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杜甫巅峰之战,同一地名各写一诗,被誉为七绝第一、七律第一

 海曲上人 2023-05-26 发布于山东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

时常有人将二人的诗歌作对比,其实,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激情洋溢,他描写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关心,对自然——自我的外化。

他热爱和歌颂高峻和奇特的山峦,表现他在直观自然时的感受。

杜甫则不同。

在盛唐人们开始张扬自己的个性时,杜甫的诗更多的是同情着人们的苦难,关怀现实政治,他的律诗有着沉郁顿挫的风格。

虽然两人的诗很难做一个明确的比较,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

有趣的是,李白和杜甫分别在759年、767年经过夔州,各留下名作一首,其中,一首被誉为“七绝第一”,一首被誉为“七律第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图片1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白帝城。

在李白之前,白帝城最著名的事件是“白帝城托孤”。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贸然讨伐东吴,大败后一病不起,在白帝城交代后事。

他和诸葛亮明确表态,如果太子刘禅够格,诸葛亮便辅佐他,否则便取而代之。

诸葛亮哪敢取而代之?他也明确表态,一定尽力效忠刘禅,死而后已。

刘备则几乎要求刘禅对诸葛亮执父子礼。

总之,这是一个君臣同心同德的感人故事。

李白此番被朝廷流放,病根子就在于君臣猜忌。

此时此刻,李白想到“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内心一定会感慨万千吧!

文章图片2

那李白为何会来白帝城呢?

说来话长。

李白25岁时离开巴蜀大地,奔波了半生,经历了人生的巅峰和失意,最终不仅没能实现自己的雄伟抱负,到了晚年,反而因为在“安史之乱”中不留意站错了队,被唐肃宗李亨下诏流放夜郎。

公元759年二月,李白进入三峡。

一天,传来一个大喜讯:由于立太子和关内大汉,唐肃宗下令大赦,赦免的名单中就有李白的名字!

李白立刻从白帝城掉转船头,向下游江陵飞快驶去。

此时的李白兴奋畅快极了,望着两岸群山,眼前激流,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是沿途美景与轻松喜悦的心情汇成的一支美妙和谐的歌,本诗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堪称千古绝唱。

在一些版本中,这一首也被誉为“七绝第一”。

文章图片3

《登 高》

【唐】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

写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兴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然一片混乱。

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多病,再加上壮志未酬,让杜甫的心中十分苦闷,想借此诗排遣心中的苦痛。

文章图片4

这首《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其中,颈联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被称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万里”,是地之远,诗人当时身在夔州,即现在的重庆奉节,与故地长安可谓是“万里之遥”。

“悲秋”,是秋日凄凉的景象引发的悲情。

“常”,指的是时间之久,公元760年,杜甫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漂泊之旅。杜甫作此诗时,是公元767年,已经是漂泊生涯的第八年了。

文章图片5

“作客”指的便是漂泊他乡。

诗人之所以漂泊他乡,不为出游,而是为了躲避战乱。

“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混乱,为争夺地盘,各个蕃镇之间时有战争,除此之外,国家还面临着吐蕃这一外患,这是国家之难。

没有国,哪来的家?

国家遇难,每一个家庭都不会幸免。杜甫远离故土,客居他乡,生活窘迫,这是家之难。

杜甫时刻忧心国与家的艰难,将心中愁苦融入诗中,铸就经典。

“百年”,指的是诗人已步入晚年;

“多病”,是指杜甫当时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

“独登台”,是指在重阳节这个本该全家团聚的时候,身边没有至亲好友,诗人独自登高。

这种种可悲的叠加,让读者感同身受,更加体味到诗人心境的凄凉。

文章图片6

很多人在自身生活富足的情况下,会关心国家,报效国家,但倘若生活窘迫,往往只能独善其身,只去考虑自己的“小家”,而不再关心国家这个“大家”。

但杜甫的爱国情怀,让他无论顺逆,始终关心国家。

我认为《登高》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不仅仅因为语言精练、对仗工整、音律和谐,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今天的这两首诗,我们不品评高低,不妨写一句寄语:如果让你对当时的李白和杜甫各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