎实地做即可。
15题一般是关于物质结构与元素化学的综合题,第16题一般是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元素化学的综合题。
注意,这俩题里面的计算,不属于难题(当然,你可能例外,因为每次模考你都“跳”了),应该在第一时间下功夫把它们处理清楚。
后边那些读了2遍都不明就里的题目,才是需要暂时跳过的难题。以便省出时间去拿你可以拿到的分。
这两道题一般既不烧脑、也不怎么费时,平均每题10分钟就差不多了。

4. 再换脑子、进入有机推断第17题。
很多人说近年有机试题越来越难。
的确。从2022年北京卷“不讲武德”地径直考酸酐α-H活泼性看,这个判断确有道理。
但是,你要明白一点,高考虽然正式名称叫“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实际是为大学招收具备进一步学习潜能考生的。
命题人认为:
过往的高考试题,本身就应该成为你的“高中毕业后课程”。
须知,你在通过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后,即已高中毕业。后边的半年时间,算是你的高中毕业后时间。
照此思路,过去考题里呈现过的有关信息,你理应掌握,并可以熟练运用。
再难,也得做不是?再难,也有得分的点不是?
物质所属类别、官能团、反应类型判断、基础方程式(及其变形,无非“一元变多元、成链变成环”)书写,总不能丢分吧?
有一道小题,烧脑且费时,我不建议你在第一时间做。这就是“符合下列诸条件的**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
这道2分的小题,实际是给学化学竞赛的学生出的。
如果你最后剩余5 min以上,也可以做着玩玩。
“因为漏想了一种情况鸡飞蛋打、满盘皆输。”
“费了半天事,脑袋都出汗了,还是没有做对。”
这是过去一些学生的感慨。
当然,这样的题目,今年未必一定会出。
此第17大题,一般用时在15 min以内。
至此,你还握有35分钟。你慌吗?
如果慌,那么就意味着你已经失败。
不慌,你差不多就已大获成功了。

5. 再次换脑子,来到所谓“工艺流程题”的18题。
不少同学害怕这道题。主要是因为情景新,所涉元素常常不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加之题干长、文字之外还有图啊表啊的,信息比较复杂。
基于“难题”的定位,你对待这道题就有了基本的策略:
多读,则可以少想;多想,可以减少书写的量。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审题:先行全面阅读题目一遍(控制自己想快拿分的欲望,不动手写),读第二遍时才动手写答案。
这样可以避免陷进去出不来。
青少年人好奇心重,好奇害死猫啊!去关注那些无关而“神秘”的过程、步骤,往往耽误了拿分。
命题人提高题目难度、区分度的心计很多,增大阅读量、把关键信息分散或隐藏,都是他们的常用招式。
所以,前后照应、左右关联不只适用于有机框图推断,也适应于此题。
既是难题,你要克服自己“完全驾驭”、“彻底理解”、“追求满分”心理。
与此题有关的中学延伸性知识也有很多,这需要你在前期的练习中积累。
比如:
一般加速化学反应的办法有哪些?
废水里的Fe2+ 通常如何去除?
FeSMnSZnS等除Pb2+Hg2+离子的原理是怎样的?
H2O2号称“绿色氧化剂”,它只能作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吗?
制取结晶水合物,在得到该物质的水溶液后的一般操作步骤?
为什么要对沉淀进行洗涤?洗涤的操作是怎样的?如何检验是否已经洗净?用酒精替代水做洗涤液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
此题里常常含有较多的简答题。要注意答题模板的运用,进行结构化表达,以免“四处扣分”。
比如:
“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在行文上有何差异?
检验NH4+ 的操作及判断方法?
“用化学用语表示”与“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有什么不同?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题目,答题要点有哪些?
中和滴定实验,先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后做什么?
此题,在用好基本策略(如该跳的空先跳过、如遇到困难回头再读原题)的前提下,用时应该控制在15 min
至此,你还有20分钟。

6. 终于来到最后一题,也是最令人害怕的——实验探究题。
踏实读题、再读题,然后下手写吧!
本着“把会做的做好”的原则,你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道题比较难呢?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个原因,本题重在考查“证据推理意识”。所给的信息常常与你脑袋里固有的东西不大一样、甚至很不一样。
你要尊重眼下的事实,克服思维定势,勇于接受新信息,并把它们与所学化学原理结合起来,灵活处理问题。
比如:
CO2通入AgNO3溶液得不到Ag2CO3沉淀,而SO2通入AgNO3溶液则可(先)得到Ag2SO3沉淀。
你在教科书里学到的是乙酸乙酯似乎不易溶于水。实际上它的溶解度有8 g/100 g水,饱和时居然几乎达到 1 mol·L-1
按你所学,Cu不会跟氨水反应。而事实上空气中O2可以把Cu氧化,并借助NH3的配位拉动作用,使Cu不断溶于氨水形成漂亮的深蓝色 Cu(NH3)42+ 溶液。
你从黑板上画实验、教科书上读实验学到的是:蔗糖溶液跟斐林试剂(氢氧化铜碱性浊液)似乎不发生任何反应。事实上呢?
斐林试剂加到蔗糖溶液里,浑浊会溶解,形成绛蓝色溶液。因为Cu(OH)2可以跟邻多元醇发生配位反应,形成具有特征绛蓝色的配合物。
你学的浓硫酸沸点高、不易挥发。但是直接加热浓硫酸,也是可以形成白雾的。酒精灯那个把试管、烧瓶等玻璃容器烧到500以上,硫酸的沸点毕竟只有300多一点。
……
此题感觉较难的第二方面原因是:整份卷子已经做到最后,脑力、体力消耗较大,大脑和身体出现疲态。
由此我们建议,做完第18题。趴桌子上休息半分钟以上,放空一下大脑,再开始阅读这个第19题。
跟第1718题一样的策略,第一遍读题不着急下手,绝不停在某处瞎思考。
读第二遍时,才边读边写答案。
遇到思维障碍的时候,要记得回头再读原题,而不是冥思苦想。
空气里的CO2O2H2O常常对实验过程发生干扰,不可忘记。
这道难题,通常较难的一问是最后的“归纳实验结论”。这考查的不仅是你的化学思维,还包含阅读理解、文字组织表达能力等。
作为化学教师,我能够给出的唯一建议是:
先回头看看题干,最初要探究的究竟是什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做完喽!还剩5 min呢。

7. 全卷收官,剩余时间可用于检查。
检查什么?全面检查、反复检查?
显然做不到。
说实话,剩余5 min,只能有重点地检查很少一部分内容。
第一,检查答题卡的选择题涂好了没有?有没有涂错、涂串?第一题确凿无疑地涂对了吗?
第二,第一遍做题过程中标记的不确定的选择题(选项),可以这时集中再思考确认一下。
第三,计算型填空题,用字母表示数的,需要不需要写出单位?有无加倍、减半的问题遗漏了的?
记住,不要在最后关头轻易改动选择题的答案。当初做题耗时3 min,现在检查只用1 min,很可能要点没读全。
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