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门诊时,询问患者的病史是医生了解病情的第一步。医生会围绕患者的讲述进一步询问及做必要的检查。因此,患者讲清楚病情,对于医生全面、准确把握病情非常重要。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让医生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病情,做针对性的检查,尽早诊断。这样,也可避免医生因患者讲不清楚,门诊交流时间有限,扩大检查范围,而做不必要的检查,也可节省时间和费用。

  与医生交流最主要、最重要的,是讲自己的“主要病痛+持续时间”。如“经常性腹痛2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10余年”、“鲜血便间断性发作3年”。于是,医生马上就知道了大致的检查和诊断方向。就会接着有针对性地展开询问。

  虽然有的患者对主要症状表述不清,但医生多问几句也就清楚了。最常见的问题是,患者怎么也不说“持续时间”,或者不清楚从开始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因为要了解这个“持续时间”,彼此费了很长时间,经反复询问,医生才搞清楚这个“持续时间”是几天、几月或几年、十几年。因此,建议,患者实在不清楚时间时,讲个大致的时间就可以了。

  接着,医生会围绕主要症状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变化情况,诱发或加重的因素,以前的检查治疗情况进行问答。如果你能按照这个思路讲述,医生会轻松不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讲述,有经验的医生也会加以引导。

  以腹痛为例,有腹部隐隐作痛、胀痛、刺痛、剧烈疼痛、坠痛等不同性质和程度;有的是持续性疼痛,有的是间歇性发作;有时是因饮酒或受凉、劳累后发作;有的是便前腹痛,腹痛在排便后缓解。

  以前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特别是CT、核磁共振、B超、肿瘤指标等重要的检查报告,最好能带着给医生看。这些检查和诊断、治疗史对医生判断病情很重要,有助于避免重复检查。

  像便秘这类疾病,患者经常服用泻药(或通便药),因此需要将所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服用多长时间等,向医生介绍清楚。

  在讲主要症状时,还要讲其他身体上的其他疾病和不适。因为,很多症状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比如,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溃疡,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些便秘也与糖尿病有关。又比如,便血有的与服用阿斯匹林等药物有关,有的与胃肠道血管硬化导致的胃肠道粘膜缺血性炎症有关。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容易睡眠不好等。

  在门诊时常见的情况是,患者会滔滔不绝、旁若无人地讲自己的病情。会讲20年来,从发病到现在的每一个细节,像讲故事样的,一点不漏地讲,像这样讲的话,也许医生需要一个小时才能了解患者的病情。也遇到有的患者,会将自己一个月每天大便的次数、排便的量、大便的形状记录下来,一点点地向医生讲,甚至还将手机拍的每天大便的照片给医生看。患者觉得重要,但医生并不需要知道每天重复、又大同小异的症状细节,医生想了解的是症状背后的诊断。

  因此,在向患者讲述自己的病情时,最重要的还是“主要病痛”+“持续时间”。还有要带着一些重要的检查和治疗报告、以前的治疗情况和方药方面的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