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似水》流年,秋去春来

 新用户9793ddzn 2023-05-26 发布于福建

编者按:三牧文社的社刊《似水》静静躺在讲台上,不确定是否有人翻过它,有多少人读过它。相较于体育及艺术,文学,在校园,似乎愈发荒芜了。

用了大概一个小时读完,然后,读到署名若梦的散文《秋去春来》,似曾相识,应该在学生交来的读书笔记里读过。

兹录之。愿TA安好。

秋去春来

​若梦

“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些日子,春雨润得有些过头,随处都有露水安放,泥土与天空的气息混杂,效果自然比那些香水更使人留下印象。到了今日,阳光是暖着山头,洒满遍地金辉,似在热烈地颂赞山间静美的岁月。这里的道路蜿蜓盘旋,但还不算太陡峭,不过才清晨六七点,难免带点困意,迷迷糊糊地半闭着眼,隐约能听见晨间欢愉的鸟鸣罢,一片又一片绿色在窗外翻滚闪过,无意中又才反应过来,原来真到这万物复苏的春天,不过,要快到了。

跨过最后一道坎,果然停了下来,跟去年相比,景似是一模一样,至于树上的青叶究竟是否还是去年的老面孔,我想,这是说不准的。顺着斜坡,红瓦白墙的建筑层层向上叠,只有最后那座与众不同,纯白的大理石装饰得气派,肃敬之意油然而生,可惜门前的柱子已见过太多生离死别,那斑驳的痕迹便是再好不过的证明,就连这边的草也与山下的同类相比显得枯黄,弯下脊背看守着这块悲情的土地。

进去吧,抱着祭奠的纸钱和祭品登上楼梯,步伐略感沉重。这是我与骨灰盒里的父亲的第三次见面,望着他的遗像,我作不出声来。原来不知不觉中,父亲己经离开将近两年了,时间竟走的如此悄无声息,那温暖的怀抱有多久没再把我的心融化呢,那曾握紧我的手有多久没再拉着我前进呢?记忆中父亲模糊的身影对着照片重新浮现,才理解白己与父来的血脉一直都难舍难分。遗像边上的花早己枯萎,是呀,毕竟也有一年之久。我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换上新开的鲜花。这花,等到来年,或许也得接受调零的命运,但在那之前,就让它继续陪伴父亲的骨灰,在这空荡乃至可以传出回声的殿堂里,不至于太过孤独寂寞,一同摩挲时光吧。

母亲和我摆好了 祭品,为父亲倒满一杯杯的清酒,酒里的澈影倒透天花板的白,此时的父亲是否在另一个世界对着月亮祝福我们呢?即便相信科学,哪有这一说,我仍然这样想着,不为别的,我仍然这样想着。闭上眼睛默念敬拜,我如此地希望心中的话能传达到父亲那里,哪怕,仅一句也行。

按乡里的传统,该烧纸钱送至天界让父亲有得花,自然,生前的衣物也是要一并送上去的。烧出的黑烟有些呛人,有些痛心这对环境并不友好,仅能默默接受,背着风口把纸钱一张一张地放进火炉,风有些大,伴着热力吹得灰烬四散,如龙卷风般壮观又悲哀,边上不时有鞭炮炸响,对心脏并不友好。放在以前,定是不能理解这些繁琐的仪式,现在却觉得这是应当的。

时间还是走得匆忙,转眼就过两个时辰,差不多又到分别的时刻。走上楼梯,又一次地在心里默念、祈祷,然后认真地最后看向父亲的遗像,这次,我的眼眶果真还是湿润了。收好祭品,清理完灰烬,要走了。我缓缓地挪到楼梯边缘,仍不舍地盯向父亲的骨灰盒,小声地对着抽泣:“爸,我会再来看你的,下次见。”趁着还没放声大哭,走吧!就不要被看到吧!

明年,或许还是有些漫长吧?

在秋天离开的父亲,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生命的静美,为我上了这最好的一节课。

我曾想过父亲生前给我留下些什么,其实并不少,但一时间是不能都说上来的,不过有一样相当能确定,那就是:无私的爱与亲情。 他已经死了,离开了这虚无缥缈的人世,他的躯体藏在骨灰盒里长眠;可他还活着,永存于我的心中,他的灵魂一直仍在伴着我前行!

过去一段时间,我试图去探索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一直拿不准眉目,如今,终归有个答案了。

个人的生命或可比如一口井,若是没有雨水和大海的滋养,最终也只会在历史的缩影中无声地干涸。可我们,总会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亲情还是陌生的温情,无论国界民族,无论古往今来,岁月更迭,狭小的生命就是这样串成一幅宏大的画卷,前人己添过一笔,而后人将接着书写。

生命注定有限,可有限也能在时间中流转于永恒,以生命的延续承载着灵魂继续前行,人类历史的漫漫长路正是由此而来。承载着他人的灵魂,再将自己的灵魂托付。秋去春归,落红将“化作春泥更护花”,一一相传,或许,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