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万红军被围困,毛主席下令睡三天成功破局,蒋介石连叹自愧不如

 liuhuirong 2023-05-26 发布于湖北

1931年,红军部队位处兴国一带,西有赣江,南北东三个方向则分别有国民党9个师,三十万人马正在慢慢逼近,任何一条能正常通行的道路都被国民党军队严密看守,这就是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时遇到的绝境。

毛主席

“毛泽东同志,国民党的包围圈已经形成,我军现已无路可退了,这该如何是好?”

“既然如此,我们就先在包围圈中睡上三天,侦察部队继续监视敌人动向,三日后另做打算。”

毛主席的话让所有红军将士都难以置信,前有赣江天险,后有国军三十万追兵,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竟然命令全军睡觉,这到底是什么奇招?

红军两破围剿计划

自从红军成功会师井冈山以后,蒋介石就一直将红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都要铲除红军。当时国民党已经从形势上统一了中国,毫不夸张地说,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已经没有了敌手。

张辉瓒

1930年10月,国民党集兵十万,由张辉瓒负责指挥围剿共产党,而当时红军只有四万人,十万对上四万,只要双方正式开打,装备落后的共产党不可能是国军的对手。

但毛主席没有和国军正面对抗,而是选择先示弱国军,让连战连捷的国民党军队追击红军,诱敌深入至红军的优势地带,分化国军部队之后再逐个击破,最终歼敌1.3万,重伤国军,打赢了第一次反“围剿”。

蒋介石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围剿失败而感到意外,他认为自己还是稍微低估了红军的战斗力,但没有什么仗是兵力优势拿不下的,如果有,那就再加十万士兵。

何应钦

时隔四个月,蒋介石决定再次出动20万大军,由何应钦负责指挥,依靠接连不断的战斗彻底击溃红军。然而国民党虽然增加了兵力却没有改变战略,仍然是想靠优势兵力平推共产党,因此毛主席又一次用同样的方式小范围集中兵力,逐个歼灭国军。

最终,红军在五月依靠着五场连胜让敌人的围剿美梦再次破灭。张辉瓒与何应钦两次带兵围剿都铩羽而归,这让蒋介石很不满意。

来势汹汹的第三次围剿

有一有二没有三,在两次围剿失败以后,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终于有点坐不住了,决定要自己精心设计第三次围剿,亲手将共产党送上绝路。

蒋介石

这次蒋介石再添十万人马,直接集结了30万精兵强将,并且还放出狠话:国民党一定会在三个月内彻底消灭红军。

这次大军之中更是不乏蒋介石自己的嫡系部队,绝对是精锐尽出的一仗。

为了鼓励手下积极出击,蒋介石告诉部下,只要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色就能晋升一级,表现突出者更是可以得到单独的奖赏。

在这次围剿中,蒋介石还派出了空军部队,采取空中侦察与地面轰炸的进攻方式,试图用先进的军事装备打击红军。而自己则作为“剿匪总司令”亲自坐镇指挥,甚至还聘请了多名国际军事顾问,势必要在第三次围剿中彻底击溃共产党。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略示意图

反观红军方面,武器装备落后,没有任何制空权,军队人数满打满算也只有3万人出头,仅为国军的十分之一,在国民党强大的正面火力前凶多吉少。

但所幸的是,中央红军已经提前得知了蒋介石的围剿企图,因此红军可以避免正面对抗国军。

收到国民党的进攻情报以后,毛主席毫不犹豫命令红军主力撤离城市,避免主力被围困在城市之中,只要主力还没被剿灭,之后就可以再寻找更好的机会进行反攻。

蒋介石轻而易举地收下了瑞金和宁都,虽然他很高兴,但也明白城市从来都不是红军的战略重点,只要人还在,群众基础还在,丢失两个城市并不会伤及红军的根本,将红军赶出城市,只是消灭红军的第一步。

蒋介石

红军接连不断地丢失阵地,这让蒋介石不由地开始自大了起来,但一直不能抓住红军主力让他有点懊恼。蒋介石迫切地想要和红军正面对决,试图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碾压红军,迫使红军失去所有可以逃窜的地方。

躲开敌人主力,先挑软柿子打,再逐个击破,这是毛主席的反“围剿”方针,但蒋介石也并非完全没有吸取前两次围剿失败的教训。

蒋介石利用他的制空权获取红军主力的具体位置,采取“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让每个部队步步为营,不急于攻击红军,而是逐步挤压红军的生存空间,逼迫红军陷入国军的正面火力包围圈中。

反“围剿”画作

红军的主动反击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蒋介石算盘打得啪啪响,红军领导层自然不可能不懂。

既然国军不想主动攻击红军,那就该轮到红军主动攻击国军了。

面对国民党的三十万大军,毛主席拿出了他的“磨盘战术”,之所以称之为“磨盘”,是因为这种战术从不会直接接触敌军,而是利用红军优秀的机动性不断寻找国军的阵形间隙,引诱敌人进入红军主力的埋伏圈,最后利用地形优势慢慢蚕食敌军。

红军利用自己的群众基础,从当地村民的口中及时得知了国民党军队的动向。7月底,红军发现富田是国军的一个薄弱之处,他们打算从这里进行突围。

第四次反“围剿”纪念像

红军利用树叶伪装部队,也不留下过多的行军记号,尽可能隐蔽前进,然而红军的行踪却被国民党的空中侦察发现了,等到红军抵达富田时,这里早已是重兵防守,所幸国民党军队的主要方略是围而不攻,这让红军得到了再次退回兴国的机会。

第一次突围计划破灭了,红军决定重新寻找突破口。为了提防国军的空军侦察,红军决定只在夜间行军,白天躲在掩体中隐藏行踪。

根据情报,红军得知国军的包围圈有一个宽约20公里的漏洞,毛主席当机立断,让红军主力钻出这个大窟窿,从国军后方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红军反“围剿”

红军全员做足准备,尽可能隐藏一切行军踪迹,连夜钻出了敌人三十万大军的包围圈,没有任何一支前线国军部队接触过红军主力,空中侦察也没发现红军的行踪,这使得国军彻底丢失了红军主力的去向。

红军一路急行军直奔莲塘地区,此地的国军指挥官还以为自己是后方部队,根本没有做任何防备,殊不知红军主力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阵地。

敌在明我在暗,红军立即集中力量发动进攻,接连击溃了驻守莲塘的两个旅以及黄陂的两个团,取得四连胜,国军这才如梦初醒:我们的包围圈有漏洞!本来还以为自己在前线的八个师立即调头,赶赴宁都。

红军反“围剿”

被红军这样偷袭后方,每个前线包围部队都有责任,许多国军指挥官都想要立即将功补过。

毛主席再出新招:让少量部队佯装红军主力敲锣打鼓吸引敌人注意力,其余主力向反方向突围,红军再次金蝉脱壳,找到了更安全的休息地。

蒋介石被红军这样戏弄也是十分恼火,但江西多山,道路崎岖,装备简陋反而成了红军的优势,带着重武器的国军行军速度缓慢,既没发现暗渡陈仓的红军主力位置,也没抓住敲锣打鼓的诱饵部队,只能望山兴叹。

通过不断地转移,红军利用机动性有了很多喘息的机会,而国军为了尽早立功,不停地向着红军出没的地方赶,早已疲于奔命,完全陷入了红军的节奏中。

红军反“围剿”纪念像

无路可退的反“围剿”作战

虽说国军白白少了一万兵力,但一切又回到了最开始时的样子,红军仍然被包围,双方实力依然悬殊。

歼灭几个处于后方的残兵败阵虽说打击了国军士气,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但红军还没能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因为赣江天险,红军无法向西撤退,而其他方向则到处都是追击的国军士兵,只要敌人调整过来,完成包围,红军还是会全军覆没。

毛主席自然清楚其中利害,但他却丝毫没有着急,不但没有让红军继续转移,反而是让全体将士原地休息三天。

很多战士都难以理解毛主席的用意:明明面临着一样的危机,第一次要想办法积极突围,第二次却直接原地待命,这岂不是坐以待毙?

蒋介石

然而有意思的是,休息了三天以后,红军完全没有陷入危机,反倒是国军还在路上磨磨蹭蹭,包围圈还是没完成收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天前,蒋介石告诉自己的部下,红军刚刚打赢几场胜仗,一定还在黄陂休养整顿,要让将领们尽快赶到黄陂。

但有了第一次让红军钻出包围圈的经历,国军至今也还没搞明白红军到底是用什么办法跑到自己后方的,这让所有国军将领都不得不慎重行事。

蒋介石一方面要求部队尽快抵达战场,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不能再把红军放跑,要仔仔细细地搜索每一个可能藏有红军大部队的地方,这互相矛盾的两个要求让将领们都犯起了嘀咕。

阎锡山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谁也不想在这次硬实力悬殊的围剿中犯错,蒋校长只说要尽快,也没说要多快,国军将领们都不谋而合地慢慢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蒋介石召集三十万大军剿共的事已经传开了,很多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趁虚而入夺回自己的权力。

而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内讧,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在北方动作频繁,这些人和红军不同,他们会直接夺取蒋介石最重视的城市控制权,严重损害蒋介石的利益,这让蒋介石无暇催促前线战事,不得不转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去。

毛主席

毛主席完美拿捏了所有国军高层的心理,在国军偷懒摸鱼的时候好好地休息了三天,而国民党军队则一直围而不攻,谁也不想当出头鸟。

休整过后,红军再次找到了国军包围圈的漏洞,一招鲜吃遍天,毛主席立即决定故伎重施,再次派出小股部队扮作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进入深山,造成红军主力即将逃离的假象,引诱国军追击。

而真正的主力则是再次从包围圈漏洞中逃走,继续在国军后方休养生息。

被蒙骗的国军部队自以为成功包围了红军主力,与深山中的诱饵部队斗智斗勇,花费大量精力却一直没能剿灭红军主力。

反“围剿”时期红军

诱饵部队不断地在不同的高山间翻来覆去,逼着装备沉重的国军陪他们爬山,坚持了半个月,红军主力和他们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又累又饿的国民党军队,拿下第三次大胜,不但救出了在深山作为诱饵的红十二军,还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

三万对三十万,红军部队以弱胜强,成功剿灭了国民党军队三万余人,缴获枪支1.3万,打惨了国军,打肥了红军。

至此,放出豪言要三个月消灭红军的蒋介石再次被打脸。

蒋介石

被迫放弃围剿的国民党

事实上,三个月消灭红军不但是蒋介石的预期目标,更是国民党的最后时限。国民党虽然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这种统一并不稳固,一旦被红军长期拖住,其他地区就很有可能揭竿而起,反抗国民党。

就在蒋介石围剿共产党时,全国其他地方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七月时,长江中下游因为连日的暴雨导致汉口堤坝被冲垮,江淮流域是国民党的纳税重户,让本就不富裕的国民党财政雪上加霜,即使国民党努力赈灾,仍然有多地爆发骚乱。

张作霖

9月初,广州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冯玉祥等人为委员,高举反蒋旗帜,逼得蒋介石分兵前去平乱,之后国民党军队也因此被留在了南方,这给了长期盘踞在东北的日本人发难的机会。

1931年9月,东北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这件事逼着蒋介石暂时放弃剿共,那就是九·一八事变。

东北军阀张作霖在日本人的铁轨上被日方炸死了,这不但让东北群龙无首,还给了日军借题发挥的机会,他们声称是中国军人炸烂了日本人的铁轨,自此以后日军开始大举入侵东北,全面发动对华战争。

毛主席

蒋介石虽然剿共心切,但全国上下各界的反对声音实在太大,如果继续剿共,恐怕不等国民党剿共成功,自己的统治就已经要土崩瓦解了。

至此,红军成功在国民党十倍兵力的包围中逃出生天,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同时为了让国民党有更强的力量反抗日军,毛主席也没有命令红军在国民党撤退时痛打落水狗,展现出了远超蒋介石的气度。

毛主席在这次战斗中惊人的战略意识,以及对人心的把控让他在红军队伍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这也让他在后来的遵义会议中,成为红军的主要领导人打下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