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滑县流传…200…

 刘涑水 2023-05-26 发布于河南

白字县官胡断句


清朝年间有个秀才靠家里有几个钱捐了个官,被放到某县任县令。因不学无术上任不长却闹出不少笑话。

却说有一天有位叫潘遇采的艺人,因受地痞陷害被传到县衙受审。

县官看了一下状子便指着潘遇采喊道:“大胆的翻过来!"

潘遇采一个筋斗翻了过去。县官吓了一跳,高呼道:“大胆的翻过来!”潘遇采以为老爷要看真本领又向前翻了过去,这可吓得县官浑身打颤不由自主地滑到案桌下。衙役见状连忙抓住潘,县官从案桌下拱出来骂道:“翻过来胆子太大,竟敢在老爷面前动起武来!”

潘遇采答道:“不是老爷叫我翻过来的吗?”

“我是在叫你的名子!”

潘遇采答道:“我的名子叫潘遇采,不叫翻过来呀!”众人就大笑。

过了不久,有一人偷了一领席被扭送到县衙,县官稍加审问即判决为“杀。”

偷席人万万沒有想到区区一领席竟遭死罪,遂大呼冤枉不止。可县官惊堂木一拍历声喝道:“冤枉何来?汝不闻夫有言'朝闻盗席,死可矣’吗!”原来这位七品正堂将孔夫子的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念错了字,又断错了句,成为他杀人的依据。    好在偷席人尚通文墨,亦颇机智,便立即把'吾闻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故意错念成“'闻夫子之盗钟,恕而已矣,’夫子盗钟尚可恕,怎么小人盗席便要杀呢?”于是乎一条小命就这样保了下来。就是这样一个肚子里没水的糊涂官,又靠脱裤子上吊…死不要脸的手段贿赂上司反而得升到科举应试的考官,谁知狗长犄角…又出了洋相。

当时科举应试的考生都要填相貌册,以防冒名顶替,许多考官都没顶认真过,而这位考官却非常认真,对每一个考生都要过目。有些蓄少量胡子的考生在相貌册上填“微须”不料这位考官却把“微”当“无”来理解,许多考生因此倒了霉,被撵出考场。有个常熟来的考生也填了“微须”,当他知道情况后,不得己半夜里急匆匆地到了剃头铺将胡须刮去,次日一早走到考场听点。不料这个考官说:“此又是一顶替者,册子上填明有须,何以无须?”又把他赶了出来。事后才得知,考场文书因与他熟识,己代他將“微”改为“有”了。这个考生不服气,就与此考官评理,考官训斥他:“读书人怎么连朱老夫子(朱熹)以微训无都不知呢?”考生答道:“照你这么说,那么'孔子微服而过宋’,就是脱得赤膊精光罗?”驳得考官哑口无言。孔子微服而过宋,是孟子上的话,“微在这里是微贱的意思,微服指便服一式平服,那时候凡是儒家权威说过的话都是对的,孟子比牛人老夫子更有权威,所以这位糊塗考官只好吃败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