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四方面军的军事学校

 飘逸金陵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红军第四分校。

1930年冬,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一军成立了随营学校。校长姚家芳,政治委员吉开达。训练基层军政干部,每期学员100余人,共办了两期。

1931年2月11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

校长曾中生(兼),政治委员刘杞,副校长郑行瑞,教育长李昂茨。下设步兵队、特科队、政治队等。

彭杨军政学校。

1931年4月,红军第四分校在新集改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

1931年底,校址由新集迁至光山县李家湾。这时,红四方面军随营学校合并人彭杨军政学校。校长蔡申熙,政治委员刘杞,政治部主任傅钟,(后)张琴秋,教育主任李特。下设步兵营、炮兵连、工人连、政治连。学员共四五百人,共办了两期。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至陕南时,学校停办。

1933年2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通江县新场坝,重新恢复了彭杨军政学校。校长倪志亮,教育长吴展。教员有楚凤悟、魏亦同、徐深吉等。

学制4个月,共办了两期。

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

1934年8~9月间,在四川巴中县青冈坡,将彭杨军政学校改成红军大学。校长倪志亮,副校长李特,教育长兼军事主任徐深吉。

下设∶上干队,训练营、团干部;中干队,训练连排干部;初干队共3个连,训练班长。

全校共5个连,500余人。学制3个月,只办了一期即停办。

同时,在广元县旺苍坝成立了红四方面军干部大队。队长徐深吉。下设高干队、上干队、基层干部队等。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8月,军委决定重新成立红军大学。由军委干部团和红四方面军上干大队合编组成,校地在毛儿盖∶校长刘伯承.,政治委员何畏,教育长李特,政治部主任刘少奇,校总支书记莫文骅∶下设高干科、上干科和特科团。

特科团团长韦国清,政治委员宋任穷,参谋长毕士悌,共辖4个科∶机枪科,科长王智涛;士兵科,科长谭希林;炮兵科,科长冯达飞;骑兵科,科长苏进。

9月中旬,张国涛擅自命令全军南下。红军大学原军委干部团随党中央、中央红军北上;原红四方面军人员随军南下

1935年10月,在绥靖重新成立了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政治委员何畏,参谋长张宗逊,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组织科科长刘昌毅,教育科科长郭天民,政治主任教员张际春,教员潘自力、罗世文等。

下设∶高级指挥科(训练师团干部),科长余天云,(后)张宗逊(兼);上级指挥科(训练营及少量团的军事干部),科长先后是周子昆、陈伯钧、曹里怀,教导员先后是李培南、李园芳、黄志勇;

上级政治科(训练营及小量团政工干部),科长彭绍辉,教导员李井泉,副科长皮定均。全校学员共300余人。

1936年1月,成立了中级干部科(队),下辖政治连,连长皮定均,指导员黄志勇;工兵连、机枪连、测绘班等.

6月、张际春代理政治部主任.

1936年9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北上到达甘肃省徽县∶将红二方面军随营学校高级班、上级科,同红四方面军红军人学合编。

校长刘伯承,政治委员何畏,副校长陈伯钧,参谋长张宗逊,政治部主任李干辉,教育科科长陈外欧∶

下设∶上级指挥科,科长贾若瑜;第一营,营长冯涛;第一营;第三营(特科营),营长尹宝仔.

另将红军大学的连排干部调出,成立了红军步兵学校,校长倪志亮,第一营营长皮定均,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会师以后,将步兵学校合并入军委红军大学第三科;

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于12月2日到达保安后,合并入军委红军大学第一、二科。

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

1936年3月15日,在炉霍正式成立。校长赵镕,队长黄积功,学员80人。

1936年7月,赵镕调走,由俞杰继任校长,招收二、四方面军学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