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暖脾胃的中药,从此不再虚、寒、湿

 张下载4ry1b71w 2023-05-27 发布于贵州

有一味中药是一种小小的果实,像是一颗颗珍珠,只是颜色不同。它们是姜科植物的孩子,它们有一股辛香味,可以驱走身体里的湿气和痞气,让人感觉温暖舒服,也可以增加食欲,消化食物。

关于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说的是唐代的杜牧先生,在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她长得清秀可人,眼睛像水晶一样明亮,嘴唇像樱桃一样鲜红,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的衣裙,头上戴着一朵豆蔻花。杜牧先生一见倾心,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把少女比作豆蔻花,因为豆蔻花是二月初开放的,正是少女最美丽的年华。

豆蔻

豆蔻也分好多种,有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等,功效类似,都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化湿的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区别。

比如:白豆蔻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果实呈圆球形,外皮黄白色,内含种子20~30粒,气芳香,味辛凉。它主要用于治胃寒呕吐、食欲不振、胸闷恶心等症。

草豆蔻是一种小型的豆蔻,它的果实呈长卵形,外皮乳白色或淡黄棕色,内含种子10~15粒,气香辛,味辣苦。它主要用于治妊娠呕吐、胃痛、疟疾等症。

红豆蔻是一种大型的豆蔻,它的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形,外皮红棕色或紫红色,内含种子30~40粒,气香浓郁,味辛甘。它主要用于治寒湿腹痛、食积不消、胸腹胀满等症。

文章图片1

白豆蔻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汤的组方:厚朴、陈皮、草豆蔻、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生姜。其中,干姜和生姜有温热之性,可以温暖脾胃,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茯苓则具有祛湿作用,可改善湿重的症状。陈皮、厚朴、木香则能行气,有助于气机通畅。而草豆蔻则是本方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不仅可以暖脾胃,还可以将脾胃中的湿气化掉,从而达到温中化湿的功效。

根据中医理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的中心器官。脾虚则气机不足,水湿停留,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厚朴温中汤正是以补脾温中、化湿行气为主要作用,适用于脾虚湿滞、脾胃不和等症状。

曾经来过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士,胃痛,胃里发胀,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腻,这些症状都表明他是脾胃虚寒。根据中医的理论,附子理中汤是这方面的专方,可是他吃了却没有好转。

为什么呢?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这位病人的舌苔发腻,中医认为湿性黏腻,说明除了有寒还有湿。而附子理中汤侧重于温中散寒,尤其是这里头的人参,甘温补虚。大家不要忘了,湿气还没有祛除呢,虽说白术可以燥湿,但白术燥湿的功效远不如健脾的功效。

这样在湿气没有祛除的情况下急于温补,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狭路相逢”,既不利于湿气的祛除,又不利于身体对药性的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药性化作了邪火,所以会有口干舌燥之感。

针对这位病人的症状,我们建议改用厚朴温中汤,服药7剂,情况大为好转。

总结起来,脾胃虚寒,舌头伸出来,舌质淡苔薄白,用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的同时还有湿,舌质淡苔白腻,用厚朴温中汤。在中医的诊疗中,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选对方子,才能收到最好的疗效。

草豆蔻,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香料,不仅可以配伍使用,还能单独应用

从药用方面来说,草豆蔻具有温中祛寒、散寒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脾胃虚寒、中寒呕吐、心腹痛等症状。同时,《本草经疏》还有记载,草豆蔻可以“辛能破滞,香能入脾”,说明其具有理气健脾、促进消化的作用。

比如吃了生冷的食物导致胃痛、胃胀、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用草豆蔻泡水饮用,能够缓解这些不适。

除了作为中药使用外,草豆蔻还是一种常用的香料,经常用于炖肉、煮粥等菜肴中。在烹饪中加入草豆蔻,不仅能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香气,还能够去腥解膻,提高菜品的美味度。

当然,在应用草豆蔻时也需要注意加减调配,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搭配药材,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同时,草豆蔻作为一种中药,也有其药理药性,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