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中医:脏象学说之四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3、开窍于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主舌,……在窍为舌”,

  心开窍于舌,其一,心的经脉上系于舌。《灵枢·经脉》云:“手少阴之别,名曰同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二,舌的语言和知味功能有赖于心藏神和主血脉功能的正常。《灵枢·优恚无言》曰:“舌者,音声之机也。……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灵枢·脉度》中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同时,心之气血是否充足,可以通过望舌得知,心血充血,舌色红活。所以有舌为“心之苗窍”的说法。

  4、其华在面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其华在面的“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因为面部的血脉丰富,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上反映出来。心主血脉正常,则面色红润。如果心血不足或心脉不畅,则面色无华或唇色紫暗。

  5、心包络

  对于心包络的认识目前尚有较大的争议。

  《灵枢·经脉》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属心包络 ”,并曰:“手心主之别,名日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灵枢·邪客》云:“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素问·刺法论》有“当刺心包络所出”,“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可刺心包络所流”的记述。

  从上面这些经文的意思来理解,心包络是心脏的络脉,是包绕在心脏外面的络脉。有人认为心之包络,是手厥阴经在胸腔内的一部分。也有人根据“心主之脉……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推测心包络即是循行中“内络于心”的“脉”,是“心主之脉”在胸中的部分,心包则是“心”的功能边界。

  有人基于“代心受邪”和温邪“逆传心包”,认为心包是第六藏。但从《内经》的经文来看,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不足的。

   6、其他

   汗为心液: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心与小肠为相表里: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

   心通于夏气,与夏气相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此外,心与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联系。

我的部分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