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乐迁都:南北的政治较量

 激扬文字 2023-05-26 发布于四川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定都南京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朱元璋认为南京偏安一隅,不利于对全国的统治,一直想将都城迁往北方。朱元璋曾考虑迁都洛阳、西安等地。

但当时西安、洛阳已经衰败,无法再作都城。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坐上了皇位。尽管朱棣也是在南京登基,但他有意将都城迁往北平(今北京)。

朱棣原先在北平当了多年的燕王,他也是在北平起兵靖难的。北平是他的龙兴之地。迁都北平也有利于应对北方蒙古的军事威胁。

明成祖画像

朱棣登基后,很快提升了北平府的地位,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意为天子所在的地方,可行使都城职能),以北平为北京(即北方的都城)。

为了营建北京,朱棣将浙江、江苏、山东等九省移民充实北京;并疏通了京杭大运河,以便江南的钱粮能通过运河供养北京。

1416年,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朱棣都将其罢免或治罪。

没想到第二年,仍有人反对迁都。河南的三名官员陈祚、周文褒、王文振联名上疏,反对迁都。他们三人虽然在河南任职,但有两人籍贯在江浙地区。

陈祚是吴县(位于今江苏苏州)人,周文褒是永嘉(位于今浙江温州)人。这也可反映出朱棣迁都引起了朝中江浙集团的反抗。

江浙集团自朱元璋开国就在朝中有很大势力,建文帝在削藩时也十分倚重江浙士人。江浙官员反对迁都有现实的利益考量。朱棣迁都的决定不仅使他们远离了政治中心,而且还要让江浙承担供养北京的钱粮。

朱棣上台之后清洗了众多建文旧臣,自然是听不得他们的反对意见的,一怒之下将他们三人贬到均州太和山(位于今湖北丹江口)种田去了。

1420年,北京城修建工程大致完工。皇帝居住办公的场所也一一修建完成。朱棣通过“靖难”得到的皇位,为了弥补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他按照《周礼》在北京新建了宗庙和社稷。

新建的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央,紫禁城的中轴线也是整个城市的中轴线。帝王居住在中轴的轴心,就是“居天下之中”。这也是对朱棣君临天下合法身份的特意强调。

紫禁城俯拍图

1421年,永乐帝下诏正式迁都,改北京为京师。迁都后三个多月,北京突然雷雨大作。新修成的奉天、华盖、谨身三个大殿因雷击起火,被大火烧成了灰烬。

朱棣觉得迁都的行为可能惹怒了上天,于是下诏让群臣检讨朝廷政务的得失。很多官员都上书,说迁都耗费太大,百姓深受其害。

吏部主事(正六品)萧仪直接指出,应该还都南京,他还在奏疏中暗示朱棣应该在群臣面前承认迁都北京是一个错误。

朱棣看了萧仪的奏疏后十分愤怒,他的本意无非是让大臣们检讨一下政务,没想到他们都批评迁都。朱棣很快就命令锦衣卫将萧仪抓了起来,没有经过正当司法程序,就以“谤君之罪”将他处死了。

萧仪的观点在官员中仍有不少市场。同情他的官员多半是刚踏上仕途不久的言官,级别虽然不高,但弹劾的影响很大。位居二品的六部尚书遭言官弹劾而受到惩处的事情经常发生。

言官们都很年轻,不像在六部和都察院任职的那些大臣一样都是靖难功臣。因此他们不顾及朱棣的脸面,批评迁都,实际上也是对朱棣大兴土木、远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等举措表示不满。

这次事件也意味着言官正在朝中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以制约君权。朱棣不像再开杀戒以犯众怒,于是让言官们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辩论迁都到底好不好。

紫禁城午门

实际上朱棣是在变相惩罚这些反对迁都的人。结果双方在雨中争论得面红耳赤,吵了一天也没吵出结果。但大臣们都知道了朱棣的心思,那就是还都南京绝不可行,只要朱棣还活着一天,大明的都城就得定在北京。

户部尚书夏原吉知道朱棣想要一个台阶下,于是就上奏说,这都是他们这些部院大臣没能好好执行政务,都是他们的错;意思是说不要迁怒这么多人。

朱棣看到夏原吉的奏疏后,就不再深究那些反对迁都的人。反对迁都的声音也就渐渐消失了。

后果两京制: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实行两京制,以北京为都城,以南京为留都。

结论:永乐迁都使中国的政治重心又回到了北方,还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方抵御蒙古的军事实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