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湿就先别补了,越补越上火 有湿气,最容易从那里看出来?

 松子松019 2023-04-18 发布于广东
就是舌苔,舌苔由胃气所生,最能反映脾胃中津液与消化的情况,比如舌苔厚腻,说明脾胃运化不好,水湿没运化出去。 对于大自然常见的风、湿,风就走窜,转眼间它就不知道去那里了,但湿不一样,湿带有水,所以中医说湿性黏腻,说通俗点就像一块狗皮膏,不管是风遇到湿,还是寒遇到湿, 都得停下了,走都走不了,这时候如果你补,你补进去的好东西也会停下来,停在那里就是水饮、痰浊、结节。。。。 比如上个月有个胃痛,胃里发胀,遇寒加重,得温则减,他自己用了附子理中汤 结果上火了,口发甜腻舌燥,他说怎么这么奇怪,我明明是脾胃虚寒啊,为什么温中不行呢? 我说把舌苔发过来看看,舌淡苔白腻,我就给他改用了厚朴温中汤(厚朴、陈皮、草豆蔻、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生姜)) 他确实是脾胃虚寒,附子理中汤是温中名方,为什么吃了反而上火呢? 遇寒加重、舌苔白腻,说明除了有寒还有湿啊。而附子理中汤附子干姜偏温散寒邪,但人参(或党参),你尝过就知道,甜的,补气的,都是好东西,但甘易留湿。 湿气重还急于温补,好的东西和湿的东西揉成一团都留了下来,既不利于湿气的祛除,又不利于身体对药性的吸收,不运化,都成了病理产物, 脾胃不运化,气机、中焦不通,就会反逆向上,所以会有口发腻舌燥。用厚朴温中汤,服药5剂,情况大为好转。 总结:对于脾胃虚寒,把舌头伸出来,舌质淡苔薄白,用附子理中汤,舌质淡苔白腻,参考有湿,就少用甘补的药,用厚朴温中汤。 如果你来不及抓方,方里有一味好药,叫草豆蔻的,用上10-15克,沸水冲泡着喝,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炖肉的时候放一点草豆蔻,炖出来的肉会更香,还能去腥。 厨房就是大药房,认识中医,生活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