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食台州菜,不知鲜滋味

 一葉一如来 2023-05-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台州的江鲜、河鲜、湖鲜和海鲜,都值得一夸。但我以为,最值得夸的是海鲜。
图片
苏州的朋友出差来看我,我尽地主之谊,请他吃海鲜。在海边的夜排档,他喝多了酒,在我面前咿呀咿呀地开唱:“獭狐(太湖)美呀獭狐(太湖)美,美就美在獭狐(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
我说你别啊啊的,我顺手拿起两根筷子,敲打着酒杯,念出一首台州民谣《月节鱼名》:“正月雪里梅(梅,指梅童鱼),二月桃花鲻,三鲳四鳓,五呼六淡(呼,指呼鱼;淡,指弹涂),七月沙鱼鲜,八月白蟹板,九月黄鱼篰加篰,十月田蟹呷老酒,十一月湖里鲫,十二月带鱼熬菜头吃勿息。”——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獭狐”再美,无非是红菱呀湖鱼呀湖虾呀,咱们这里,有雪里梅,有桃花鲻,还有黄花鱼,口福比你们好多了。



图片




图片


对于好吃的台州人来说,人生之福,很大程度体现在口福上。所谓口福,就是味蕾上的幸福指数。
台州人味蕾上的幸福指数,那是相当高。

图片
东海沿岸,盛产海鲜的地方不少,沿海的宁波、舟山、台州、温州,都以海鲜著称,海鲜是这些地方的主打美食。当地人一般都能顺口说上二三十种海鲜的名字,我身边那些大脑内存大的吃货,一开口就排得出上百种海鲜名。
图片

浙江有绵延千里的海岸线,鱼类和贝壳类水产品有五百多种。台州的大陆海岸线有780公里,占浙江大陆海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虾兵蟹将,癞头鼋宰相”,椒江的大陈渔场、玉环的披山渔场、三门的猫头洋渔场,是中国著名的渔场,大陈渔场还是全省第二大渔场。台州滩涂广阔,是全省最大的海上牧场。台州的滩涂养殖和近海捕捞都居全省第一。不仅滩涂多,港湾也多,北有三门湾,中间有台州湾,南有隘顽湾、乐清湾。岛多湾多,鱼就多,滩涂多,小海鲜就多。
说到海鲜,台州人滋生出扬扬自得的情绪,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台州海鲜多,吃法也多。有熟食法;有生食法,如呛蟹呛虾;有腌干法,腌成黄鱼鲞、瓜筒、鲨鱼鲞、鳗鲞、乌狼鲞、墨鱼干、弹涂干、淡菜干、虾干,各种小杂鱼则被晒干成鲓头(小鱼干),如梅子鲓、龙头鲓、杂鱼鲓;有糟醉法,糟鳓鱼、糟带鱼、醉泥螺、醉蟹、鱼生、血蚶等,还有制糊磨酱的,如虾酱、蟹酱、辣螺酱等。

图片

图片
各地方言中,都有一个字叫“鲜”。“鲜”原指食物的新鲜和味道鲜美,但在台州,这个“鲜”别有含义,主要表现为得意忘形、不知含蓄,同时还含有一点显摆、卖弄的意思。它类似于杭州话里的“千”,北京话里的“烧包”,东北话的“嘚瑟”,但我觉得无论是“千”“烧包”,还是“嘚瑟”,表现力都不如这个“鲜”字强。在台州方言里,形容一个人得意洋洋,就用“鲜嗒嗒”,让人想起海鲜刚捞上来时,新鲜透骨,浑身滴着水的样子。把“鲜”字用在人身上,委实形象。
海鲜海鲜,就图个鲜字。但是,以我的眼光来看,光一个鲜字还不够。我在《无鲜勿落饭》一书中,早就说过,吃海鲜有三重境界:一曰鲜美,二为肥美,三是甜美。我们这里的人对海鲜的最高评价,就是“鲜甜”二字。这种评价,很是让一些人想不明白,说海鲜“鲜”是可以理解的,怎么会甜呢?我懒得跟他们争辩,如果他们到沿海城市走上一遭,吃到过刚打捞上来的小黄鱼、梅童鱼等小海鲜,他们一定会对台州以“鲜甜”这个词形容海鲜心服口服。
图片
台州人性格豪放,但味蕾敏感而细腻,看餐桌上有无鲜物,不看红肉,一看有没有时令菜蔬,二看桌上海鲜有多少。因此,海边人有“无鲜勿落饭”的说法。也是,餐桌上若没几样时令鲜货,叫人咋吃得下饭呀。

图片

台州人常吃的海鲜里,有黄鱼、青蟹之类的“大牌”,这些海鲜太出名了,跟内陆地区的人提这些,显得我们有些嘚瑟。江南地虽不大,但海鲜很博,长得稀奇古怪的海鲜很多——什么像鸟一样长着翅膀的尖嘴“飞鱼”,鱼假虎威的“岩头老虎”,跟石头一般形状、一样颜色的“石头鱼”,满身疙瘩像癞蛤蟆的“蛤蟆鱼”,细细长长的“钉头螺”,从岩石表皮揭下来的“佛手”,名字好像是上海滩斧头帮起的而肉质却极细嫩的“斧头鱼”,名字倒胃口一吃不松口的“濑尿虾”,……这些个海鲜,别说外地朋友没见过,就是本地人也未必全叫得出名。嗨,就说到这儿吧,说多了就真的有卖弄之嫌了。有机会,还是请你到海边的大排档吃吃我们的海鲜吧。
这些海鲜,别看模样长得怪,名字起得凶,其实,它们都具备一两门“独门绝技”,或拥有致命杀伤性武器,如河豚;要么懂“奇门遁甲”,遇上危险会放烟幕弹,如墨鱼;要么有壁垒森严的防御体系,如各种海螺。
图片
图片
关于台州海鲜,天南地北的食客都做过评价,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有些海鲜,形状见所未见,吃法闻所未闻,口味倒是一致,就是一个“鲜”字!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就在诗中写道:“每思乡味必流涎,一物何能到眼前。”想起家乡台州的海鲜,这位江湖浪子竟然会口水横流。

图片
很多外地人,爱上台州,源于台州的美食。这跟爱上一个人,再爱上一座城,是同样道理。
我的一位老师姓龚,当年就是被海鲜诱惑,心甘情愿一辈子把家安在台州。他大学毕业后,与班里五六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台州,从省城杭州到海边小城市,心理落差相当大,不过,好吃的龚老师说:“接连几天用脸盆煮黄鱼和螃蟹来吃,就谁也不愿离开这里了。黄鱼肉香,是一种过齿难忘的香。那时街上黄鱼堆如小山,我们是天天吃,吃不厌,黄鱼捞面,黄鱼鲞肉……还有螃蟹,活的,那肉白如羊脂,清煮来吃,又鲜又甜,大家觉得日子过得神仙似的,到什么地方也享不到如此口福!”
图片
图片

龚老师有位生意场上的朋友,是台湾人,因为钟情我们这里的海鲜,索性把厂子建在这里。他吃遍了当地上百种海鲜,过了一阵子想家了,想回台湾了。龚老师跟他说,你尝够了鲍鱼、海参、鱼翅、海卵、石斑、血蛤……可还没尝农家海鲜呢!这位台商朋友一听还有农家海鲜,口风马上变了,说回去不回去还可以再商量。
这些年,台州美食名声在外,一到节假日,街头都是外地牌照的车,那是吃货们自驾来台州尝鲜,甚至有北京、深圳的吃货,组成的南北寻鲜团,专程组团坐飞机来台州寻鲜,从大排档吃到米其林,从农家乐吃到渔家乐。吃货们不远千里、不辞辛苦来台州,就是为了心心念念的那一口鲜。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吃货们对吃精益求精,求鲜得鲜的精神。
图片


图片
东北朋友来看我,说到他们东北的豪放,跟我提起他们那疙瘩的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说东北的美食如何如何的,我啥也不说,带他到我们海边的大排档,点了一桌菜,全是稀奇古怪的海鲜,什么辣螺、佛手、斧头鱼、棺材蟹、濑尿虾、红落头……服务员每端上一道菜,我就大声地报一遍菜名。光这菜名,立马就把他给震住了!
在台州人眼里,那些没海鲜吃,或者吃海鲜过敏的人,都是些“可怜的银”。某位领导,食海鲜过敏。坊间传闻,他因为不能吃海鲜,原拟任海边城市市长,后改到一个山区的地级市当市长了。哈哈,这个段子八成是民间语文,好像农妇羡慕慈禧太后天天有烧饼吃。但也说明台州人在海鲜上的那点小傲娇。在嗜海鲜的台州人眼里,若不能吃海鲜,做人的乐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说得严重点,那是“一眼眼”意思也没有的。
图片
海鲜对台州人的贡献,不仅仅是满足台州人的口腹之欲,还给他们带来一种世俗又市井的快乐,同时,又会让台州人滋生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人生的满足感。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台州多次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如果没有这些味美的海鲜,市民的幸福感,怕是要打些折扣的。
这话有点上纲上线,不过,不要紧,“无鲜勿落饭”的台州人,都会理解的。谁让咱们台州的海鲜那么鲜,美食那么美呢。

图片

来源 | 台州文旅、望潮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