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故事】宋致国作品 ‖ 行医当如汪中宽

 悠哉乐哉 2023-05-26 发布于山东

讲述老百姓的温暖故事

    老百姓的心就像一盏盏灯,走近了,就能感觉出灯的温暖。我在人世间跋涉,常常感到做人的不易。累了、乏了,就去努力寻找光亮和温暖,以积蓄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于是,我成了老百姓温暖故事的讲述人。

图片

图片

行医当如汪中宽

行医当如汪中宽

文  宋志国

海枯石烂

认识汪中宽先生好多年了,忽然就想给他写点东西。

原因是自从得了疱疹后一直浑身发痒、久治不愈;西药、各类“肤轻松”都尝试遍了,均近乎于不治。想起他的中药颇有效,于是便凑了周末,专程赶到济宁博物馆对过的“汪氏中医诊所”去请教他。当然,我们是老友,且他知道我在医学院,把诊起来就应该会特认真吧。但想不到,竟还会有那么多远道而来的乡间慕名者前来求诊。当然来自邹城、微山、鱼台、金乡的患者也算稀罕,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会有一位中医院的女医生也会专程赶来求他看中医!

这,就不能不让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初识汪中宽,应该是二十几年前。有天,山东电视台记者站冯站长邀我陪他去给一位他治疗好神经性皮炎的大夫送面锦旗。

“为人别治癣,治癣必丟脸”。
    能治得冯站长的神经性皮炎已三年多没有复发,就当属难得。于是虽和汪大夫一面之交,但从心底就记住了他:
汪中宽,中医,武警部队医院转业。

接着,我就把几位患神经性皮炎的老朋友试着推荐给他,想不到均说意想不到,且收费低廉。连我们保卫科的老陈,治好了多年未癒的皮炎,非请我的客不行。

第二次真正认识他,是我退下来在煤田医院做“顾问”之后。我在医学院近三十年,做了二十三年健康报驻地记者,颇得患者、医生们的信赖。有了疑难杂症患者,我总想推荐给我熟悉的专家,目的是让患者少走弯路,达到少花钱、治好病的目的。

记得是五年前吧,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来煤田医院就诊。已经去了几家医院,都确诊为尖锐湿疣。但收费都要在五千元以上,听说煤田医院收费比较低,于是就来就诊。可惜当时煤田医院还没上皮肤科,结果坐诊的外科大夫就问到我:济宁治这种病的有收费较低的吗?当时我就想到了汪中宽。想不到三个月之后,该患者要专门来请我的客:

只花了一千二百块钱,病就完全治好了!

图片

再次认识汪中宽,是在我想方设法为贫困大学生们找赞助人的时候。当然,那时多数有困难学生,我就找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慈善人物”的济宁脉管炎医院院长张兴惠先生。可汪中宽先生听说之后,非要我给他找两个贫困生不可。结果,我为他找的贫困生,不仅都得到了他的赞助,且学会了怎样的行医、做人……

 按说,如今的汪中宽已算得上鲁西南知名的中医了。特别是皮肤科、不孕不育,更应该算得上一家;两个孩子都分别攻读过研究生。特别是小女儿承袭家传,省中医科大学学成归来,把诊在文化厚重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他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但是上次登门拜访,忽见他门上贴一“告示”:

 出外从师!

 投师何人?

 北京“冯世綸名医传承工作站”,国医大师冯世綸先生。

 冯先生以望九之身下基层行医传道,汪中宽以近花甲之年执弟子礼亲去“抄方”、侍茶;试想有这样的心态,还不能学到国医名师的真谛吗?    

再说:汪中宽先生一不做广告宣传,二没有街头门面,对面是正在筹建的“运河行暑”,在拥拥挤挤的自家住宅里,正宗的“躲在深闺无人识”;却仅靠患者的口口相传,男女患者竟能延至百里,这就不能不叫我专门以记。

图片

关注

健康

定期

体检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宋致国,73岁,微山县人,济宁医学院退休。曾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过散文,小说。

主办山东济宁市散文学会

制作济宁市散文学会秘书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