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痹汤加减治疗肺热肠燥型便秘(朱秉宜主诊)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患者吴某某,男66 岁。200867日初诊。

  主诉: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近5年。

  初诊:大便干结难解近五年,平均每4~5日大便1次,大便干结,排出不畅,伴有腹胀,便后缓解,屁少,口干喜冷饮,易生口腔溃疡,今年59日于我院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未见新生物。现大便干结,腹胀痛不适,口干喜冷饮,咳嗽咯痰,痰黄,舌红苔薄微黄,脉细滑。诊其为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证属肺热内灼,耗津肠燥。

  患者久病体虚,肺脏有热,阴液亏损,肠燥失润,肠腑传导失司,故见便结,数日一行,口干、舌红脉弦。肺热则咳嗽咯痰,色黄。阴液不足,糟粕停滞肠腑,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腹胀。腑气不畅则胃失和降,脾气不健,故见纳呆食少。治以宣肺清热,升清降浊,润肠通便。拟方肠痹汤加减。

  处方:30 g 黄芩10g 柴胡10g 升麻10紫苑10g 枳壳10g 枳实10g 火麻仁15g 瓜蒌仁15g 杏仁10g 陈皮10g 枇杷叶10g 桔梗6g。七剂煎服。

  二诊(2008614日):前诊后排便困难有所缓解, 约2日一行,质地仍偏硬,纳欠香,口干尚无明显好转,腹胀间作,咯痰减轻,有屁。原方加南沙参20g 北沙参20g 法半夏10g 焦麦芽15焦谷芽15十四剂煎服。

  三诊:2008628日):前诊服药后大便一日一次,不定时,质软成形,排出通畅,近日纳香,咳嗽咯痰明显好转,腹时有胀满气多,苔薄,脉小弦。余症同前。原方去黄芩10g柴胡10g 南北沙参减量至10g     十四剂煎服。

  按语:古人云“凡治病必求于本。”往往很多便秘其本并不在大肠本身,大肠只是疾病的一个标,表现出大肠便秘的一个症状。本例患者是属于典型的因为肺热肠燥而引起的,临床表现突出,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肺有热,久咳伤津耗气,肺气不利,则影响肠腑的传导功能,久则中焦脾胃之升清降浊功能不健,浊阴不降,脾气津液输布失常故见口干,所以本病辩证当属肺热内灼,耗津肠燥,治疗应以宣肺清热,升清降浊,如仅仅看到津亏肠燥的表象,而是简单使用滋阴润肠,则治标而不治本,且不利于清利肺热。朱老在治疗便秘时注重辨证施治,在清利肺热方面选用黄芩、枇杷叶,使用桔梗、紫苑、杏仁宣利肺气,瓜蒌仁、法半夏化痰,升麻、柴胡疏理气机,辅以生白术和火麻仁润肠通便,在肺热已清的情况下,加用滋阴清热之品,增水行舟。

1993年与张仁福主任于扬州平山堂合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