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明的青藏之源

 爱游泳的黑熊 2023-05-27 发布于福建

  为什么说华夏文明之源不在古埃及,不在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青藏高原上呢?乃是由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所决定了的。

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瓤与核的关系。任何“文化”的内核都是某种宗教理念。构成西方文化内核的是基督教,构成阿拉伯文化内核的是伊斯兰教。追溯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必将追溯欧、亚、非交界处的“新月地带”中去,那里是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的发源地。

构成华夏文化内核的是无比古老萨满教,比犹太教古老得多了。萨满教之源是蕃教,也叫苯教、黑教。据藏文古籍记载,它至少已有1800年以上的历史。蕃教就产在青藏高原上。追溯华夏文明之源,最后就追溯到了这片雪域高原上去。

一种宗教理念和文化习俗,哪里有它最顽强的存在,哪里就必然是它的源头之所在,这是一种逻辑的必然性。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的源头,它竟然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所在,这本身就是让人回味无穷,又惊讶不已的事!

图片

青藏高原地形图

  今天的青藏高原虽已分为青海和西藏两省,其中很大一块又划归了四川省,但在古代它是一个难以分隔的整体,这片广袤高原都是羌藏类游牧民族世居之地。

青藏高原上最荒无人烟的地区是其西北部叫作“羌塘”的地区,顾名思义也是羌人的地盘,“塘”者“荡”也,它在藏语也是平原的意思,但这里因为地势特高,几乎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

青藏高原上可供放牧的高山草甸主要分布于藏东北的安多地区,青海湖地区,甘南地区,以及藏东南部的康区。这些高山草甸呈逐级而下的趋势,最后都延伸到了农耕民族的定居区域。农耕与游牧在此天然地交集到了一起。可以想见,由游牧嵌入农耕所形成的华夏文明,最早应该出现在这些交汇之地上,对此,考古已给出了最有力的支持。

  在青藏高原的西南缘,出现过古印度河文明。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贡介”(gonga)神山也在青藏高原上。这个叫做“贡嘎”神灵是他们那个神灵系列中最重要的大神,且是一个创造天地万物的女神。此外法力无边的“湿婆”神、长尾猴战神都居住在贡介神山上。问题是,在羌人和藏人的祖先故事中,他们的祖先神猴就诞生在“贡嘎”神山中,怎么会有这种偶然巧合?

图片

青藏高原西南缘地势

  青藏高原的西南缘,有一大片海拔突然降低,凹陷下去的地块,就是今天属于印度、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噶尔藏布江就是从这里奔涌而下,进入今属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所谓古印度河文明,其实并不在今天的印度。如此地形已经注定,原本游牧于高原深处的族类,会时不时地顺流而下,侵入高山之下的平原,甚至成为那片土地的统治者。

也只有从高原上下去的族类,才有可能把他们祖先神灵的宝座按到遥远的雪山冻土中去!

印度河、恒河的源头都在西藏高原上。印度河发源于西藏高原的西部,恒河最大支流发源于西藏高原的东部,以雅鲁藏布江为其上游。印度教中的神河是恒河,印度语就称之为“贡嘎河”。

西藏高原上叫做“贡嘎”的神山是很多的,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的康定地区。西藏首府拉萨机场也叫“贡嘎机场”。

神山之名在提示我们,印度人的猴崇拜习俗很可能是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带过去的。有此推测还因为在历史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族类突然侵入印度河、恒河平原的记载是很多的。反之,原本居于酷热平原,为了他们心目中的神山,艰难翻越大雪山,进而侵占雪域高原的族类从未见诸记载。

  作为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大部分地方是高寒缺氧,五谷不生的,似乎是一片让人一想起来就会感到窒息的土地。由于海拔太高,紫外线特别强烈,生活在那里人的肤色是黑不溜秋的,或者呈古铜色,那就是出土文物的颜色了。所有这些都让人们很难把它与人类文明的起源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考古显示,高原上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息了。最令人意外的是,生活在高原上的游牧民对这片土地是如此崇拜,他们赞美有加,誉之为“雪域净土”,他们认定世界上再无能与之媲美的土地了。古代吐蕃文献这样称颂青藏高原:

“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脏,雪山围绕,为一切河流之源,山高土洁,为世间至美之地域……”

藏族先民对这片冻土地的热爱和眷恋,是高原以外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正是这种气候环境造就出了具有特殊的民族心理、特殊思维方式的族类。这可能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结果,是物竞天择的产物,总之,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人具有一种特别强烈宗教感情,他们对天地、山川、神灵如此敬畏,如此虔诚,是其他地方的人难以比拟的。他们有特别敏锐的宗教灵感,相比于生活于平原和温暖地方的人,他们特别喜欢苦思冥想。所有这些,应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萨满教,诞生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所在!

华夏古人习惯把天下称为“四海”,而藏文古籍《贤者喜宴》言:“藏地上部阿里三围形如湖泊,中部卫藏四如状似沟渠,下部多康三岗如同田地,所有这些地区都淹没于大海中。”藏人有这种说法着实是一件让人奇怪的事。因为生活在高原之上是与海洋毫不沾边的,他们竟会把雪域高原比作汪洋大海!且认定藏地漂浮在大海上的说法是一直流传着的。笔者推测,这应是华夏文化“四海”观念的真正源头。

藏文史书通常是把“聂赤·赞普”开创的、唐代初年出现的吐蕃王朝作为藏族历史之开端。当时的吐蕃人有猴祖习俗是见诸记载的。《旧唐书·吐蕃传》就有记载,说吐蕃人在祭祖、会盟中必刑猕猴以祭。在吐蕃军事联盟内部,有些部族直接就以猕猴为名号。而在中国其他地方,早已没有了这种猴祖崇拜和猴祖习俗。

青藏高原也是萨满教卵生鹊祖观念的发源地。蕃教典籍中就有“恰”(鹊)神创世的故事。说他们的先祖是“六个黄色发光之卵”变化出来。据藏文古籍《朗氏家族史》记载,他们名叫“扪弥桑巴?隆隆朗朗”的祖先由鸟卵而生。此卵由地、水、火、风、空五大精华汇成,先是从卵中生出六道轮回,而后分出“六个小卵”,接着又分作十八卵,后来卵中形成一个肉团,他们的祖先、藏人最初的王就是从这个肉团中变出来的。

“恰”者,“鹊”也!商“契”周“弃”也!乌鸦也!藏文古籍记载的恰神创世故事与《史记》记载的商周始祖故事是如此雷同,正是华夏文明起源的线索。即使在满族人起源传说中,他们的始祖也是由朱“鹊”衔朱果(卵),仙女吞之而生的,因此他们世世代代都在祭祀、喂食他们的“鹊”祖!

吐蕃内部还有直接以“鸟卵”为名的部族,那就是凉州“嗢wà末”部。据史书记载,此部与吐谷浑,党项并称为吐蕃三大部。这“嗢末”正是满洲女直语鸟卵、鸟祖、圣祖的读音。笔者前面已经考证指出,良渚古国的其中一个国号叫作“汪芒”,正是“嗢末”的注音异写!

  不可把青藏高原看成一片与世隔绝的孤悬之地,从史书记载可知,青藏高原上的族类自古就与西方的中亚,南方的印度,东方的中原有密切的、持续不断的联系,换言之,青藏高原上存在过一条与丝绸之路类似的文明之通道。

中原史籍中的“吐蕃”不过是“拓跋”的异写。鲜卑语本义是“地·天”。吐蕃常简称为“蕃”(bo),就纯粹的“天”的意思了。“蕃”与“卜”在音义上是双重对应的。华夏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君王以天自称,而这就是萨满教的思维方式、游牧文化的最显著特征。

吐蕃又叫作“宝髻”,《册府元龟·外臣部?土风三》曰:“自号吐蕃为宝髻。”这仍然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体,可能是因为吐蕃人有缠头习俗。但可以肯定,吐蕃不会以发髻为国号。从构词方式上看,“宝髻”与今巴基斯坦的“巴基”只是同名异写,即由“蕃”+“qi”组成,本义是“天人”。

青藏高原西面有阿姆河和锡尔河,这两条大河所流经的地区古人称为“巴克特里亚”,从构词方式上看,“巴克”是由“蕃”+“ke”组成,本义也是“天人”。

女直先民有一个传统称号叫作“卜骨”(薄姑),也是由“蕃”+“ku”组成,本义仍然是“天人”。

巴基、巴克、卜骨的区别只是人的后缀音读法不同,这属于方言差异,但从文化观念上看,此三者根源一也!

  即使蒙古人,他们也喜欢把自己的起源与西藏、印度联系在一起的。蒙古人写的《蒙古源流》蒙古文题记为“印度、西藏、蒙古诸汗白史之史”(Enedkey Tobed Menggol)。此书中认定他们的直接始祖“孛端·察儿”来自印度,其最初建国的地方也是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东部确有“贡格尔草原”,贡格与贡嘎只是异写,这片大草原就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南部,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

寻找一种文化基因的原产地,只要看看它在哪里有最原生态的存在,哪里有它得以生长的最深厚的人文土壤,哪里必定就它的原产地!

当然说华夏文明源于青藏高原,光有推理是不够的,还得有史料和考古证据来支持。为此,笔者拟用20余个小题,层层分析论证之,同时也会把华夏文明与印度河古文明、古代美洲玛雅文明的内在联系显明出来!

  附图:

图片  图片

上图左,祭祀中的木雅(玛雅?)藏人,他们至今信仰苯教,即蕃教,且保持着吐蕃那种缠头习俗。从木雅人的人种特征上看,他们属于长脸人种。考古显示这种长脸人在华夏文明起源过程中扮演过极为重要角色。努尔哈赤也是这种长脸人。

上图右,美国人摄于19世纪中期,名叫“熊牛”的印第安部落首领,从中可知印第安人也是长脸人,他们还有满洲人那种辫发习俗。


本文转自:网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