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举超越华为,登顶中国民企第一,营收高达1.04万亿,员工55万人

 茂林之家 2023-05-27 发布于湖南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一直以来,华为都被视为是民企之光。

自2016年到2020年,华为连续五年登顶中国民企500强榜单首位,然而却在受到美国的芯片制裁后营收额迅速下滑,从榜单首位落到了第3名。

就在华为“跌落神坛”之后,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企业的排名迅速上升。

去年阿里的营收将突破9000亿,而京东的势头则更为迅猛。

根据京东官方发出的财报,去年一年京东营收高达1.04万亿,成为了首个突破万亿营收额的民企,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我国当下的第一大民企。

此外,在疫情的三年时间里,无数民企纷纷面临着关门的危险。

然而京东的规模却在持续扩大,员工数量从19年的24万上涨到55万人!

从中关村小柜台到营收破万亿的中国第一电商企业,京东一路走来可谓艰辛。


«——【·不起眼的小柜台·】——»

1994年,我国互联网正式接入国际网络,一场巨大的经济变革就此悄然发生。

三年之后,丁磊在广州成立了网易公司,张朝阳和王志东在看到网易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时紧随其后,在1998年分别创立了搜狐和新浪。

那时的马云还在靠着制作“中国黄页”挣钱,而刘强东只不过是中关村的小“摊主”。

在热闹非凡、藏龙卧虎的北京中关村内,仅有24岁的刘强东租下了一个仅有4平方米的柜台,就此正式开启了创业生涯。

这个柜台缩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上面挂着一个简单的“京东多媒体”招牌,做的是售卖刻录光盘的买卖。

别说当时没人赏识刘强东,就连他自己都对“创业”一事感到迷茫。

1974年,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宿迁的一个普通贫农家庭,父母以跑船为生。

好在那时的刘强东已经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没有跟着其他同龄孩子疯玩,而是选择在学校里认真念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

父母在见到刘强东的录取通知书时瞬间热泪盈眶。

虽然他们自身没念过多少书,但却懂得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考上大学就能被分配工作,他们的儿子终于靠着努力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大学毕业的刘强东确实顺利地进入到一家国企,然而他所赚得的工资完全不足以让他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安居。

就在这时,母亲的一通电话改变了刘强东此后的命运。

1998年,母亲打电话哭着告诉刘强东,家里跑了二十年的铁船沉了。

尽管母亲由于哽咽没有再说下去,但是刘强东明白,铁船的沉没就意味着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没了。

自己年迈的父母操劳一辈子,如今却还在为了生计苦恼。

为了替父母减轻家庭的负担,谨慎考虑之后的刘强东果断选择“下海”,想要趁着当时互联网经济的东风,通过创业增加收入。

于是,他拿出了自己毕业两年来努力积攒的一万两千元,在中关村租下了一家小店面,同时还买了一台二手电脑与三轮车,就这样开始了创业之途。

虽然他的店铺名字叫“京东多媒体”,但是当时的主流媒体也不过就是刻录的光盘。

彼时在互联网行业摸索的刘强东,选择的创业营销模式也相当传统。

无非就是蹬着三轮车到大型供货商那里进货,之后再将这些光盘售卖出去,这一套流程是纯粹的倒卖模式。

中关村内像刘强东创办的这类公司也不止这一家,没有经验、更没有人脉的他在不少同类企业中根本不占优势。

然而在开业的一年后,刘强东却成为了中关村内做售卖刻录光盘生意的第一人。

他的成功并没有其他复杂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整个中关村内只有他卖的刻录光盘是绝对的正品,其他的商家都为了收益将真货假货掺在一起卖。

本着“诚信经营”的创业准则,刘强东挣到了创业的第一笔金。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刘强东所做的业务也不仅限于售卖刻录光盘。

他开始售卖一些其他的光磁产品,例如光驱、DVD、刻录机以及DVD刻录机等等,而这些产品也在他的努力经营下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到了2001年,刘强东所创办的京东多媒体已经壮大为了京东商城,而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在全国各地有着十几家分公司。

从一个小柜台的摊主,转型成为一家大企业的老板,刘强东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

而这其中不止有特定经济背景的促成,更多的是刘强东自身的努力。

这时刘强东的身家已经突破了一千万,此后的他会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破釜沉舟做电商·】——»

2001年到2003年的两年时间,是京东的不断上升期。

彼时刘强东对标美国,坚持连锁店经营模式,走的更是传统销售渠道。

在他稳中求发展的布局下,京东商城不断做大做强,和国美、苏宁一样是当时的电器产业巨头,而刘强东也成为了商界小有名气的IT连锁店之王。

然而就在2003年,一场非典致使商业发生了巨大的震动,线下实体店多数倒闭歇业。

这时包括京东在内的大型连锁店,都被迫开启了线上兼线下的双经营模式。

在非典过去之后,人们都认为刘强东还会坚持过往的连锁店模式,谁料此时的他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决定将京东商城全面向电商转型。

电商可谓是全新的领域,而刘强东的选择无疑是赌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冒险。

事实证明,刘强东在这次冒险中赌赢了。

非典风波之后,中国互联网重新崛起,同时兴起的还有逐渐成为新潮的电商产业,大批资金向电商市场涌入,刘强东所经营的京东无疑是投资商的最佳选择。

为了进一步打开电商市场,扩展更多的业务方向,刘强东致力于打造京东商城商品品类样式的多样化,与家电、图书以及服装等产业都创立了合作。

在短短4年的时间内,京东商城就从原本仅有IT产品的电商,变成了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的线上商城,满足了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买到商品的购物需求。

然而当京东商城完成了从3c电商到一站式消费平台的转换后,刘强东遇到了新问题。

网罗百货的消费平台建立了起来,然而与其相配套的物流行业从问题百出。

彼时的巨头电商,包括京东和亚马逊都是选择和第三方快递企业进行合作,由电商这边完成包装和发货,之后再由快递公司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然而彼时我国的物流体系和电商产业一样都是新兴产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科学、统一的物流体系尚且没有建立起来,规模不一、服务参差的物流公司混杂在一起,这就导致了物流行业的混乱,同时给电商行业的发展同样带来了问题。

这时京东收到的客户差评投诉,几乎全部都聚集在物流问题。

其中包括送货延迟、丢件以及大量的暴力分拣问题。

面对顾客大量针对物流问题的投诉,刘强东生发出了一个极为疯狂的想法:

倘若京东能够建立起自己物流服务体系,那么投诉中遇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京东会迎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顾客,同时也可以涉足更多的产业领域。

建立自家的物流体系表面看上去不难,实则蕴含着可以让京东数年来努力付诸东流的隐患。

对于电商行业而言,销售商品其实才是核心业务,而用于装配的物流体系只是支流。

如果建立独立的物流体系,那么就要考虑建立仓储、购买运输车以及引入配送人员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加起来算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京东此前的融资已经消耗殆尽。

在产生这个念头的第一天起,刘强东每天都在为“钱”发愁。

除了要引入投资之外,刘强东还要将这个想法征得股东的同意。

当时得知刘强东想法的大多数股东都不同意京东自建物流,认为这绝对是一项赔钱买卖。

其实刘强东的心里也充满了不安,但他依旧认真地对股东说道:

“咱们现在可能不赚钱,但是只要能将这个事儿办成,我保证大家会获益不菲。”

那段时间被刘强东称为“最艰难的时期”,他时常会因为融资和建立独立物流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发愁到不能安眠,甚至到了因工作繁忙生病就医的地步。

最终凭借着一股子执着劲儿,京东物流就此诞生。

此后它凭借着从选货到送达的一条龙高品质服务,成为了京东崛起的显著标志。

如今亚马逊已经没落,而拥有独立物流的京东却独占鳌头。

就在上海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大批的物流都陷入瘫痪的状态,而京东物流却在坚持送货,甚至搞起了“自杀式送货”方式,将物流小哥分成14批相继送入城中完成配送任务。

如今大多数人购买电子产品基本都会选择,这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京东拥有独立的物流系统,在配送的时候更为安全和快捷。

同时,京东物流的崛起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如今的物流公司都在朝着更高速、更高品质的方向努力。


«——【·京东的未来·】——»

早在2008年最为艰难的时期,刘强东就开始思考如何为京东增加营收。

在经过营销部门的严谨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设立节日做活动来增加销量是最佳方式,因此京东的“6.18”店庆节应运而生。

最初刘强东只是将线上风靡一时的“秒杀”活动,运用到了“6.18”之中加以尝试。

而在2008年“6.18”中看到秒杀带来的巨大成交额后,便正式将“6.18”这个店庆节活动当成一种传统来做。

与此同时,淘宝的“双11”促销活动也顺势产生。

两家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京东就此扩大了“6.18”的活动规模,引入了“满减、购物券”等促销方式。

到了2012年,京东的618销售额就突破了600亿元。

彼时自家独立物流体系的建立也使得京东技高一筹,成为了电商发展的秘密武器。

正是在刘强东及手下团队的成功运营下,京东于2014年5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顺利成为国内电商企业的顶流。

彼时解决终掉由于自建物流导致巨额亏损的刘强东感到无比轻松,但同时也对上市后的京东做了更为细致、更为长远的规划。

随着事业的进一步壮大,刘强东将视线聚焦于健康、医疗、汽车甚至说房产等领域,寻求这些产业的巨头进行合作,进一步扩展京东的发展路径。

同时,一向敢于挑战的刘强东还瞄准了生鲜行业。

对于最初一批兴起的电商企业而言,做生鲜简直就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生鲜在时效和品质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要真正涉足这个产业,除了要有便捷迅速、提供高品质服务的物流配送链之外,还要考虑供应商以及冷冻链的建立。

有很多企业家最初根本不看好电商扩大生鲜品类,认为运输和品质都达不到各地菜市场的标准,然而刘强东却坚持要将生鲜类做起来。

2016年,京东正式为生鲜品类成立了一个事业部,决心要在生鲜市场打出一片天地。

这时刘强东开始着手于全国冷冻链的建立,事业部负责人更是要解决保证品质和高效运达以及客户与商品对接的等等问题。

在历经险阻之后,京东最终将线上生鲜产品销售做了起来。

而就在2017年,刘强东在召开京东高层会议的时候就提出,要放眼未来、紧抓技术。

当下的电商企业可并非再是仅仅考虑增加货物,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上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技术的突破,参考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使企业焕发新一轮的拼搏力。

目前京东的高层人物都在带领加紧学习AI技术,争取打造一个完全科学化、智能化以及精准化的系统,实现商品甄别、供应以及配送的全过程科技化赋能。

在如今京东的各个领域,都不难看到科技闪光的影子。

无人配送车代替物流小哥,仓储运用智能系统,后台所有的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加以分析。

目前京东在科技研发这一项的投入是巨大的,55万员工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攻坚人员。


«——【·尾声·】——»

从中关村的小柜台到民企排名第一的电商企业,京东的成长史可谓艰难。

如今京东营收高达1.04万亿,成为了首个突破万亿营收额的企业,员工人数达到55万元,涉及众多产业,形成了不容小觑的经济辐射,这一切奇迹的产生都与刘强东脱不开关系。

这位自诩是“打不死的小强”的企业家,身上着实有着常人难及的坚韧精神。

在面对每一次艰难的选择时,他都义无反顾地选择最具有开拓精神的那条道路,即便没有前人试水,也会勇敢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正是由于他的坚毅和果敢,才有了如今的京东。

然而民企第一的排名所带来的不仅是荣光,还有引领所有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对社会形成积极影响的重担。

衷心希望京东能为民企做好表率和带头作用,带着其他企业一同向前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